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双相情感障碍是不会一直保持躁狂状态而不进入抑郁期的,这种现象不存在。如果是一直保持躁狂的特点,那就不存在双相的特点了。

双相情感障碍,很早的时候它有个术语,叫做“躁狂-抑郁性精神错乱”,这种障碍会被描述为情感高涨和抑郁的一系列侵袭过程。

后面的话觉得这个术语不太妥当,有称之为“躁郁症”,现在基本上是用“双相情感障碍”的说法来进行代替。

通常双相障碍会有两个类型,双相I型还有双相II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双相I型主要是指混合发作,特征至少是一周以上的躁狂和重型抑郁发作,可以是混合发作,也可以是每隔几天迅速交替发作。

混合发作现实中也比较常见,大概有接近三分之一的群体会在某些时刻经历过躁狂还有抑郁发作的混合特征。

通常临床上,医生判断一个人是否是双相情感障碍,通常会先从“躁狂症状”开始。如果个体出现了躁狂的特点,那么医生就要假定他可能患有双相障碍。至于最终结果是不是,后面会通过观察还有诊断来进行区分。

但是“躁狂”会是症状的优先前提。

对了,关于躁狂这个词,还是要解释一下。很多人理解的“躁狂”,是指疯疯癫癫、发疯的状态,其实这个理解是错误的。

临床心理和诊断上面的躁狂,更多是指“不符合情理、超出正常人般的疯狂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个比方,有个人有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期发作的时候他每天只会睡两个小时,做事情非常兴奋。会做音乐、搞CD,还有去夜总会去卖唱,然后还拼命购物,刷爆信用卡到处欠债,喜欢吃寿司,然后拼命地去全城市各个寿司店去品尝,消费了十万元。

像这种行为,就是比较典型的“躁狂”特点,符合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依据。

普通人对于躁狂的理解,能理解到这一点就可以了,就是其认知、行为还有情绪特点明显平静不下来,不但没有正常做事的逻辑,而且还会有不计后果的疯狂行为。

双相II型障碍,这个跟I型就有点不太一样。双相II型不会体验到完全的混合型发作,躁狂特征也偏少,但是会明显体验到轻躁狂发作和重性抑郁发作,也就是“抑郁”的特点会大于“躁狂”。

I型的话则是混合特征偏“躁狂”,这是两者之间的不同点。

通常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年龄会比较早,多达三分之一的人会持续出现职业还有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情况的话会比较复杂。

甚至可能会有更多的自杀企图或者伤害行为,其人际关系破坏性会比较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造成双相情感障碍的原因,目前已经知道是基因、多巴胺的活性水平、去肾上腺素的神经递质失衡等方面影响所致,还有就是激素调节系统的异常,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上方面问题。

加上环境、创伤等方面因素共同形成。

出现双相情感障碍,需要的是及时就医,通过药物+心理治疗的模式去进行调整,复发率较高,需要坚持,才能够有所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