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黄崖沟村东边的高山上有一个天然溶洞,人们叫作黄龙洞,所以说黄崖沟村也是与龙有关的。

黄龙洞口上下左右皆悬崖一片,远看呈石黄色,此山便被称为黄崖壑山,山下的沟自然称作黄崖沟。黄崖沟村也就以此而得名。

黄崖沟村真的就是一条沟,柏荆树凹、东沟、黄崖沟、庙沟凹、小暖铺、西店六个自然庄各自找好各自的位置,稀稀拉拉排列在沟边山坡上,相互之间距离也不算太远,三二里路,庄稼汉一迈脚半袋烟功夫就差不多能到达。

2020年,黄崖沟并入七子沟,对外名称为七子沟村。

说实话,黄崖沟村在内心深处还是有些许委屈的。约在四十年前,其实黄崖沟和七子沟就是一个行政村,不过那时候对外名称却是黄崖沟生产大队,而今却全然颠倒了过来。

黄崖沟村的老百姓也几乎全是来自山下的河南林县,因避灾荒攀上山来,开荒、种粮、建房。村里人口一直不算多,鼎盛时期也才170人左右,而今六个自然庄加起来全村人口还达不到鼎盛时期的一半,也就七八十人,姓氏有陈、桑、申、秦、耿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崖沟最辉煌的时候大约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1953年,平顺县设立101个乡,黄崖沟村是谷峦铺乡政府所在地,乡政府应该有的一切机构黄崖沟村全有,医院、学校、供销社、信用社等单位黄崖沟也样样俱全。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之后,黄崖沟就和七子沟一起并称黄崖沟生产大队,不过那时候生产大队的办公地址就迁到了七子沟,而不是在黄崖沟。原来的许多机构、单位就从黄崖沟撤出了,也许就是从此时已经有人口陆陆续续开始外迁。

村上的桑明玉老人今年87岁,鹤发童颜,身体健康,思维清晰,仍在自己做饭上地,样样不落下。据老人回忆,他的哥哥是在1958年的时候离开黄崖沟,返回到林县老家结婚生子,直至现在91岁高龄,仍旧健在。

黄崖沟有山有水,风景秀丽,百十年来,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不前一样,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从没遭受过一点干扰。恬静的小山庄,干净整洁的小院子,怡然自得的村民,想不长寿都难啊。

黄崖沟村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山高沟深,交通不便,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的生活要求。年轻人的迅速离开,加速了农村的空心化。不过黄崖沟村倒没有经历像谷峦铺村一样成批的大移民,人口减少是慢慢地、渐渐地,一人、一户、一家地往外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崖沟村的小院子、老房子,都很干净整洁,有几户家里还留存有一种很特殊的建筑结构——暗窑。暗窑的建设非常巧妙,利用地形特点,建设在明面上房子的近处,通过暗道进出。暗窑在房子外面看不出来,进到家里也发现不了。

这里的暗窑不是为了藏金银财宝的,而是在特殊时期的特别行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寇侵华,常常到村里烧杀抢掠,聪明的老百姓想出了建设暗窑藏身藏粮,坚壁清野。

驻在寺头的中共太行四地委机关以及抗日部队也常常派人下来到村里宣传抗日救国,村民家的暗窑就成了地下党开会讲课、发展党员的好场所。阳城的老张同志在黄崖沟的一间暗窑内一次发展了13名党员的故事至今还在老百姓间流传。

黄崖沟的红色故事远不止这一样。村民珍藏的一块铁水流在地上形成的铁渣块是那个时候八路军某部兵工厂在黄崖沟驻扎时的遗存,一块光滑的青石板长65cm、宽50cm、厚12cm,是八路军某部印刷厂在黄崖沟村驻扎时的石印印版。

村中一棵老柳树,歪着脖子,中空着身子,树桩中空位置野生出了一棵小柏树,柳裹柏,是黄崖沟的一个自然奇观。

传说抗战时期石志本将军来村上视察,把马拴在了当时还不是很大的树上,树干被马啃了多半个,中间都透了光。当年的小树顽强的长到了今天,树桩的中空空间也越来越大,柏树种籽随风飞来,温暖湿润的环境,落地便生了根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诞生自然奇观,需要温润适宜的自然环境;诞生人文社会奇观,更是因为温暖适宜的人文社会环境。

2018年4月16日,“榜样山西——第七届山西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在山西广播电视台隆重举行,诞生了25名(组)第七届山西道德模范。在这些道德模范中有一个特殊的获奖者,他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家庭,他是由一个村的26个家庭组成的特殊群体,这个群体就出自平顺县黄崖沟村。

黄崖沟村有一个村民名叫秦海松,是世俗人眼中的“守村人”。他生于七十年代初,那时候农村医疗卫生条件都很有限,不知道是天灾还是人祸,反正生下来后比正常的小孩反应要慢。好在父母亲很疼他,也是愉快地度过了童年。

大约作为“守村人”如果不多遭受点苦难,都对不起“命运多舛”这个形容他的成语。

13岁的时候,秦海松的父母亲相继去世了。没有兄弟姐妹可以依靠,幸好还有大伯、伯母可以照顾他。2002年,不幸再次降临,秦海松的大伯和伯母也相继去世了,秦海松成了孤儿。尽管他已30岁,但是智力水平仅相当于十来岁的小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海松的生活、生存,成了问题。绝对不能让村里有饿死人的情况发生,出发点也很淳朴,当时全村三四十户纷纷自发要求抚养秦海松。经过村里开会,最终决定由26户距离不太远、负担不算大的家庭来共同照顾秦海松的日常生活。

从此,秦海松从没家的孩子到一下子拥有了26个家庭的温暖。2018年,黄崖沟村这26个家庭群体因15年的坚守,用淳朴和善良演绎人间大爱,被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第七届山西诚实守信道德模范”。

你想象中的“守村人”应该是个什么模样?蓬头垢面、眼神空洞、举止乖张……

不,现实中的秦海松很安静,满脸堆笑,眼神很柔和,洋溢着一种幸福的感觉,身上穿着打扮很得体,特别是干干净净,可以看得出是有人精心照料、收拾打理的结果。

“精着呢!”一位村民满是溺爱的语气介绍秦海松说。翻译成普通话的意思就是说“聪明着呢”。

在获得山西省“道德模范”称号六年后,来到了黄崖沟采访,见到了“守村人”秦海松。猛一看,还真看不出这是一个已年过半百的农村智力残疾人。听到村民用宠溺自己家人一样的语气介绍他,真心感受到了黄崖沟村的温暖和村民的大爱。

村不大,人很好。事儿不大,坚持下来很不易。黄崖沟村的这个道德模范群体,名副其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编微信:jdn0355,欢迎添加,探讨晋东南地区有关问题,或添加关注本公众号投稿邮箱:jdn035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