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为决定彻底放弃安卓。

这个计划已经在内部悄悄推行了至少十年。

直到6月21日,华为正式官宣,新版鸿蒙将使用纯自研的 HarmonyOS NEXT,不再兼容安卓应用,开发者与先锋用户将正式开启 Beta 测试。

不再“遥遥领先”,发布会现场的余承东学会了雷军式数字堆砌演讲风格:“华为用 10 年时间,干了欧美同行 30 多年干的事,实现操作系统核心技术的全面突破,自主可控。”

但细品之下,发布会中的每句话,都可以被深入翻译。

“鸿蒙生态设备已超过9亿”。

—— 翻译:2021年,HarmonyOS 2用户数百天破亿;2022年3亿,2023年7亿,如今2024过去仅半年,总设备数量已经突破九亿——鸿蒙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操作系统。

鸿蒙是一款“全场景智能操作系统”。

—— 翻译:从前,关于鸿蒙的定语是“全场景分布式操作系统”,去掉分布式背后,是多个版本鸿蒙一统的变化。而保留的“全场景”,则意味着鸿蒙不只是安卓的替补,其野心同时剑指电脑、平板、智慧屏、汽车、物联网等千行百业。

“目前已经有5000 多个常用应用已全部启动开发,其中超过 1500 家已完成上架。”

—— 翻译:不同于过去几十年的各种信创操作系统,鸿蒙的野心是to C,与安卓、Windows、IOS掰手腕。

进展速度堪称闪电战。

一定程度上,这是一场属于鸿蒙的生态大捷,但故事的B面,关于鸿蒙如何新建生态,挑战或许才刚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年研发,如今官宣,生态系统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但对此时此刻的华为鸿蒙,更是一场输不起的闪电战。

一个在开发者圈里不算秘密的秘密是: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鸿蒙其实并不能叫“一个”操作系统,而是一系列华为旗下操作系统的统一品牌。

这也是过去鸿蒙定语是“全场景分布式操作系统”的根源所在。

这背后,其实是一段赶鸭子上架式的往事。

早在2015年之前,华为内部就已经有了一个明确论断:如果华为主业通讯是管道,那么物联网就是移动互联网之后下一波撑起通信管道的新洪峰,到 2025 年,全球会有至少 1000 亿台物联网设备。在此之前,华为应该尽一切努力,让这一天尽早到来。

在此基础之上,2015年,华为推出了一款叫做LiteOS的物联网操作系统。与传统手机、电脑单机工作连接云端的思路不同,物联网往往需要多终端协同,但各种不同终端之间,往往语言不通、协议不同、算力差异巨大。

针对这一问题,LiteOS主打的功能之一,就是多终端协同,而这也奠定了现如今各个版本鸿蒙设计的主基调。

期间,2018、2019年的接连制裁,使得华为被迫LiteOS为基础的鸿蒙一夜转正,但一方面,从安卓向鸿蒙的迁移,需要时间和成本;另一方面,此时的鸿蒙也并未针对手机做好万全准备。

也是因此,鸿蒙走向分布式多版本,物联网版以LiteOS为基础,走微内核路线;手机版依然承袭Linux的宏内核,能兼容安卓。

但“分布式”终非长久之计,如果长期兼容安卓,就意味着鸿蒙长期受制于人,所有投入都是为了保证存活,而为安卓锦上添花;手机、车机、物联网之间的无缝连接,也会出现裂缝。

这也就解释了如今鸿蒙不再兼容安卓,走向一统的原因。但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是今年?

技术成熟之外,华为在手机、汽车、物联网的全面复苏,也是核心原因之一。

手机侧,去年2季度开始,华为从手机榜单中的others重新杀回前五,在国内势如破竹,到了今年一季度, Canalys 统计,华为手机在中国市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 70%,市占率 17%,重回第一。得益于此,Techinsights发布报告预测,从2024年起,鸿蒙Harmony OS将取代苹果iOS,成为中国市场上第二大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汽车侧,问界销量去年年底首次突破2万。如果结合物联网等存量市场,到今年年中,鸿蒙生态设备已经达到9亿。

众所周知,对操作系统而言,用户数量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洗脑工具,让原本有怀疑的开发者,开始接受并上手新的系统,新的编程语言,新的交互模式,同时按照这套既定的规则,源源不断的产生新的碰撞灵感,进而,生态反哺硬件销售,整体进入爆炸式成长阶段。

但是对华为而言,这种强大的洗脑背后:9亿中,夹杂了物联网与汽车的数量;芯片限制与手机产业的整体颓势,也注定了所有的增长都是有窗口期的。

因此,如何在短暂的窗口期,打好接下来的生态战役,成了如今纯血鸿蒙的核心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纯血鸿蒙发布,但生态位上的挑战,才正式开始。

操作系统的技术与商业生态之间,就像是在下坡路上滚雪球。一旦形成规模,不必用力,就会自发加速成长。

但一切的前提是,找到那个爆发的临界点。

关于如何定义临界点,多个场合,华为高管都曾表态,今年年终将有 5000 款应用完成原生鸿蒙开发。

背后逻辑是5000足以覆盖普通人99%的使用场景。

但5000真的够吗?作为参考,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活跃APP数量高达260万款,5000占比不到1%。

5000或许可以覆盖用户99%的场景,但往往是剩余1%决定了用户是否购买。

举个简单的例子,苹果电脑尽管在硬件、操作流畅度各方面都足够优秀,但还是因为1%的软件不适配,而在办公场景中常年被Windows压制。

手机市场同理,截至2022年,苹果手机APP Store上的应用已经超过了178万个,但依然还是会被部分有特殊需求的用户而放弃。

达成5000到百万的困难根本在于,操作系统玩家,与普通开发者们,从来没有生活在相同的世界里。

操作系统眼中5000到百万,不过是一个又一个活跃APP数据的增长;但当用放大镜细看,每一个之一,都有自己的难处。

开发语言是第一关。

目前,编程语言上,安卓采用Java,苹果用Swift,华为未来将全面转型自研的仓颉语言,官方介绍称,仓颉编程语言 (cangjielang) 是一款面向全场景应用开发的现代编程语言,主打高效编程、安全可靠、轻松并发、卓越性能、敏捷扩展,有参与内测的开发者评价“仓颉”像是 Rust 和 Kotlin 的混合体。

在此之前,鸿蒙采用的开发语言则是ArkTS,思路基于较常见的TypeScript,并进一步匹配ArkUI框架,扩展了声明式UI、状态管理等相应的能力。

尽管华为已经在易用性等方面做了最大努力,但系统迁移不是简单的U盘备份拷贝,相比传统安卓,开发语言不同之外,鸿蒙整体的内核思路,底层数据库以及文件管理系统,同样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也就意味着,迁移鸿蒙,企业需要重新组建新的技术团队。

在智联招聘上看到,部分企业的鸿蒙开发程序员工资已经直达4W+。

在发布会现场,金山办公副总裁姚冬也举了个例子:金山开发第一版鸿蒙原生 WPS 花了 8 个多月时间——这还是在华为派驻工程师,一同参与开发的背景下。

更大型的应用如微信、QQ,所需的迁移成本与技术挑战,更是难以尽数。

完成开发之后,后期维护成本如何考虑,则是第二大关。

比如,此次纯血鸿蒙升级后,与上一版的4.0版本鸿蒙的APP,其实并不完全兼容。

那么对鸿蒙的更新维护投入,应该是与安卓和IOS一样以周为节点实时更新,还是不断修bug打补丁?这是开发者面临的纠结点。

每次更新,如果采用Flutter、React Native、Weex等手段进行跨平台编程,那么可以复用80%左右的代码。

但剩余20%,会涉及数据格式是否统一、文件是否能正常解析、数据存储路径是否有变化等等问题,仍需要专门的开发运维团队——而这,或许会是百万级别的支出。

当然,针对这些困境,华为也下了不少功夫,除了拿出真金白银激励之外,华为还在20 多个行业制作应用开发模板,向300多所高校,几十家培训机构提供了有关鸿蒙APP开发的课程,向约40万名开发者通过了鸿蒙认证。

在推广层面,鸿蒙落地,华为不仅消费者BG在推进,政企部门、华为云一同参与。甚至,在G端,一度开启“地推”模式,以省市为节点,先后拿下广东、上海、浙江、广西、重庆、陕西、湖北等核心地方。

但众所周知,钱能解决的问题都是小问题,鸿蒙生态,真正的困难,在水面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000之外,鸿蒙与开发者算的是成本账,核心前100,鸿蒙的困境则是,山无二虎,谁做大哥?

其中,第一层博弈,是入口的博弈。

这是一个被消音的桌面下过程,没有情怀的渲染,没有一步定生死的悲壮,再大的开发成本于巨头也不过九牛一毛,唯一的关键词是路径。

关于整体的手机市场,业内有两个共识:

第一,手机市场正逐渐增长变缓,甚至萎缩;

第二,所有APP,都在变得越来越臃肿,支付软件能玩游戏,外卖软件能贷款,微博尚未打开,摇一摇就已经把你带到始料未及的电商购物入口。各种新应用与其费劲思考如何跨终端开发,不如一键部署在微信、支付宝小程序,沾超级生态的光。

两者互为因果,宏观增长变缓,APP就必须变得臃肿来抢占更多用户时间。用户多停一秒,APP就有多一秒的广告机会。

也是因此,在与操作系统的博弈中,超级应用永恒的诉求都是更高的系统权限,以及更长停留时间。

相应地,APP也需要更深更层层嵌套地打开链路。

但鸿蒙的特性之一,就是打开路径的急剧压缩。

典型案例就是服务卡片,这是一种界面展示形式,可以将应用的重要信息或操作前置到卡片,以达到服务直达、减少体验层级的目的。

最新发布的小艺智能体,其核心主打更是能多应用无缝衔接,通过小艺就能完成跨应用切换,甚至一步直达的操作路径。

这也就意味着,所有超级应用的超级入口梦,直接被操作系统从底层设计上切断了。

话语权博弈的第二层,是“入口税”的博弈。

鸿蒙更像安卓还是iOS?

毫无疑问是iOS。

因为华为的生态布局,正越来越像苹果:鸿蒙+麒麟+华为手机,全栈全自研;手机、平板、智慧屏、汽车,多终端布局,一个操作系统可以横跨多个终端应用。

强势的企业+闭环的生态想叠加,相应地,渠道分成,华为是否也会向苹果看齐?

用户侧,苹果对于App Store上架的收费APP都会抽成30%。

开发侧,成为苹果内置应用,则意味着天价“保护费”。据了解,谷歌为了确保 Google Search 是 iPhone 等产品的默认搜索引擎,每年向苹果公司支付 180-200 亿美元,占苹果年度营业利润的 14%-16%。

这种纠结与博弈,表面在抢生态,实际在争话语权,根子上其实是利益分配的权衡。

鸿蒙的成功,需要生态让渡多少权益,这是华为必须直面的问题。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总是有人将鸿蒙视为安卓的敌人,这种论断,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安卓的基本盘,但更低估了鸿蒙的野心。

仅看手机市场,安卓活跃用户数量就高达30亿,鸿蒙加上汽车、物联网以及各种并不活跃的低频设备,总用户数迄今8亿。

但同样是这8亿的构成,决定了鸿蒙是一颗射往未来的子弹。

鸿蒙的野心不是增长日益萎缩的手机市场,而是万物互联的新基础设施。GSMA的数据,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到2025年物联网设备连接将达246亿。

风起于青萍之末,这种微小的趋势变革,瞄准新兴市场的野心,往往是点燃下一次时代变革的星火。

只是达成的过程,往往既需要过硬的技术与前瞻眼光,也需要谈判的技巧与利益分配的博弈。

且让子弹多飞一会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