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政治与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且东升西降的趋势日益明显,中德两国的关系一直备受瞩目。德国副总理哈贝克刚结束了他的访华之旅,华访问期间,中德达成一系列的合作协议,尤其是在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方面。不过,哈贝克刚拿到访华成果后,转身态度大变,并就南海问题和俄乌冲突等问题向中方施压。其态度之变化,可谓“翻脸比翻书还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方的立场很清楚,那就是中欧贸易关系应该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措施都是不可接受的。如果欧盟执意要推行保护主义举措,将引发中方的反制,贸易摩擦的升级只会导致双方“双输”的局面出现。作为欧盟的领头羊,德国在关于对中国汽车加征关税一事也没有把话说死,而是宣称中欧仍有回旋的余地,有讨论的空间,试图为中欧贸易争端降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如此,德国外交部还试图利用俄乌冲突对华施压,宣称如果中方不停止支持俄罗斯,欧盟和德国就会减少进口中国原材料和商品。其实,中国外交部已经多次强调,中方既不是俄乌冲突的制造者,也不是冲突的当事方,始终坚持的都是劝和促谈,这一点国际社会有目共睹。德国就俄乌冲突南海问题对华发难,一方面是想迎合美国的遏华战略操弄,在俄乌冲突中甩锅推责,另一方面则是想借此垫高与中方在贸易问题上讨价还价的筹码。这种将问题归咎于外部因素,而非从自身找原因的做法,显然缺乏诚意和公正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