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阳春三月,我冒了一场春雨,驱车潜山之居,作最后一别。这处山居,面积不大,但环境清幽。是凡凡当年在某知名房企工作时盘下的,说是要了我的山居之愿。我在这里时断时续住了八年。八年了,无论是山,还是居,都或深或浅地融入了我的情感世界。

记得我还写过一首小诗寄托这段情感。诗曰:“返璞欲归真,卜居潜山旁。何日得咸宁,心路何其长。庭前金桂香,屋后蜜柚黄。谛听随左右,泉谷雾茫茫。”谛听,是一条白色的小狗。老家书法家王万声先生用金龙体隶书,把这首诗裱成的斗方,现在还明晃晃地挂在客厅。但凡凡所在的公司说垮就垮。他只能卖掉这处山居,到其他城市谋生。交房的最后期限马上就要到了。

说是与山居作最后一别,其实我最为不舍的还是这座地处咸宁城区一隅的潜山。人啊,何患无居。大居,小居,村居,城居,心安之处都是居。但要再能卜居潜山之境恐怕就难了。

咸宁潜山,是绵延湘鄂赣三省边境的幕阜山余脉。位于湖南平江县境的幕阜山主峰名不见经传,但位于幕阜山余脉的九江庐山,通山九宫山,却大名鼎鼎。还有处在余脉位置上的湖北大仰山(刘伯温隐居地),江西黄龙山(禅宗黄龙宗发源地),都是有着神秘色彩的人杰地灵之地。

幕阜山注定朝小野大。潜山不高,但山灵水秀,集桂榞、竹海、泉谷灵韵于一山是罕见的。正当她婀娜多姿,崭露香城泉都竹海之睛于南鄂大地,被国家林业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先后授予“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的时候,我却要离她而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汽车抵达潜山之麓的时候,天色已晚,而且雨越下越大,间或还有闪电雷电相伴。原定的月夜上潜山,只能作罢。这一夜,庭前古朴上的一处鸟巢被风雨刮落。听着雏鸟在雨夜的吱吱叫声,听着屋檐时断时续的雨滴之声,心里戚戚然,辗转难眠。

第二天清晨,雨停了,天晴了。一夜大雨,把天洗得湛蓝湛蓝,把山洗得苍翠欲滴,把空气洗得清新发甜。这正好我去别潜山。有邻居要陪往,但我喜静,何况此刻惜别之意正浓,更是不喜热闹。

我独自从潜山公园正门上潜山,山门坐南朝北,“潜山国家森林公园”八个石刻大字,古朴典雅,与一条延伸山间景点的原木栈道,浑然一体。山中古木参天,林间白雾缭绕,空中鸟语声声。由于早行,山里游人不多。新雨后的空山之景令我的不舍之情又浓了几分。我沿着原木栈道,直奔桂榞。

潜山因桂而名。咸宁是全国有名的桂花之乡。原中国作家协会副会长蒋子龙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香城,香城》,写的就是咸宁。咸宁植桂历史悠久。传说当年屈原流放南行的路线,是从鄂渚(武昌)舍舟登岸,过咸宁,经岳州(岳阳),到方林,然后登舟下洞庭,溯沅江而上。屈原《九歌》中出现并反复歌咏的“桂树”、“桂酒”、“桂舟”、“桂栋”、“桂旗”意象,不仅留下了咸宁古代桂花的影子,还融入了自己“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的人格期许。屈原也对潜山的桂花心有所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不能确定这些传说的真伪。但咸宁县志上的一则记载是确凿的。宗仁宗庆历年间,咸宁举子冯京寄居潜山寺夜读,僧舍院中银桂、金桂、丹桂竞相盛开。隔年科举,连中三元,官至当朝宰辅和太子少师。正好应了宋代诗僧释仲殊的一首《桂花》词:

“花则一名,种分三色,嫩红妖白娇黄。正清秋佳景,雨霁风凉。郊墟十里飘兰麝,潇洒处,旖旎非常。自然风韵,开时不惹,蝶乱蜂狂,携酒独挹蟾光。问花神何属,离兑中央。引骚人乘兴,广赋诗章。几多才子争攀折,嫦娥道,三种清香,状元红是,黄为榜眼,白探花郎。”

冯京缘桂中元,潜山因冯京潜读得名。潜山,南鄂举子潜龙卧虎之山。

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潜山寺以及璨然寺中的那些古老的桂树,还有后来冯京兴办的潜山书院,都已化为了岁月的尘埃。但当年的遗址还在,潜山的山魂还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咸宁人民在潜山北岭桂榞景区广植桂树。桂榞依山势由低向高推进:低处探花问香,银桂漫坡;中间榜眼醉花,金桂漫腰;高处状元折桂,丹桂漫顶。

风如澈。暮春的风,借了一夜新雨的滋润,把一山60年树龄的桂榞,妆扮得更加妖冶。几万棵生机盎然的桂树,老干,虬枝,苔藓又苍翠了几分;状若塔松比邻的树冠又抽出了嫩绿的新叶。春阳的光斑不均匀地洒落在原木栈道上。空气中的富氧离子弥集,把满山绿蕴张扬到了极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令我不能忘怀的是前几年中秋的几次上潜山。有两次是朋友陪我赏桂花,一次是女儿陪我赏桂花。试想一下,一夜之间,漫山遍野的桂花盛开。白的像雪,黄的如金,红的似火,密密地,一簇簇,集束状的在绿叶丛中绽放。空气中流动着桂花的香魂,大地上铺满了桂花的花冠。近千亩桂榞就是近千亩花海,太震撼了,这是我有生以来见过的最为壮观的花事。

桂榞之顶建有古色古香的状元阁。状元阁前植有10多棵尽显岁月沧桑的丹桂王。左侧出榞口十多棵高大挺拔的南酸枣树,围成了一个小小的憩园。坐在石凳上,品尝一碗山中花工赠送的桂花蜜茶。茶清而甜。他说,希望我今后,不管定居到哪里,都不要忘了潜山的桂花味道。

南出桂榞,顺着云端的沿山公路,左行大约十来分钟,就到了潜山的第三个精品景区竹海。

咸宁素有“鄂南竹乡”之称,是全国九大竹产区之一。2023年10月,第4届中国竹文化节在咸宁举行。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先生宣布第4届中国竹文化节开幕,国际竹藤董事会联合主席江泽慧女士在开幕式上致辞。潜山竹海浓缩了咸宁竹海的精华。潜山之美,最美的是碧波万顷的楠竹林。忘不了2018年夏季的潜山之游。漫山遍岭的楠玉,万竿滴翠的修篁,万籁俱寂的竹宫。竹枝摇曳,夏风习习。我躺在自备的两竹之间的吊床之上,静静地深吸这仙山福地的竹海精华。一抹斜阳,映进竹林。反照竹玉的光影在流动。几只翠鸟婉动歌喉,青翠的竹枝竹叶天籁之音欲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月如钩。那是一个因疫封城的冬夜。隐隐地,从潜山深处,传来了洞箫之声。其声幽幽,动人心魄。我循声从新修的后山步道,夜探竹海。唯见月色如烟,竹海如烟,扑朔迷离。只闻箫声,不见洞箫之人的踪影。

恍惚间,我在路旁看到了一牌醒目提示:“为降低雨雪冰冻天气带来的影响,尽快恢复森林公园的森林景观,在出笋期间,对竹园实行封闭管理。”于是,我又想起了今年早春的那一场罕见的大雪。仿佛又听到了潜山竹海断裂的群竹,在雪中撕裂的声音。

好在这一切已经成为过去。太阳当顶了。山间的薄雾被凝碧的竹风收尽。竹影婆娑。此刻赏竹,另有一番韵味。山道两侧,竹林深处,破土而出的竹笋透出一片嫩绿。新竹林立,如同一群群少男少女结队而来。新探出头来的竹笋,像满天肥硕的蘑菇,一夜之间,争先恐后地冒出地面。笋质白嫩,金衣包玉,令人垂涎欲滴。长到3~5尺的箭竹,则像一枝枝紧缠密裹的神秘箭羽,直指苍穹。再高一些的,正在一节节褪掉包壳,露出青玉一般的竹身,有的还略施了一层淡淡的粉霜。深褐色的包壳,有的半卡在竹节,有的落到了地上,很有光泽。真是福兮祸所依。替代了老竹的新竹,来年,想必会笼起更浓的绿荫。

此乃竹,潜山的竹。

潜山,又名泉山。游潜山,不能不游温泉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潜山东麓淦水多温泉。清代咸宁藉进士郑之堪,顺治年间作的《潜山温泉记》记载:“咸宁东南多山。最高而名者惟潜。由潜而北,石怒水激,两山夹崎,温泉出焉。五十步外,已气蒸如坐暖室。从石隙探之,沙沸泡起滚滚,上热如釜。”

淦水于潜山由东而北,绵延数千米,形成了一个月亮湾。月亮湾的河床多石头,两岸是石壁,小岛是石岛。靠潜山一侧的河岸,长有浓荫蔽日的古樟树,古杨树。古老的树干,包括大部分枝干,都长满了绿色的苔藓。自然的,人工的鸟巢,掩藏在浓密的枝叶之间。沿岸还建有木质的观光栈道,还间空安放了一些供游人休息的长椅。

经年流淌月亮湾的清泉水,四时沸腾月亮湾的温泉池,成就这处闻名遐迩的温泉谷。

我徒步转到月亮湾的时候,太阳已经西斜,已是午后三点多钟了。这里的温泉,源自大山深处,泉水清澈,水量丰富,水温53℃,且水质富含珍贵锶元素的硫化泉,俗称美人汤。正宗的玩法,应该先选一处设施豪华的酒店汤池享用。但 我喜欢野趣。喜欢天赐之物和大自然本色。也就舍雅求俗,只游了月亮湾的露天野浴池和淦河野钓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露天温泉野浴池,面向潜山东麓,背后是淦河。每天上午7时开放,晚上9时关门。免费。男女分区。但有安全提示,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不宜野浴。来此洗浴的多是50岁以上的老人。我冒冒失失闯进浴池,满池的人都一丝不挂,或坐,或卧,或在淋浴处冲洗,怡然自得。只有我,衣冠楚楚,还东張西望,很是尴尬。这处野浴汤池,是在有上千年历史的温泉旧址重建的。当年,在此野浴,应该没有身份等次和年龄大小的顾虑。

其实,在淦河月亮湾段野钓,是有限制的。位于濯足廊左前方的野钓岛,也不过是垂钓人的信口一说。只要风和日丽,总有一部分人在那里野钓,也没有看见有人来收缴钓具。钓者多是一身休闲衣着。他们在悠闲的钓,我在悠闲的看,泉水在悠闲的流。什么时候有悠闲的鱼儿,来悠闲地咬沟?钓者说,这就要看河神的意思了。他们是钓翁之意不在鱼。听说,淦河里生长着一种稀有的花骨魚,成魚也不过三四两,味道极其鲜美。我已经有几年没有吃到这里的花骨鱼了。

不知不觉,夕阳西下。潜山及潜山之麓的月亮湾,都起了晚烟。电话铃声响了。我今晚就要离开咸宁,邻居老葛,老徐,用电话在催。我还有一餐饯别的桂花酒要喝。

再见,潜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