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时代,语言被三大问题包围:词汇污染、语言腐败和文字通胀

碎片化表达越来越多,流行语越来越多,泛滥的情绪越来越多。背后则是一个可怕的现象——互联网时代的所有语言,让我们越来越失去美感、深邃和想象力,变成一个个简单粗暴的刺激针孔。

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是人类思考世界的根本方式,人如何使用语言,就会如何思考。

因此毫不夸张的说,语言的堕落,就是思考能力堕落的先兆,而有毒语言的病变式传播,正在制造肤浅的一代人。

◎汉语史最黯淡的一页,幸好还剩一盏“登”

仔细看一看当今的文学著作,看一看当下的时文热点,能入眼的有几个?那么多文学作品,有几个是能够经得起推敲和深思?

那些走时髦路线的,喜欢贫嘴,走古典路线的,又总是掉书袋;或用大排比句的气势压人,或酥胸半露姿色撩人,能把文字写得耐看,让人细嚼慢咽的作家,就如白乌鸦一样稀少——有之,刀尔登就是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文字,不是屠门大嚼的货色,而是功夫茶,坐下来慢慢小口细品,期间,如果频繁地接手机,处理公务,那还是别读为妙。

◎黄金时代留下来的一颗遗珠

那刀尔登是谁?这是他的笔名,本名邱小刚,1982年以河北省文科状元考入北大中文系,却成了他不愿提起的“平生最大的不体面事”。

读书期间,曾以笔名“三七”在BBS论坛上叱咤风云,有“海内中文论坛,三七才气第一”之说。

后放弃北京工作机会,回石家庄做编辑,最后干脆出离体制,自由写作,成为一名“都市隐者”。

◎他的文字一针见血,可又看不到血

比如,刀尔登讲“得民心者得天下”是一种极大的谬误,更合实情的一句话,是“得天下者得民心”。

刀尔登说:“管不了你的心,还管不了你的嘴呀?未得表露的民心,总没什么大用。”

鬼才刀尔登惜墨如金,文章轻易不出手,常以“量莎士比亚或王国维的尺子”来要求自己,产出极低、质量极高。

他靠卖文为生,却写的不多,惜墨如金,每个月挣上千把块钱足矣,就用这么点银子生活。

素来挑剔毒舌的和菜头,在读过他的书之后也不得不说:

“凡读过刀尔登文字的人,都会承认他的中文功底扎实,四十年下来马步极稳。一部分人会一见倾心,从此终生都做了他的粉丝。也有一部分不顾而去,因为分明感觉到了某种来自文字上的威压,觉得自己的文字很寒碜。”

当今时代,语言的堕落和通胀,让人的情绪一边亢奋,一边麻木;人的认知,数量上越来越渊博,质量上却越来越浅薄。

在今天这个时代,刀尔登对文字的坚守,越发显示出他的价值,连专业作家都需要常常阅读他的文字,以便找回文字的纯洁性。

刘瑜就曾说:读刀尔登的文字,我没有戒备之心。在我有限的阅读体验里,这是难得的不含三聚氰胺的中国历史。岂止无毒无害,里面还加了大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这样的“修正主义”历史,才不至于读坏了肠胃。

他不仅文字精雕细刻,让人看了神清气爽,更难得是背后的思想之通脱。以至于有人说他是鲁迅、王小波之后,杂文第一人。

刀尔登风格辛辣犀利,有时也以温柔笔风示人,但温柔之中,又不少凌厉与洞见。在刀尔登看来,每本书都如同一颗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成长为一个问题,因此谈论阅读,就是对每一个问题与未知世界的深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