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刚开头那时候,新冠疫情没有预兆地发生了,很多地方的医疗资源面对这种紧急情况根本不够用。

我们国家一开始也有这种问题,但是我们中国就干了件让全世界人惊讶的事情,那就是飞快建成了雷神山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短短12天里,这所医院就被建立起来并且迅速地投入使用,不光在中国,就是在全世界的公共卫生史上,也算得上是个奇迹。

当时名震一时的雷神山医院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它可以说是“基建狂魔”的一大代表作,是劳动人民努力的结晶。

时间过得很快,疫情早就过去了,这座超三万人施工,仅12天建成的雷神山医院,停用4年后荒废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中国速度的奇迹

2020年刚开始不久,新冠肺炎突然广泛传播让全世界都措手不及,特别是武汉成了这个病的重灾区。

那时候生病的人数直线上升,医院快忙不过来了。为了应对这个紧急情况,咱们国家特别给力,马上做了个重大决定。

要在非常短的时间里面建一个大医院,专门用来照顾那些感染了新冠的病人,好让其它医院能松口气。

这个任务很难,时间也很紧迫。但是难归难,劳动人民肯定有办法解决,中央一声令下,三万多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就迅速响应号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之中有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有熟练的建筑工人,更有自发加入的志愿者。

在那个春节前夕,许多人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逆流而上,迎着猛烈的病毒,毅然决然地投身到这场争分夺秒的建设中来。

1月25日,雷神山医院的建设正式启动,一场前所未有的建设马拉松拉开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接下来的12天里,这片原本空旷的土地上变得很热闹了。从地面平整、防渗层施工、钢筋绑扎,到板房吊装、水电暖安装。

再到最后的道路铺设和医疗设施的接入,每一项工作都以惊人的速度推进。

工人们白天黑夜连轴转,机器响个不停,工地晚上也是亮着大灯,这样的一幅幅劳动场景真是让人看了心生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个紧张忙碌的过程中,千千万万的建设者凭借自己的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共同创造了“中国速度”新的一面。

面对这么大、时间又这么紧的大工作,老一套的办法显然不够用了。

于是负责这个工作的中建三局想了个新招,他们采用“小时制”的新式管理法。

这种方法细致入微,反应迅速,是个先进的工程管控制度。简单说就是把工程里里外外的每项任务都精细到按小时来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还做了一个像作战指挥室那样的“实时数据图”,上面有人员调配、材料供应、机械使用和工程进度这些重要信息。

确保每一阶段的工作都能被及时盯着,问题也能马上发现解决。每天项目领头人黄挡玉带着他的团队就像打卡上下班一样准时检查工地建设的进度。

一发现哪里可能会拖后腿,马上就汇报上去,当场解决,这样大家心里有谱,工程进度自然也就牢牢把握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源用在刀刃上,既不浪费时间,也不白费力气。这背后靠的,是大家不分白天黑夜的拼劲和付出。

从材料送上门到机器装到位,从协调各种事情到盯紧工程质量,每一步都追求又快又好。

进度赶上了,但是又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材料。春节那时候各家都歇业了,没歇业的也因为这突如其来的疫情而不能开工生产。

材料种类不全,这可急坏了大家。多亏了技术高手带人一箱箱核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80多个大集装箱,硬是给安排得明明白白,保证了施工不掉链子。

就这样“小时制”管理让雷神山医院的建设紧密配合,每个步骤都卡点完成。

到了2月8号那天,雷神山医院开始使用,为抗击疫情添了一份关键力量。

这不光是建了个医院,更是向世界展示了咱们中国面对大考时那股说干就干的组织力和执行力。

这医院从此名扬四海,成了“中国速度”一块响当当的招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抗疫斗争的坚实堡垒

雷神山医院的建造,从一开始就意义重大。它不光快速增加了治病救人的地方,更是紧急加固了城市的健康防线。

这座坐落在武汉市江夏区的临时医院,占地总面积有7.9万平方米,准备了1500张床给病人用。

除了这么多病人,这里还能接待很多医护人员,整个就是专门为照顾新冠病患而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雷神山的任务就是给疫情中苦苦挣扎的武汉提供足够的治疗力量,帮其他医院减轻压力。

虽然建得特别快,但医院设计得一点都不潦草,设备也很高级。每个小细节都为了防病传染,保证医院安全又高效地运转。

隔离病房按照最高防病标准造的,用上了负压技术,不让病毒随着空气乱跑,保护了医生护士和其他病人。

医院里还有最新的医疗装备,比如CT扫描室、负压手术室,能及时救助重病号,提高治好病人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雷神山医院能顺利运转,多亏了背后一群勇敢的医护人员坚守岗位。

来自四面八方的医疗队伍火速集合,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危,坚决投身到这场无声的战役中。

在极度紧张的环境下,他们不仅要和病毒斗争,还得照顾患者的心情,给他们加油打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生和护士们不分昼夜地忙碌,有的好几天都没离开医院一步,正是他们这种无私的付出,让雷神山医院充满了希望的光芒。

雷神山医院也展现了科技的威力。用上了5G、云计算这些高科技通信手段,不光能让医生远程看病,效率更高。

还通过直播让大家在网上“监工”,全国人民一起看着医院快速建起来,大大增强了大家的信心。

医院也很重视人情味,鼓励患者和医护人员用画画表达心情,这些作品后来还被博物馆收藏,成了那段特殊时期的见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停用4年后荒废了吗?

雷神山医院在经历了2020年初那段应急时刻之后,终于圆满完成了它的使命,于当年4月14宣布停止使用了。

这个消息虽然告诉大家一个时期的结束,但也意味着新阶段的开始。

接下来怎么改造和维护雷神山成了大家关心的热点。这不光是讨论怎么规划未来应急医院的事情,更是在记住这段历史。

雷神山医院当初就是为了快点对付突发的健康危机建起来的,疫情缓和后怎么不浪费这么好的资源,成了需要仔细琢磨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就有了个很有眼光的计划,那就是把雷神山改成既能隔离又能治病的“亚定点医院”。

根据城市人口的多少,留出一部分床位,为将来万一又有公共卫生紧急情况做好准备。

这个决定是很明智是的,成为亚定点医院意味着雷神山不再是临时凑合的应急之举,而是变成了一个常设的公共卫生设施。

它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变身,为未来可能出现的疫情反复提供及时又专业的治疗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改造雷神山医院的时候,它里里外外都会被更新,不光要保住它原先能隔离病人、好好治病的优点。还要让它变得更厉害,能对付将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棘手问题。

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过程,是三万多名建设者不舍昼夜、忘我奋斗的真实写照,是“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的集中展现。尽管医院已经停用,但这段特殊的历史不能也不会被遗忘。

2020年8月,中国建筑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纪实展览馆的开馆,为这段记忆找到了一个永恒的归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览馆内,一张张珍贵的照片、一件件实物模型、一段段纪实影片,将那段紧张而热血的建设历程生动再现。

每一个物件都能让参观者回忆起那段全民抗疫的特殊时期。雷神山医院的建设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优良传统的当代诠释。

这份精神激励着每个人在未来的道路上,无论面对何种困难,都能勇敢站出来,为社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雷神山医院虽然不再日常使用,但并没有被遗忘而废弃。而是被当作咱们国家公共卫生防御体系里的重要场所,好好地保护着大家,随时等着在关键时刻再次大显身手。

它不光展示了中国速度和效率有多厉害,更是我们人类团结一心、面对困难不退缩精神的证明。

雷神山的建设和千千万万个抗击疫情的故事一样,鼓舞着我们面对未来的各种挑战,也要有勇气,继续前进。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