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王伟
山东现有盐碱地近900万亩,改造利用潜力很大,是增产增收的“后备粮仓”。
6月28日,经济导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省委省政府将盐碱地综合利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成立领导小组,组建专家委员会,印发试点方案和实施意见,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治理,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山东特色的盐碱地综合利用之路。到2035年实现新增耕地24万亩、改造提升盐碱耕地410万亩。
今后将重点抓好四个方面:一是加快试点工作进度。抓实东营国家试点项目建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2025年底高质量完成试点任务。二是配套完善规划体系。加快编制全省总体规划,同步制定盐碱耕地治理、水资源保障等专项方案,强化顶层设计,优化区域布局,分区分类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三是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拓宽多元投融资渠道,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保障盐碱地综合利用高效开展。四是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坚持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探索不同类型的盐碱地治理模式,为全国提供经验借鉴。
2022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委批复我省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试点在东营市具体实施,总规模17.98万亩,可新增耕地3.48万亩、改造提升盐碱耕地11.59万亩,年增产粮食7300万斤。为规范试点项目实施,制定印发了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导则、验收规程、后期管护利用办法等3个指导性文件,强化先进技术集成,鼓励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田”。目前,东营市40个试点片区已有33个开工建设,计划新增耕地3.16万亩、改造提升盐碱耕地9.38万亩,分别占试点总任务的91%、81%。
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采取工程、化学、生物、农艺等措施,强化技术集成,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工程治理方面,通过土地平整、铺设暗管等措施,切实增强中重度盐碱地排盐效果。
近年来,我省聚焦生物育种、产能提升、生态化利用等领域,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切实强化科技驱动力。落地了一批高能级平台,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先后建设,创新引领作用更加凸显,盐碱地国创中心总部引进各类专家团队108个,集聚科研人才1000余人。选育了一批优良品种,成立盐碱地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筛选培育小麦、大豆、水稻、高粱等耐盐碱新品种(系),推广面积800万亩,新增经济效益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