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全国各地迎来了高温预警!
而人体大脑中的下丘脑同时肩负着体温和情绪调节两大重任。面对源源不断的高温,它要向身体各处连发多道“八百里加急”,降低产热、出汗,忙得不可开交。
为了不让自己的工作量积压太多,下丘脑会让神经元发出抑制饥饿的信号,减少热量摄入,这也是为什么夏天总有人说自己食欲不振。当工作量超出负荷时,下丘脑也会“过载”,使体温和情绪调节陷入紊乱。此时,人会变得更容易冲动,暴躁、焦虑等情绪随之产生。
这种症状被称为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也就是俗称的“情绪中暑”,表现最明显的就是热怒症!
当然,关于“情绪中暑”,其实是有多方因素的!
在探讨“夏天脾气暴躁,可能是情绪中暑”这个问题时,我们不得不深入剖析其背后的生理、心理、环境及社会等多重因素,以及这一现象对个人生活、人际关系乃至社会氛围的广泛影响。热怒症,虽非严格意义上的医学诊断术语,但它形象地描绘了夏季高温环境下,人们情绪易波动、易怒的一种普遍现象。
心理层面,夏季的漫长日照、高温闷热往往与人们的情绪状态紧密相连。一方面,长时间的炎热天气可能导致人们睡眠质量下降,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人的情绪稳定性和判断力,使人更容易感到疲惫、焦虑和易怒。另一方面,夏季也是户外活动增多、社交活动频繁的季节,但高温却可能限制了人们的出行意愿和社交活动,增加了孤独感和无聊感,进而引发负面情绪。此外,夏季还是许多工作压力、学业压力等累积到一定程度的爆发期,多重压力叠加之下,人的情绪更容易失控。
环境因素在“热怒症”的形成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城市中的“热岛效应”使得城市中心区域的温度显著高于郊区,加之高楼大厦密集,空气流通不畅,进一步加剧了高温闷热的感觉。此外,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等也是影响人们情绪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人们更容易感到压抑和烦躁,从而加剧了“热怒症”的症状。
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高温天气的适应能力和应对方式各不相同。在一些高温地区,人们可能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形成了独特的防暑降温习惯和心理调适机制,因此相对更容易保持情绪的稳定。而在一些对高温天气不太适应的地区,人们可能更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出现情绪波动。此外,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高强度的竞争压力以及信息爆炸带来的信息焦虑等,也使得人们在面对高温天气时更容易失去耐心和理智。
针对“热怒症”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和建议:
物理降温:通过合理使用空调、风扇等降温设备,保持室内环境的凉爽舒适;外出时穿着透气、轻薄的衣物,佩戴遮阳帽、太阳镜等防晒用品;多喝水,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心理调适: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以缓解紧张和压力。
社交互动: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亲朋好友分享心情,寻求情感支持;通过参加户外活动或运动来释放压力,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环境改善: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城市绿化、空气净化等工作的投入力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同时加强高温天气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建设,为市民提供及时有效的防暑降温指导和服务。
社会支持:社会各界应加强对“热怒症”等夏季情绪问题的关注和宣传教育工作;企业和学校等组织应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任务量及时间分配;媒体和网络平台也应积极传播正能量信息,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
当夏日炎炎,心绪难平时,不妨寻一静谧之处,闭目深呼吸。让心灵随着每一次呼吸缓缓下沉,如同溪水归于深潭,归于宁静。想象自己置身于清晨的竹林,微风轻拂,竹叶沙沙作响,是自然最悠扬的乐章。让这份宁静渗透进每一个细胞,带走所有的烦躁与不安。记住,心静则神远,夏日虽热,但内心的清凉,足以抵御外界的纷扰。深呼吸,让心灵归于平静,享受这份由内而外的宁静与和谐。
撰稿:一只鱼 编辑:艾米 监制:全球创业人物实录
欢迎全链接点赞&评论&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