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中提到的项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他的英勇事迹流传千古。
然而,项羽战败于乌江边,留下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千古绝句。项羽虽死,但是为何他的族人却没有继续为他报仇反抗刘邦的统治呢?
一、老将项羽的胜败成败
项羽,生来便注定不凡。他是楚国上将项燕的子嗣,天生具有军事才能,身姿魁梧。秦末楚怀王起义,二十出头的项羽便率兵响应。历史上记载,项羽勇猛绝伦,十余岁便能马射虎,二十岁时已经随父亲项燕征战沙场。他继承了项家军事传统,擅长运用兵法,每每出战均能立于不败之地。
项羽不仅勇猛善战,而且性情直爽,重情义。起初,他与汉高祖刘邦并非死敌。在秦末楚汉联军之中,两人约定先破秦者为王。
可惜好景不长,刘邦卑鄙无耻,乘项羽大战之际攻占咸阳自立为帝。刘邦此举让项羽大为失望,他原以为两人可并肩作战,却不想这个当初还在自己麾下效命的小角色,居然在关键时刻翻脸无情。
在项羽眼中,朋友间讲信用远比一时得失来得重要。所以,在鸿门宴上他极力主张诛杀刘邦以昭信义。只可惜,此时汉高祖已然深藏不露,项羽中计放走了其麾下炙手可热的狼子野心刘邦。
由此,天下群雄纷纷仰慕项羽这般有男儿气概的举动。但胜负乃兵家常事,楚汉大战多次互有胜负后,刘邦步步为营,最终吞并了项羽大半江山。
在垓下之战后,项羽已然元气大伤,孤军奋战难支。此时的刘邦已无当年三湾更张翼,而是统率着包括韩信张良等一干谋臣和部将的壮大阵容。其声势如日中天。项羽一度占有的江东失守,地盘溃不成军。终因无颜面对故土晋阳父老而在乌江边自刎,堪称千古英烈。
二、刘邦的明哲保身之计
相比项羽,刘邦历来被人评说成城府极深的奸佞之辈。起初刘邦只是沛县一介布衣,参与秦末起义也不过是跟风。然而这个看似寒碜的青年却具备难得的谋略手段。秦末群雄并起,刘邦照亮了自己的机关算尽和手腕。
最初在威胁到他新立江山的鸿门宴上,刘邦临危受命。他中了项羽的浮屠兵书外道之计,反使计谋落空。而明哲保身的刘邦也借此机会上位,封为汉王。此后几年,随着局势的变化刘邦也步步为营。
他竭尽所能拉拢人心,用尽手段搜罗人才。最终,汉王麾下聚集了像韩信、张良等一干良才。这其中,更不乏几位从属项羽东归降者。
刘邦用权利和利益相交换,团结了这些人才为自己效力。而此前,项羽则在鸿门失去了唯一的谋臣范增。如此反差,预示着汉王以后的盛世。
三、刘邦的两面三刀之术
在楚汉大战数年后,项羽兵败自刎。作为最终的胜利者,刘邦的所作所为似乎也并不光彩。外表上,他仁慈宽厚地放过项羽族人,不加杀戮,甚至为其赐官封爵。然而这份宽仁背后却藏着极深的算计与心机。
刘邦使诈,将项羽族人改姓刘氏,且必须自报“项籍”才能得到封赏。这一方面消除了项羽的余威与声望,另一方面也切断了其姓氏与文化传承的根脉。明面赏赐背后暗藏阴谋,的确乃卑鄙奸诈之举。不过,这招奏效后,刘邦顺利继承和稳固了大半个天下的江山,也为其日后的盛世奠定了基础。
四、刘邦的内心世界
与其阴险狡猾的外在表现不同,刘邦内心深处其实也蕴藏着仁厚与宽恕。在秦末起义伊始,年轻气盛的他曾率先释放所有徭役而赢得民心。在大封诸侯时,刘邦主动把部分战略要地让给了项羽。这些举动都显示出其性情中的豁达与仁义。
刘邦善于忍辱负重,内敛深沉。在多次遭项羽追杀至绝境时,他总是能隐忍退让,绝不与其正面冲突。这种性格为日后战胜项羽奠定了基础。
史家对其评价也颇高。认为刘邦仁而爱人,喜施与,胸怀开阔。由此可见,刘邦内心的仁厚与外在的谋略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或许,这种运筹帷幄的内外兼修,正是汉高祖能够最终称王称帝的根本原因。
两千多年过去,历史无法改变既成的结果。乌江已不复昔日波涛汹涌,那一场场秦汉英雄战役尽成历史泥沙。然而这段动荡岁月中的爱恨情仇,依然教人唏嘘不已。
生前死后,勇武与仁义之争似乎从未止息。或许,史实永远没法让每个角度的解读者满意,正如心境永远难以令人人相同。然而回望当年,除去功过利弊,人间真情却也随着岁月流逝而蒙尘。这场秦汉离合,说到底不过是英雄辈的一场痛并快乐着的误会。
结语
中国历史上,项羽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军事将领,他在战争中表现出色,被誉为英勇的军事领袖。然而,当他在乌江边败北之后,他的族人并没有发起强烈的反抗,相反,刘邦毫不费力地吸收了项氏一族的地盘,这引起了人们的疑惑:刘邦为何容忍项氏一族的存在?
在历史的长河中,刘邦的政治手腕和谋略是无人能及的。当项羽战败,刘邦掌握了主动权,他没有对项氏一族采取赶尽杀绝的行动,表面上看可能是念及旧情,但背后却很可能有别有用心的考虑。
最后,刘邦或许考虑到了历史的评价。毕竟项羽是一位备受敬仰的将领,对他的家人采取过于激烈的手段,可能会引起人民的反感,对刘邦的统治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对项氏一族的宽容,刘邦可以更好地维护自己在历史上的形象。
总的来说,刘邦之所以没有对项氏一族采取过于激烈的手段,可能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他以智慧和威望巩固了统治,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奇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