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学的时候,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道理对不对呢?其实是挺对的,因为有无数的案例会证明,一个人只有持续的努力,持续的积累,让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机遇到来之际,抓住机会,战胜竞争对手,脱颖而出。所以人的这一生,任何时候开始奋斗都是不晚的,你的能力越大,你捕捉到的机会也就会越多。

但这个道理是没有任何前提条件的吗?

当我们读越来越多的历史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历史上的成功者并不是努力就能脱颖而出。

比如我们最近在读的南北朝的历史,我们看当年桓玄二十来岁的时候就出任义兴(今江苏宜兴)太守,但依然觉得这个职位侮辱了自己,感叹:“父为九州伯,儿为五湖长!”于是就弃官回到其封地南郡。而回到南郡的桓玄对于到荆州赴任的殷仲堪非常怠慢,曾经在殷仲堪升堂办公之前在公堂外骑马取笑,并且用长矛假装向殷仲堪直刺。殷仲堪的部将刘迈指出桓玄的问题,殷仲堪不敢保护刘迈,反而让刘迈逃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桓玄如此年纪就能如此傲慢?因为在那样的年代,如桓玄这样的世家贵族,十多岁就步入朝堂,二十多岁成为地方大员太普遍了,比如当年庾亮十六岁时,东海王司马越要征辟他为掾属,永嘉元年(307年)当时庾亮十八岁,晋元帝司马睿任镇东大将军时征辟他为西曹掾。所以桓玄当然会对自己的待遇不满。

但反过来我们看篡位东晋的刘裕,在桓玄这个年纪,还在砍柴、种地、打渔和卖草鞋。而直到三十六岁孙恩起义的时候才投到了刘牢之的麾下。刘裕一个人手舞长刀跟数千人战斗时,很难想象当时刘裕已经接近四十岁了,当时还只是参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因为刘裕比起桓玄而言不努力吗?显然并不是。刘裕的成功真的是一点一点在战场上拼杀出来的。但背景的差异,让桓玄掌控着更多的资源,这显然是出身低微的刘裕无法比的。

但刘裕也确实抓住了一个机遇,就是孙恩的起义导致东晋大乱,而这个时候需要大量的人才,而刘裕这才被刘牢之所赏识,所以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刘裕的成功显然是抓住了风口。而也正是因为刘裕比更多人更努力,所以他能把握住这个风口,最终创立了南宋政权。

而我们这两天读到的萧道成也是不简单,元嘉十九年(442年),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蛮人欲谋不轨,宋文帝派遣萧道成率领偏军讨伐沔北蛮部。萧道成是427年出生的,这一年才十五岁。萧道成确实也是从战场上拼杀出来的,但为什么萧道成十五岁就能被宋文帝点将?因为他的父亲就是南朝宋的右军将军萧承之,而萧承之是因为被同族的萧思话所器重才到了这个位置,而萧思话就是萧文寿的侄子,而萧文寿是刘裕的嫡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我们看萧道成的成功,为什么十五岁能展露头角?还不是因为自己家族给自己的背景。但有了好的背景就一定能成功吗?萧道成最终能建立南齐,其实还是跟当时刘彧派沈攸之北伐,北伐失利,当时青州等地的贵族南迁,都投靠了镇守淮阴的萧道成罢了。萧道成成功的背景也是刘宋对外失利,对内斗争激烈,这才给了萧道成以机会,没有这个背景和风口,萧道成也难成大器。

所以我们看到一个人的成功其实挺复杂的,这里面既有个人奋斗的原因,也有赶上机遇,也就是踩上风口的原因。

当然上面都是一些成功的例子,有没有踩上风口又跌得粉身碎骨的人呢?当然也有,比如当年刘彧杀刘子业,站队刘彧的一些人比如寿寂之,吴喜,王景文等人,在刘彧临死前都被干掉了。

所以一个人的成功,可能是你努力的结果,也可能是你碰巧站队成功站上了风口的结果。

而这些历史的教训其实对于我们现在的社会而言依然有意义。

比如最近为什么高考志愿如此火,因为有一个网红导师总是给家长灌输该如何抓住风口,抓住风口就能一飞冲天,一生无虞。

但这个道理对吗?既对也不对,对的原因是短期内看,如果能抓住风口确实会实现成功的几率变大。但不对的原因就是风口是善变的,很多所谓的风口是政策所带来的,但如果政策转变了,风口就消失了,就会跌得粉身碎骨,就跟我们读历史我们跟对了人可能获得荣华富贵,但也可能几年后就粉身碎骨。

所以面对风口说,家长一定要理智的分析和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现代人容易陷入的另外一个误区就是把自己的所谓成功都归结为自己的努力,而忽略了这仅仅是因为自己站在了风口而已。

比如这几天非常热的中金的员工自杀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相关的新闻报道看,之所以这件事情发酵就是因为中央整顿金融行业,实行限薪,于是中金大幅度降低薪资,很多人从年薪百万降到了七八十万,降薪幅度很大。而网传的另外的原因就是因为贷款买了一千多万的商品房,因为降薪导致面临断贷危险,所以成为自杀的另外一个诱因。

当然权威的报道还没有发布,这些都是网上的一些揣测。但这件事情在全网却被炒的沸沸扬扬。而大多的评论反而不是同情,而是年薪从一百多万降到七八十万就觉得活不下去了,那90%以上的百姓年薪连七八万都没有怎么活下去的?

当然这里还有很多人为这个去世者喊冤枉,他们认为这个女孩子是足够优秀的,正因为如此她才配得到上百万的年薪,认为广大网友都是酸葡萄心理。

但广大网友的质疑依然是金融行业如此暴利是不是正常的?为什么进入金融行业能拿这么高的薪水,而很多其它行业的博士,博士后比如扎根国防的研究人员远离大城市,其薪资连这个女孩的零头都不到,这就合理吗?

其实这场争论的背后暴露出来的是为什么金融互联网等会形成风口,会产生暴利,这个正不正常?而站在更多人的角度就会有一个选择,就是让现在的学生都去追这个风口正不正常。

关于金融行业暴利正不正常的问题,其实不仅仅是国内有争论,全球都如此。典型的就是当年次贷危机的讨论以及占领华尔街的行动。而美国是金融行业最发达的地区,但也正是如此,导致美国产生了实体产业的转移和产业空心化的问题,这才导致美国的经济危机愈演愈烈,而随之带来美国各种社会危机都加剧出现。

作为金融行业是不是应该暴利,美国是不是可以作为一个前车之鉴呢?

而这个前车之鉴其实也可以看一看二战爆发的背景以及犹太人的遭遇的问题。犹太人在欧洲遭到排斥并不是没有背景的。所谓金融的暴利,背后一定是有代价的。

当然我们并不是否定金融行业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要知道金融成为美国的主导产业是纯市场化的结果吗?这里面跟政府对于金融产业的政策支持有多大关系?有些资本集团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改变政府法律和政策从而获取了暴利空间的?

弄明白了这个问题我们也就知道金融行业一飞冲天,入职年薪百万究竟是因为个人的努力还是站在了风口亦或是某些势力主导了这个世界的一些规则造成的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呢?

而如果只谈国内,我们也会有很多的问题,比如金融行业是不是政策性行业?金融行业的所谓暴利跟政策有什么关系?作为垄断性的企业,其产生的暴利只跟小圈子的人有关吗?作为垄断产物,其暴利跟广大纳税人真的没有任何关系吗?

当然很多人会说中金当然不是垄断性企业,比如牌照很多企业都有。但作为国家支持的企业,这些业务为什么其它企业拿不到?都是因为中金的员工个人能力很出众嘛?这背后没有国家的政策倾斜是否是可持续的呢?

当然也会有人说中金作为投行,不是典型国企,是混合制企业,所以给员工高薪很正常。但如果说作为上市公司,看看股票市场的表现和分红表现,很难说如果我买了大笔的中金股票,会对他们给与内部如此高薪却吝啬分红感觉很满意。作为上市公司,这样的高薪真的能让股民满意吗?

而这里面还没有包括比如作为保荐人,当年联想上市闹出的风波。也就是如中金这样的企业,对于中国证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真的没有一点责任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你想明白上面这些因素的时候,你才会发现中金能如此高薪,是真的因为中金的领导能力是多么出众,员工是多么优秀才能有远超过比如军工,航天,医疗,教育等各行各业的平均收入,让人望尘莫及的吗?这里面有多少是努力的因素,有多少是风口的因素呢?

其实所谓风口的因素就是政府想不想让你有暴利罢了,因为赚不赚钱,很多时候取决于规则。但是发展到西方有些势力能主导规则的制定就会比较麻烦了。

其实不仅金融行业如此,现在大热的互联网行业其实也是如此。

一个行业能不能产生暴利,归根还是政府的政策引导导致的。在实体经济时代,我们的各项政策是绝不会允许一个城市所有的商业体都被一家控制的,因为一旦被一家控制没有竞争,就会导致他们变成规则的制定者,对于百姓是失去了所有的博弈能力的。

但互联网时代为什么会产生暴利,就是因为以前的规则失效了,很多企业已经形成事实上的垄断,让上下游失去了议价的能力,变成自己一家独大,然后主导了规则的制定权。当你控制了一个产业链的时候,甚至可以改变整个产业规则,我可以不通过卖东西赚钱,但可以用商家的保证金和顾客流量去赚更暴利的钱。有了这样的目的你会认为他们的政策会更倾向于商家吗?正是因为缺乏规则,缺乏反垄断,才有了所谓互联网踩上了风口,赚了其它行业和大小商家的钱,上下游通吃从而只让自己产生暴利,而上下游一片惨淡。但这种情况是否是可持续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我们提出这些问题并不是说金融和互联网是不好的,而是提醒我们很多行业的从业者,你的所谓高薪,所谓风口是不是可持续的,跟政府的扶持有多大的关联?跟政策的可持续性有多大关联?在贷款买房的时候是否还认定我三十多年会持续稳定的年薪百万?会坚定的认为这只跟自己的努力有关?

而对于很多家长和学生而言,也要认真考虑某些所谓志愿填报人员的建议是不是适合自己,行业的差异有多少是市场结果?有多少是政策结果?自己因为想要高薪所以进入某行业,如果行业高薪不再,是否还能坦然面对?其实我们这一代人早就经历了这样的周期,比如现在人认为的香饽饽公务员,在八九十年代收入是非常低的,所以才有所谓下海潮。而现在的公务员收入高不过是土地财政的结果,这个结果是否可持续?如果不可持续,你是否还会在这个岗位坚守?其实当年的教师,医生等行业也是如此,这两个行业人才外流的局面其实并没有过去多久。

这个世界是复杂的,一个人的所谓成功也是复杂的,所以千万不要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要清楚这个世界是变化的,国家的政策也是变化的,而产业跟国家的政策是息息相关的。要想成功,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用于赌是不是能站上风口,先不说没站上风口的结果,即使站上了风口,风停了怎么办有没有想好呢?

就如同我们读南北朝的历史,你站队成功了享荣华富贵,但站队没成功呢?而如果几年之后朝代更替了呢?这个后果想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