“老首长,你这么干可就不对了啊。”陈锡联来到北京办事,还没去看李德生,就等到李德生亲自过来了。
李德生当时职务比陈锡联高,为什么要叫陈锡联首长?陈锡联干了什么事,让李德生这么抱怨他?
新首长与老首长
1970年,李德生担任总政主任一职。和李德生相比,陈锡联这个沈阳军区的司令就低了半级。
李德生真正在军中崭露头角,是在1960年,总结出“郭兴福教学法”之后。当时李德生正在南京军区担任军长,他的手底下有个叫郭兴福的指战员。
郭兴福和其他指战员不一样,他不仅善于利用自身优势,也善于利用其他人的优势。
为了能更好的训练军队,让部队快速步入现代化、正规化,全体官兵都着急的想办法。李德生带领自己手下的人,也经常进行战术训练改革的实验。
经过一次次实验,郭兴福总结了其他指战员的经验,将训练结合起来。这样一来,我军的军事训练就不再是单纯的练兵了。
思想、作风、战术和技术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套独有的训练方法。然而郭兴福刚刚总结出这个方法的时候,没有人相信他。
只有李德生,敢大着胆子将这套方法用到训练上。而训练的结果,也是出乎李德生的意料。
因为训练结果喜人,李德生就将这个方法在全军中使用了起来。在李德生的带领下,“郭兴福教学法”很快就风靡全军区。
因为推动了“郭兴福教学法”,李德生也成为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1968年,李德生担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李德生55年授衔的时候,被授予了少将军衔。等到了1968年,他的职务已经超过许多中将了。
作为许世友的副手,李德生的潜力远不止于此。一年之后,李德生被提升到了军委,担任中央军委委员。
70年,李德生已经比自己大多数老首长都要高出半个级别了。但在李德生心里,老首长依然是值得敬佩了。
李德生担任总政主任之后,最不喜欢的就是老首长拿自己当首长对待。陈锡联来北京办事的时候,并没有提前通知李德生。
等他把事情办完了,就想去看看这个超过自己的原下属。但李德生如今身份特殊,想要见他是需要先预约通报的。
陈锡联没有预约,只能和李德生的秘书沟通后,等李德生有时间了再见面。和秘书沟通过后,陈锡联等着就行了。
这边秘书找到李德生,将陈锡联想要和他见面的请求说清楚。秘书问李德生,陈司令看起来很忙,什么时候有空见面,他先通知一下。
李德生一听是陈锡联想要见自己,当时就停下了手头的工作。他问秘书,陈司令是什么时候来北京的?
秘书也不知道,只知道陈锡联来北京是为了办事。李德生听后,赶紧让人去开车,自己要去见陈锡联。
秘书还想阻拦他,李德生执意要出去,谁都挡不住。就这样,他坐车来到了陈锡联的住处。
陈锡联一看是李德生来了,十分高兴地把他请了进来。他刚要和李德生寒暄,却见李德生绷着脸一言不发,直接就坐到了沙发上。
他因为李德生工作遇上了困难,所以心情有些不好。他打趣李德生,说有什么困难尽管说,他能帮的一定帮。
谁知李德生看了他一眼,来了一句:“首长,你这么干真的不对。”李德生的这句话,成功让陈锡联摸不着头脑了。
几十年的友谊
陈锡联想,你工作出问题,怎么就我不对了?不过他没有说出来,但他看着李德生的眼里,明晃晃表达着这种意思。
李德生叹了口气,他说:“你是我的老首长,你来北京提前和我说一声,我自然就会去拜见你,还用你专门来约我吗?”
听到李德生这样说,陈锡联突然笑了起来。他还以为是什么事,没想到李德生居然在为这点小事生气。
陈锡联和李德生说,自己虽然是李德生的老首长,可现在李德生的级别却比自己高。按照规矩,应该是自己来拜见李德生才对。
听到陈锡联这带着玩笑的口吻,李德生也笑了。他让陈锡联不要消遣自己了,有什么事就赶紧说吧。
陈锡联也没什么事,就是长时间不见李德生了,来这里看看他。毕竟两人这么多年的友谊了,陈锡联来了北京不去看看李德生才是不正常的。
陈锡联和李德生的友谊,起源于1935年的时候。陈锡联比李德生大两岁,参军的时间也比李德生早一年。
李德生参军一年之后,陈锡联已经担任连指导员了。陈锡联在军中有个外号,被人叫作“小钢炮”。
虽说这个外号听起来好像是个暴脾气的人,但陈锡联其实是个很老实的人。陈锡联18岁任团政委,19岁成为师政委,是红军时期年纪最小的师干部。
这样的成就,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值得骄傲的资本。但对陈锡联来说,这只是让他更加谨慎前行罢了。
陈锡联和李德生相遇的时候,李德生正处于人生低谷。但陈锡联鼓励他要走出来,不要放弃自己革命的初心。
在陈锡联的鼓励下,李德生终于重新振作起来。李德生曾经说,要是没有陈锡联,他可能就此默默无闻,然后牺牲在了战场上。
在当时,李德生的职务并不高。陈锡联对一个普通的官兵都耐心备至,更让李德生佩服他了。
陈锡联很看重李德生,在李德生振作起来之后,陈锡联依旧经常关心李德生的思想状态。后来红军改编,李德生正好成了陈锡联的下属。
当时老蒋给我军的编制不多,好多干部都要被降级使用。陈锡联也从原来的师长,成为了一个团长。
但陈锡联麾下的李德生,却成了通信排的排长。李德生当初在红军只是班长,他的职位非但没降,反而还被陈锡联升了上去。
情谊不因时间而褪色
抗日战争开始后,陈锡联就和李德生并肩作战。最让李德生记忆犹新的,就是陈锡联领导他们夜袭阳明堡的那一战。
虽然说八路军不怕牺牲,但以血肉之躯对抗敌人的飞机,还是太过勉强了一些。陈锡联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反对的声音。
但陈锡联已经提前侦查好了,他认为这一仗可以打。大家拗不过陈锡联,只能同意了他的打法。
不过陈锡联既然敢提出这个计划,也是对此有极大把握的。当地的群众抗日热情高涨,都愿意为我军提供庇护。
在群众的掩护下,我军秘密进入了代县。而日军对自己极度有信心,丝毫没有想到我军会赶来袭击他们的机场。
日军认为,他们只需要防护住飞机的空袭就行了。日军怎么都没想到,居然有人敢领着步兵来突袭飞机场。
夜晚的时候,正是机场守军防护最弱的时候。因为飞机在夜晚无法作战,所以夜晚基本上没几个日军放哨。
来到代县之后,陈锡联并没有急着开战。他让情报人员摸清了日军的动向,之后制定了严密的计划。
飞机场的日军守军并不多,武器配备也不强。如果我军趁夜晚突袭,一定能打敌人一个猝不及防。
计划制定好之后,陈锡联就等着时机的到来,等到了夜晚,陈锡联也并没有着急,他还在继续等。
等到大部分人都睡沉了之后,陈锡联带着部队秘密前往飞机场。陈锡联让三营作为突击队,负责突袭机场;二营作为预备队,保障三营侧面安全。
陈锡联布置任务的时候,李德生就跟在陈锡联后面。他要保障通讯的正常,让陈锡联的指挥能进行下去。
对李德生来说,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对日作战。日军的凶残深深刻在他的脑海中,让他永远都不能忘记。
夜袭阳明堡打出了我军的威名,也让李德生更加佩服陈锡联了。用步兵打飞机,历史上从来没有人敢这么干。
但陈锡联不仅干了,而且还干成功了。后来陈锡联胜任385旅旅长,李德生也成了营长。
在白晋战役中,李德生接到陈锡联交给他的任务:不仅要破袭敌人的铁路,还要夺下足够多的枪支弹药等紧俏物资。
但日军防范极为紧密,我军如果贸然出手,一定是损失惨重的结果。李德生经过实地侦查,提出了一个办法。
组织一个突击队,然后把人分散开来,从敌人的碉堡中间摸过去。分散开来目标小,也就更容易潜入了。
只要潜入了,就能来个里应外合,将敌人包了饺子。李德生的这个办法,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认可。
靠着这个方法,李德生带人顺利攻克了难关,缴获了一千多箱炸药。陈锡联得知此事之后,更是不遗余力地夸奖李德生。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陈锡联陆陆续续和李德生共事了十几年。到了1950年,陈锡联和李德生才正式分开。
两人虽然不在一起共事了,但彼此之间的友谊还是一直在的。经过战争洗礼的友谊,在和平年代就愈发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