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进位于中山街道茸星居民区的光星苑小区,便见宽阔整洁的步道两侧,齐整的高楼错落有序分布。绿树掩映下的小花园里,三两居民漫步徐行,一片宜人景象。当视线转入地下,整洁干净的车库内空间空旷、车位明晰,橙黄色的人防标识与童趣满满的画作、知识科普专栏等元素营造出人防“地下长城”的浓厚氛围,人通行、车出入彼此错峰互让,和谐有序的地下车库也成为大家乐享生活的又一“宝藏”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切实提升社区环境及居民生活品质,建成5年来,作为动迁安置小区的光星苑以人防工程创建为抓手,着力推进小区地下车库空间环境建设,并通过居民区自治议事的闭环机制一步步完善民生“微改造”,从无到有地建设起一座地上、地下风貌兼美,文明风景随处可见的宜居社区。

人防创建立标杆,树立家园新理念

光星苑小区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约为15986平方米,其中5978.5平方米为人防工程。而在刚刚入住小区时,很多居民对于人防工程的认知与了解并不十分清晰,对小区地下车库的使用也只是停留在停车功能,大家来往停车、步履匆匆,对于这片地下的公共空间并未太过留心。“很多居民会想我把地面上家门口的环境搞好了,进进出出看上去也赏心悦目。但其实地面以下的这片空间,也是我们家园的一部分,需要大家齐心来建设。”茸星居民区党支部书记黄曹顺介绍,他们决定寻机破局,设法引导居民关注地下车库公共空间的利用与建设,将其建设成为乐享社区生活的新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8月,光星苑按照人防工程标识系统规范对小区地下车库里的人防区域进行了规范化标识。伴随着“人防橙”点亮地下空间,好奇心满满的居民们逐渐关注并亲身参与到环境建设中来。“ 我是人防门,我要当门神”“注意脚下!我是防护门栏”“别因为我是‘出气筒’就欺负我!”……日常进出时常常路过的人防设施设备旁,居民们集思广益,在原本橙黄色的标识的基础上,张贴了不少生动而有趣的俏皮话,在说明设施功能的同时,温馨提醒大家要善加维护,从点滴细节着手守护好家园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己看着面貌一步步焕新的车库,我们也要珍惜爱护!”居民李飞告诉记者,不管是人防车位日常认领使用,还是排队等位靠墙安装充电桩,在日常使用地下车库的过程中,大家都非常理解尊重人防工程需求,自觉遵守规定,用心呵护这座家门口的“地下长城”。工程建设完善后,光星苑人防工程也成为周边乃至全区范围内民防科普的重要阵地。每每遇到有团队来到小区地下车库参观学习,居民们也自发担当起地下车库环境的守护者,与物业人员、科普工作者一道将这一特色鲜明的公共空间建设得更加美好。

虑民所需共议事,人人参与倡和谐

人防工程的共建氛围日渐向好,也带动着居民愈发关注、投入到小区地下车库文明使用的氛围营造中来。作为一个典型的动迁安置小区,每逢暑期、雨天等不利户外出行的日子,在地下车库内和熟识的老邻居结伴散步聊天,一起遛弯遛狗等情景也成为地下车库里颇为常见的一道热闹风景。居民们习惯了散步遛狗,车子又要来来去去倒车停车,如何化解不同需求间的矛盾点,在最大化兼容安全与便利的同时满足大伙儿的需求?茸星居民区党支部牵头“三驾马车”对居民地下车库使用习惯进行了前期调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其实业主们对特殊情况下车库内有人散步、遛狗还是能够理解的,但是也提出对人车安全以及环境卫生的担忧。”黄曹顺告诉记者,而在多次实地探访时,他们也发现车辆进出的高峰期与居民散步遛狗的高峰期存在显著的时间差,如果把通过设施改造把人车安全保障好,并且切实解决遛狗产生的卫生问题,最让人头疼的堵点便迎刃而解。于是他们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形式召开“家言堂”集中商议并拟定破局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何切实保障地下车库人车安全?首先在每一处通道拐角都安装上多面凸面镜,增补行车盲区,并通过多种渠道在居民间开展安全教育,叮嘱车主行车时要专注驾驶、礼让路人,行人要注意安全不乱闯打闹,切实守护好自己与他人的安全。此外,光星苑还结合文明养宠宣传活动等契机,在遛宠的路线上设置了蚯蚓塔,并通过传统宣传媒介等,多形式倡导居民文明养宠习惯。“我们也建立了责任包干、即巡即处的保洁机制,让保洁及巡逻人员随身携带清洁工具,如果遇到没有及时处理的粪便及垃圾,我们托底包干,保持车库环境整洁。”小区物业经理朱海慧告诉记者,“渐渐地,大家都很自觉,我们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小了。”

文字:李爽

图片:李爽 部分由受访者供图

编辑:韩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