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其他同学相比,Helen身上有一种让家长和老师都十分放心的“稳定感”,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表达就是“情绪稳定”。
这种“稳定”源自她不服输不低头的勇气,能在日常中汲取冲劲儿。一旦立志,便任尔东西南北风,只管去努力与奋斗。
敢于表达
站在更大的舞台发声
Helen是典型的I人,尤其是刚刚入校的时候,每次看到她都是安静的在人群中。但半个学期之后就发现,她其实是很典型的“理工脑”,表达时逻辑分明,条理清晰。
“梅尔顿和公立学校不一样,这里更开放,允许我们尝试各种不同的方法。错了之后,老师会及时提出并纠正,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梅尔顿给我们很多机会,让我们去尝试大胆的尝试和体验。”
Helen肉眼可见的变得自信了,她敢于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敢于站在陌生人或是公共场合表达自己的想法。
每一个人的声音都能得到尊重,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展示舞台。
“除了学业上我更有表达欲之外,学校的各种活动也让我更有参与感。好声音、沙滩活动、装扮日,还有迎新晚会,梅尔顿的活动不像是过去那种走过场式的参与,而是让我们主动参与其中,敢于表现自己,投入并享受这些活动。”
原来的I人,从“紧张、紧绷”的状态到松弛而自信。
“被肯定的感觉真好!”
克服惰性
努力让瓶颈消失
优秀的人,从来都不是天生的。有的人,面对困境顺势躺平,而有的人,迎难而上,逐渐脱颖而出。
Helen属于后者。
从体制内到国际赛道,Helen见过许多可以称为“天才”的同龄人,但是她也从那些同学身上学到了一个词——坚持。
“我意识到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人,有着普通的智商,所以想取得更高的分数就要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坚持,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了自己。”
面对新的知识点,她会从定义到习题不断的练习,直到看到题目大脑就可以直接给出答案。背单词也是一样,如果一遍背不过,那就四次五次的重复直到能够脱口而出。
再聪明的人,也有自己的短板。但是唯有跳出舒适圈,克服学习上的惰性,才能让瓶颈消失。披荆斩棘之后,收获的不只是分数,成为比自己想象中更好的自己。
找到自己
才能找到未来
国际学校与体制内学校最大的不同可能就在于选课的自由度。
“我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学科,毕竟人都会对自己的兴趣付出努力。”
在某种程度上,国际学校的学生更加“功利”,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找到天分,激发学习动力的一种方式。
“你当下所选的这些学科是直接与你未来大学要学的专业相挂钩的,我觉得这样可以更好的帮你了解你未来的专业以及进一步探索你的兴趣。”
转轨国际学校一年后,Helen已经能够很从容的适应这种轻松又紧张的氛围。在各类体育活动中你能看到她的身影,在没课的时候她总是找个自习室就开始背单词或者刷题。
她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
在梅尔顿的这一年,Helen最大的变化就是在一次次挑战中找到了自己。
“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成绩提上去,申请到好的大学。我的目标专业是理工类机械方面的专业,大学毕业之后去机械类的外贸公司工作,再过五年或十年当我有了经验,也许会考虑创业。”
在同龄人还在迷茫的时候,Helen已经有了自己完整的人生规划。这是一条不太容易的路,但是为了自己的热爱与梦想,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