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越白越好?献血会让人“变虚”?快来看看这些健康流言,你有没有“中招儿”的。

1.中暑了可以吃退烧药降温?

流言:

中暑和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一样,只要吃退烧药降温就会好。

真相:

人体的内部体温是由大脑中的下丘脑调节的。下丘脑检查我们目前的体温,并将其与约37℃的正常体温进行比较。当体温偏低时,下丘脑会促进热量的产生和保持;相反,当体温偏高时,就会通过散热或出汗来降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暑导致的发热,是因为人体的散热中枢出现问题,无法通过出汗来散发热量,吃退烧药无法让散热中枢恢复正常,反而会适得其反,让症状加重,引发热射病。因此,中暑后应首选物理降温,例如将患者移动至阴凉或者空调房,而不是吃退烧药。

2.“黑科技”防晒衣,不仅防晒还能保湿降温驱蚊?

流言:

近期市场上出现多种“黑科技”防晒衣,例如“面膜防晒衣”宣传在产品中加入了玻尿酸成分,与皮肤接触可以达到保湿作用;“木糖醇防晒衣”号称穿后可使体感温度速降5℃;还有添加了艾草成分的“驱蚊防晒衣”,宣称拥有驱蚊抗菌等多重功效。

真相:

近期市场上出现的“玻尿酸面膜防晒衣”“木糖醇凉感防晒衣”“艾草驱蚊防晒衣”等“黑科技”产品,想法虽然很好,可其实噱头远大于实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玻尿酸防晒衣其中所含有的玻尿酸添加比例极低,与医美行业中所用的玻尿酸浓度相差甚远;木糖醇防晒衣只在穿着初期有凉感,时间一长和普通防晒衣没什么两样;驱蚊防晒衣驱蚊效果一般,并且普通衣物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遮挡蚊虫叮咬作用。

3.空调开一会儿关一会儿更省电?

流言:

先把空调打开,等房间里凉快后关掉,热了以后再开,如此循环往复,可以大大缩短空调的制冷工作时间,节省电量。

真相:

空调频繁开关反而更费电,因为虽然空调不工作时不耗能,但启动阶段的能耗很高。如果重启次数多了,总能耗会超过空调一直开着的能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当空调关闭的时间间隔足够长时,其整体耗电量肯定会少。但关闭间隔过长,人体会感觉不舒服,想要人体舒服,就要缩短空调关闭的间隔时长。在这个前提下,空调开开关关的耗电量一般会更大。

4.体格越好越健壮的人越容易中暑?

流言:

体格越好的人越容易中暑,因为体格越好的人对环境的适应性越好,一旦适应了高温天气,就容易对危险视而不见,从而更容易引发中暑。

真相:

“体格越好的人,越容易中暑”是不对的,更恰当的描述应该是“几乎所有人都有中暑风险,体格好的人也不例外”。中暑的专业名称叫“热射病”,可以分成经典热射病(非劳力性热射病)和劳力性热射病,前者易发于老弱病群体,而后者易发于高温环境下工作的精壮人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数据显示,长期居家的体弱多病人群是中暑发病的主要人群,且发病后的死亡率也高得多,如老年患者本身就容易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这些都是导致中暑风险和死亡率增加的危险因素。

5.献血会让人“变虚”?

流言:

献血会让人“变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不利于健康。

真相:

适量献血无碍健康已被世界各国的千百万献血者所证实。人体骨髓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在失血的刺激下,骨髓造血功能可增加到平时的6到8倍。

一般而言,一次献血流失的水分和无机物在1到2个小时内可恢复正常水平;肝脏合成的血浆蛋白质,1到2天内能得到补充;血小板需要2到3天,而红细胞及血红蛋白7到10天即可恢复至献血前水平。适宜状态下献血,还能让人体的造血功能更加活跃,不断产生新的造血细胞,促进新陈代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也没有研究表明,适量献血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献血的过程中确实会损失部分白细胞,及一些与免疫相关的淋巴细胞,但从献血量来看,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ml至400ml后,所失去的白细胞数量很少,仅占人体白细胞总数的1%至2%,而失去的这点白细胞通常2小时左右就能从骨髓得到补充。

6.只吃蔬菜减肥更快?

流言:

要想减肥更快更有效果,只吃蔬菜就可以。

真相:

只吃蔬菜虽然可能在短期内有助于减少热量摄入,从而减轻体重,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方法并不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期只吃蔬菜,会造成能量、蛋白质、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2、铁、锌等必需营养素摄入不足,进而导致基础代谢降低、肌肉流失、贫血、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等问题。

减肥的最佳策略是通过均衡饮食和适当的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实现。

7.豆制品吃多了,会痛风还致癌?

流言:

豆制品如果吃多了,不仅会因尿酸升高引起痛风,还会导致癌症。

真相:

大豆确实是高嘌呤食物,100克黄豆嘌呤含量218毫克,100克黑豆嘌呤含量170毫克。但一般我们很少直接吃大豆,通常是榨成豆浆,做成豆腐、豆干等豆制品,或者煮熟了吃。不同加工状态下的豆制品,嘌呤含量差异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豆在经过碾磨、浸泡、加水稀释等加工程序后,豆制品嘌呤含量明显减少,比如100克的北豆腐嘌呤含量只有68毫克,属于低嘌呤食物。所以,除了腐竹、豆皮为高嘌呤食物外,其他豆制品嘌呤含量都不算高。

痛风病人应控制摄入嘌呤含量高的干制豆制品,而对于普通浓度的豆浆、豆腐、豆干,可以少量摄入,不必过分担心。急性期摄入的优质蛋白应以蛋、奶为主,不建议摄入大豆及豆制品,其他阶段可用豆制品代替部分肉类,适量摄入。

8.食品保质期越短越安全?

流言:

食品的保质期有长有短,保质期越短就越新鲜、越安全。

真相:

保质期的长短与食品品质没有直接关系,食品能够保存多长时间与自身性质及生产工艺密切相关,此外还由食品的微生物、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加工环境条件、预期食用方式等因素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现包的新鲜粽子需要尽快吃完,保质期大多只有3到5天;采用真空包装的粽子保质期能延长到3到6个月,而冷冻粽子的保质期则可以达到12个月以上。

另一个广泛存在的误区,则是“食品保质期长是因为添加了大量食品添加剂”。其实,保质期的长短与食品添加剂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为了提高或保持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和风味,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同时,也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和储藏。食品添加剂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安全性与必要性,只要是在合法范围内的种类和用量,就不会损害消费者的健康。

9.牙齿越白越好?

流言:

牙齿原本是白色的,所以牙齿越白就越健康、越美观。

真相:

健康的牙齿并非纯白,而是自然、有光泽、颜色均匀的淡黄色。牙齿的颜色主要由牙冠的结构决定。牙冠最外层是牙釉质,它是牙齿中最坚硬的部分,矿化程度越高,就越透明;而牙釉质的内层为淡黄色的牙本质。因此,当牙釉质矿化程度较高时,就会露出牙本质的淡黄色;而当矿化程度较低时,牙釉质透明度降低,牙齿则会显得较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孩子从乳牙换成恒牙后,牙齿就变得没那么白了。这是因为相比于乳牙,恒牙的牙釉质矿化程度更高,因此牙本质的淡黄色会更明显,使得牙齿呈现珍珠白或淡黄色。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因为牙釉质成分的变化,就像人的肤色、眼珠一样,会自然变黄。

当然,现实生活中,除了自然矿化程度外,还有许多外部因素影响牙齿的颜色,比如吸烟、喝茶、喝咖啡等习惯导致牙齿着色,使牙齿变黄或出现色斑。

10.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是患癌?

流言: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代表患了癌症。

真相:

肿瘤标志物在肿瘤诊疗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细胞膜表面,由肿瘤细胞表达分泌入血液、其他体液及组织中的物质。另外一类是机体对肿瘤发生反应而释放出来的物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肿瘤标志物检测可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 早期预警:肿瘤标志物检测能在肿瘤早期就显示出异常,可先于X线、超声、CT等影像检查,为早期发现肿瘤提供可能。
  • 辅助诊断:肿瘤标志物检测可帮助医生判断肿瘤的存在和类型。
  • 监测疗效:在治疗过程中,肿瘤标志物检测可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判断肿瘤是否有复发、转移等。

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代表100%患了癌症。首先,肿瘤标志物参考区间包括95%健康人的水平,这说明有5%健康人的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也可能升高。其次,大部分经典肿瘤标志物检测用的是免疫学方法,存在非特异性反应,因而存在假性增高的可能。最后,虽然说肿瘤标志物绝大多数存在于恶性肿瘤中,但良性肿瘤、正常组织也可能检测出肿瘤标志物。比如日常饮酒、服用某些药物、存在炎症等都可能引起肿瘤标志物的飙升。

(总台央视记者 李峥)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