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乌冲突)

自2022年2月爆发俄乌冲突以来,两国之间的战争一直是世界焦点。这场冲突到目前为止仍在继续,也是二战之后欧洲伤亡人数最多的战争。同时,还对全球经济复苏、生态环境、粮食安全等领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俄乌两国看上去水火不容,而实际上,乌克兰人与俄罗斯人同属东斯拉夫民族,可谓“本是同根生”。也正因为有如此渊源,乌克兰曾主动请求俄国的援助,甚至表示愿意归顺并与沙俄合并。那么这到底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背景

乌克兰是块古老的土地。据考证,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生活的痕迹。公元前7世纪至5世纪,古希腊人在这里建立过一些殖民城市。约在公元5世纪左右,乌克兰地域内首次出现了东斯拉夫人的部落。

这支斯拉夫人的发展较为缓慢。到了10世纪左右,才出现了以基辅为政治中心的基辅罗斯公国。其疆域在最强盛的时候不仅包括现今的乌克兰,还包含了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大部分领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基辅罗斯公国)

后来,基辅罗斯开始衰落、分裂,形成了许多更小的诸侯国。13世纪初,蒙古帝国崛起。1237年,拔都西征,蒙古铁骑攻占了基辅罗斯的许多重镇和城市,甚至连基辅城也被攻破,城中居民惨遭屠杀。

基辅罗斯公国被切为两截,其东北部归金帐汗国,而西南部分只是名义上归金帐汗国。由此,西南罗斯(包括乌克兰)从此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但是,这部分罗斯维持了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又不得不面对周边的各个强敌。

首先是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人逐渐强大起来。他们先是强占第聂伯河左岸的定居点,然后又于1362年占领基辅。整个乌克兰地区几乎都被立陶宛人占据。但幸运的是,立陶宛人对乌克兰人还比较宽容。乌克兰人全民信奉东正教,立陶宛人并未因此迫害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立陶宛人)

然而,好景不长,波兰人打过来了。与立陶宛人不同,波兰人的统治较为严苛和残暴。

那时,莫斯科公国(以后的俄罗斯)正在崛起。为了抵御这个逐渐强大的国家,1569年,波兰与立陶宛签署合并条约,两国合并为波兰—立陶宛共和国,又称为波兰共和国。该共和国几乎涵盖了乌克兰所有领土。

二、殖民统治

波兰在乌克兰施行的殖民统治,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首先在政治上,乌克兰原有的公国体制被取缔,代之以波兰的行省制。省长的权力很大,集军事、行政、司法三权于一身,同时也是大贵族。土地、农民的所有权也归这些大贵族所有。而中、小贵族则备受歧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波兰贵族)

在经济方面,情况最糟糕的当属农民。由于乌克兰土地较为肥沃,大量波兰贵族地主涌入这里。然而,他们推行的却是农奴制。在这种制度下,农民的人身自由都难以保证,而受到的剥削和压迫就更加残酷了。

农民不仅被强迫每周在地主土地上劳作3-5天,产品完全归地主所有,而且税负繁重。乌克兰农民完全没有法律的保护,他们没有控告地主的权利,相反地主成为农民的所有者,对自己的农民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波兰人压迫乌克兰人)

在宗教上,由于波兰人信奉天主教,他们便在乌克兰境内大力推行天主教。对乌克兰人信奉的东正教则采取完全歧视的态度。天主教神职人员侮辱东正教徒是狗,东正教仪式是狗的仪式。他们不允许东正教徒过复活节,也不允许东正教徒建立维修教堂,甚至还将东正教堂改作天主教堂。为防止东正教徒反抗,波兰政府宣布教会合并,乌克兰的东正教可以保留仪式,但必须效忠罗马教皇。

这样一来,天主教的罗马教皇就成为乌克兰东正教的牧首。凡是反对的人,都会遭到疯狂迫害,驱逐、逮捕、殴打……不接受合并教会的人不能在城市生活,也不能经商或从事手工工作。

波兰人还规定要把贵族特权和土地赐给皈依天主教并效忠国王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克兰东正教)

后来的事实证明,波兰在乌克兰的殖民政策完全是失败的。歧视和压迫没能让乌克兰人屈服,反倒使乌克兰社会更加撕裂,也更加激起普通民众强烈的愤怒和抵抗意识。

三、起义

于是,从17世纪上半叶,尤其在20-30年代,乌克兰地区不断爆发反抗波兰的起义,而起义的领导力量则为大名鼎鼎的哥萨克人。哥萨克这个群体很庞杂,里面既有罗斯人,也有鞑靼人;既有农奴和罪犯,也有贵族和宗教人士。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热爱自由。

在当时,哥萨克已经成为反抗波兰殖民的一支重要力量,两者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而在此时,一位重要人物投奔了他们并成为领袖,他就是赫梅利尼茨基。

此人出生于乌克兰的一个贵族家庭,曾在波兰军队中服过役,退伍后经营自己家的产业很成功。可是,天有不测风云。1646年,一名波兰贵族侵犯并抢劫了他的庄园,还将其幼子活活打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赫梅利尼茨基)

由于长时间没有得到公正的裁决,且申诉无门,愤怒的赫梅利尼茨基决定走向反抗之路。他去投奔哥萨克人,很快便成为他们的首领。1648年,赫梅利尼茨基率领8000哥萨克人在第聂伯河下游起义。

由于受到乌克兰普通民众和东正教的大力支持,战斗进行得很顺利。不到一年时间,起义就席卷了几乎整个乌克兰,政治中心基辅也被攻克。赫梅利尼茨基在这里建立起自己的政权——盖特曼政权。

虽然赫梅利尼茨基率领哥萨克军队多次击败波兰军队,但是他明白自己的力量尚弱小,起义队伍内部也有分歧,就连盟友鞑靼人后来也不再支持他的事业。陷入困境的他不得不考虑寻找更为可靠、强大的盟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赫梅利尼茨基起义)

四、联合

但是,他面临的选择其实很少。

乌克兰周边的邻国并不少,但是大多并不可靠。例如克里米亚汗国,实际上在暗地里支持波兰。

奥斯曼土耳其,虽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也答应保护乌克兰,不过,其幼主刚即位,政局不稳,而且又深陷与匈牙利的战争中,因此土耳其也只是口头承诺,实际上能做出的也很有限。

周围其他的小国,也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提供有效的帮助。赫梅利尼茨基实际上只有一个选择——沙俄。经过审慎地权衡利弊,1648年末,赫梅利尼茨基派遣使团前往莫斯科。然而,沙皇对援助乌克兰,接纳哥萨克军队并不热心。

沙皇甚至拒绝了两国合并的建议。由于沙皇听说英国查理一世被议会处死,他害怕这支哥萨克军队也会做出同样的事。然而到了1651年,乌克兰兵败,形势又发生了变化,沙俄才开始认真考虑赫梅利尼茨基的建议。

不过沙皇对接纳哥萨克军队的事宜仍然很谨慎。他先派自己的外交官拉里翁·洛普欣赶赴乌克兰,然后又专为此事在莫斯科召开缙绅会议。1652年初,沙皇勉强同意接受赫梅利尼茨基及其率领的哥萨克军队。只是要将他们安置在顿河和梅德韦季察河地区荒无人烟的地方。赫梅利尼茨基显然无法接受这样的方案。

1653年,乌克兰的外部形势更不乐观。4月,赫梅利尼茨基再次派出使节向沙皇提出归顺请求,同时还暗示,如果沙皇不接受他们的归顺,那么他们将不得不考虑臣服奥斯曼土耳其。

沙俄当然不能接受这种情况,因为那意味着沙皇往南扩展领土将会遇到更大的阻力。于是沙俄再次召开缙绅会议,会上,代表们最终决定接受乌克兰。从此,乌克兰与俄罗斯合并,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沙皇)

文史君说

乌克兰民族是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与俄罗斯人同属东斯拉夫人。在历史上,乌克兰先后受到波兰和俄罗斯的统治,但都未被同化。然而,波兰对乌克兰的影响似乎更加深远一些。与俄罗斯人相比,乌克兰人具有更多的西方特征,例如他们更加追求独立、自由和民主。因此,当苏联解体时,乌克兰是最早退出的国家之一,后来则逐渐倒向西方。这也是俄罗斯与乌克兰产生矛盾和碰撞的重要历史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沈莉华:《<佩列亚斯拉夫协议>及其遗产》,《北方论丛》2012年第6期。

陈虞文:《百年烟云一纸契———<佩列亚斯拉夫协议>》,《乌克兰研究》2016年第4期。

贾芸:《浅析<佩列亚斯拉夫协议>的签订及其结果》,《西部学刊》2021年第16期。

桂欣:《乌俄关于赫梅利尼茨基起义的历史书写评析》,《世界民族》2023年第1期。

陈皓:《16-19世纪乌克兰的波兰化与俄罗斯化》,苏州科技大学,2021年。

(作者:浩然文史·石头)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