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今天谁是回答问题的‘幸运儿’!”小组讨论结束,屏幕上开始闪烁全班同学的姓名,3秒钟后定格在一个名字上。被抽中的学生代表小组,上台汇报讨论结果。部分学生从学期初的不善表达,逐渐变成如今的流畅自如。

这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知新学校日常的上课场景。这背后是深圳市龙岗区在“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下,优化教与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课堂体验。

龙岗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龙岗区将教研重心聚焦在课堂教学上,对全区义务段196所学校进行集体视导、学科视导全覆盖,重点关注各学科教学常规和课堂教学质量等,加强课程实施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

近年来,知新学校利用数字化手段为课堂教学赋能,逐步形成学生主动、多向互动、思维灵动的“新动”课堂。“这是我们课堂改革的主要抓手之一,师生在课堂上通过信息反馈系统增强互动交流,教师通过后台数据调整自己的教学,课堂更加高效。”知新学校相关负责人说。

“最初我和大多数教师一样,不太愿意转变已有的教学模式。”但在真正接触了数字系统并应用于实践后,知新学校数学教师刘法权改变了想法。如今学生通过反馈器作答,教师借助系统可以看到选项数据以及正确率。数字系统成了备课的利器。刘法权根据反馈不断打磨题目,将难度调整到合适的区间,让学生在夯实基础中进一步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课后系统会生成数据,包括教师与学生课堂互动的次数、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占比等。“通过分析数据,这节课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述性课堂,还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素养课堂,就一目了然。”知新学校相关负责人感到欣喜,学校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占比从64%降至46%。知新学校正努力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后,教师在课堂上又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龙岗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加强学法指导,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龙岗区不断完善区域全学段教学常规视导制度,教研员每年深入学校开展教学指导不少于80天,深入课堂听课评课不少于80节。多所中小学注重课堂的实效性,努力“减负提质”。

在龙岗区宝龙科技城实验学校的课堂上,学生们轮流上台讲解知识点、练习题,教师成了一旁的观众。“相比教师而言,学生们没有教师讲得全面、深入,为什么还要学生上台讲呢?”宝龙科技城实验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学生经过自我思考,并且有逻辑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时,学习才是有效的。

在“做完整的教育,培养完整的人”的育人理念下,宝龙科技城实验学校开展“学生能力实训工程”。教师向学生传授讲课的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成为课堂上的“小老师”。“会做题不一定会讲题,表达能力在任何场合和时期都非常重要。学校给我提供了表达的平台,为我的沟通能力打下基础,也提升了我的自信心。”宝龙科技城实验学校学生曹晨露说。

为什么苹果能够浮起来,而葡萄却沉底了呢?在“阿基米德原理”一课中,宝龙科技城实验学校物理教师陈萍从生活实际问题入手,设计学习任务单,以生活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原理。

由于实验仪器的限制,测量数据常会出现较大偏差,容易给学生带来困惑。于是陈萍自制“数字化阿基米德原理演示仪”教具,更加直观、准确地展示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之间的关系。该教具获得第39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科创成果项目一等奖,“阿基米德原理”课例获得“教育部精品课程”荣誉。

据悉,龙岗区教育局为加强教学变革指导,一学年以来共开展区域学科教研活动348场次,参与学习的教师共75858人次。龙岗区建立区、片区、学校三级教研共同体和展示平台,展示推广标杆学校及教师的做法和经验。同时,龙岗依托区内56个“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学校”,每学期开设推送约100门培训课程,方便教师在片区内就近参加学习和研修。(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刘盾 通讯员 蒋颖妍)

作者:刘盾 蒋颖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