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殷婷 济南报道

6月28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省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是山东现阶段基本省情。特别是地处黄河冲积平原的东营市,天然蓄水缺乏,水资源承载压力大,严重依赖黄河水。随着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水资源管理不断加强,供水保障面临更大挑战。自国家在东营市设立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以来,山东积极探索做好用水保障相关工作,支持东营加快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协调增加引黄计划,保障试点用水需求。会同省发展改革委、山东黄河河务局积极向水利部和黄河水利委员会汇报争取黄河水专项指标。经积极争取,连续两年通过调剂省内预留引黄指标,为东营市增加年度用水计划,其中2023年增加1680万立方米、2024年增加5156.64万立方米,专项用于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项目。

创新开展水权交易,拓宽水源保障渠道。近年来,探索创新水资源市场化交易理念思路,大力推行水权交易改革。省水利厅积极协调山东黄河河务局,指导东营市与胶东四市之间开展长江水与黄河水指标置换交易,东营市利用引黄工程体系就近引用黄河水,通过胶东调水工程将等量的长江水置换到胶东四市,2022-2023年度、2023-2024年度先后完成长江水、黄河水跨市用水指标交易9000万立方米、1.54亿立方米,有效破解了东营市“黄河水不够用、长江水用不足”难题,实现“近水近用”、科学配置,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试点用水需求。

推动深度节水控水,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近年来,深入实施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行动,落实南水北调受水区全面节水策略,指导东营市制定《东营市节水控水管理办法》,严格落实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积极推进再生水、淡化海水、微咸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不断增加非常规水利用规模,以缓解东营市引黄供需矛盾。同时,支持东营市将保障盐碱地农业综合开发利用的引调水、水系连通、水库建设等项目,优先纳入全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清单,提升水资源科学配置和综合保障能力。“十四五”期间东营市有1处大型灌区、4处中型灌区列入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计划,总投资7.8亿元,试点项目区域农业灌溉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