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办案中迸发的“灵感”推广到了全省厦门思明:研发数字模型直击涉刑人员公司违法任职问题

本报讯(记者石佳 通讯员董文静)“您好,我们得知您那里研发了一款数字模型,监督效果很好,我们也想用用。”6月28日,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检察院检察官范晓甘接到了本省异地检察院同行打来的电话。到底是什么数字监督模型让该省各地检察院纷纷前来取经?正在思明区检察院采访的记者忍不住一探究竟。

思明区检察院检察官罗沂长期在一线办案,她发现特定犯罪涉刑人员违反公司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情形具有隐蔽性、多发性,很可能对市场秩序和营商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由于公司注册登记信息保存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涉刑人员信息保存在司法机关,若想做到互通有无,就需要派专人随时比对双方所掌握的情况。然而,人工比对信息耗时耗力、出错率高,很难做到监督及时全面,难以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罗沂灵机一动:“如果有一款数字监督模型能代替人工比对就好了。”这一想法得到了范晓甘的认可,二人一拍即合,开始规划数据建模工作。

2023年6月,罗沂和范晓甘赴思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商讨调取相关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等事宜,得到了该局大力支持。不久后,思明区检察院与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达成协作配合机制,获取了市场主体基本信息32万余条,其中包含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信息。数据有了,模型研发的速度突飞猛进,同年11月,“企业法定代表人及董监高任职资格数字监督模型”新鲜出炉,经过两次实验,数据碰撞后准确率达100%。

罗沂打开数字监督模型界面向记者展示:该模型设置了“涉刑人员表”和“公司数据表”两类列表,并分别在“数据精化”和“数据合并”阶段设定节点,用来过滤已处置人员等无须进一步开展监督的情况,再通过两类数据碰撞精准找到监督线索。比如,杨氏兄弟于2023年底因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被法院分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今年5月,思明区检察院运用该模型进行数据碰撞,发现杨氏兄弟仍违法交叉担任4家公司法定代表人。该院将上述线索移送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后,查出这4家公司系“空壳公司”,并依法作出处理。

据悉,思明区检察院通过该模型已筛查出违法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涉刑人员230人,涉及企业296家。目前,福建省检察机关正逐步在全省推广运用该模型。(石佳 董文静)

来源: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