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放生。本报记者 张澍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理违规渔具。本报记者 张澍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上巡查。图片由哈市公安局航运分局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场养殖鱼供应充足。本报记者 史志强摄

□本报记者 史志强

为保护和恢复我省渔业资源,维系水生生物多样性,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按照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5月16日12时至7月31日12时,松花江干流等水域实行禁渔(捕)制度。禁渔期内,渔业渔政部门如何查禁?鱼产品市场供应有什么变化?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进行了探访。

执法一线 雨里浪里护鱼忙

哈市市民闫光住在松花江边,经常来江边遛弯儿。他说:“现在是禁渔期,松花江上散网捕鱼的场景看不到了。”

按照禁渔期部署,目前哈市各级渔业渔政部门正加强巡查,收缴违规渔具,严厉查处以营利为目的的捕鱼行为。

一个多月来,程梁每天都挺忙。他是哈尔滨新区管委会行政执法总队特勤二大队渔政中队的副中队长。在松花江松北区段双口面水域,程梁在巡查中发现一件违规渔具,渔具内有一条近25厘米长的鲤鱼,正在不停地翻腾。程梁打开渔具,鲤鱼一个打挺顺流远去。

“禁渔期开始到现在,雨里来浪里去,我出夜勤就有10多次。”程梁介绍,禁渔期内禁止除娱乐性垂钓之外的所有作业方式,严厉打击一人多杆、一杆多钩等以营利为目的的生产性垂钓作业行为。近期连续降雨,松花江风大浪急,渔政执法人员乘快艇在江中穿梭巡查。截至目前,他所在的渔政中队清理网具1500余米,查获地笼网60余个,清除两处迷魂阵网。

程梁从2020年开始禁渔期执法。谈起禁渔期带来的变化,他感触颇深:“近年来持续严格实行禁渔期制度,查缴各累禁用网具,给松花江流域生态带来的变化是明显的。不仅是辖区江段鱼的种类多了,以鱼为食的鸬鹚、白鹳、野鸭等水鸟也多了,我还在金河湾湿地看到了獾子等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实至名归。”

在松花江长达41公里的辖区江面上,道外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队员们乘风破浪,昼夜巡查。

近日,巡查船行至松花江月牙湾风景区江段,夜色中发现一艘可疑船只。执法人员靠近后出示执法证件,登船检查发现,船上塑料箱内有野生鲶鱼26条,重13.7公斤。当事人交待,这些鱼是使用禁用渔具地笼网捕获的。执法人员与该当事人到达地笼网设置江段,现场起出3组地笼网。

道外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队长王圣思告诉记者,为确保禁渔期内所有捕鱼船只“靠岸上锁”,大队采取集中管理和就地锁定的办法,及时完成了巨源镇、民主镇渔船集中停靠地渔船核查工作,实现禁渔期规范停靠。先后9次与道外公安分局食药环大队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重点区域进行重点监管。多次联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团体对违法网具进行集中清理。今年禁渔期至今,该大队出动执法人员283人次,渔政水上巡查里程5050公里,渔政陆地巡查里程1230公里,清理整治违规网具50张,行政立案4起,已全部移交公安机关进一步查处。

“严”字当头 名优特鱼数量增多

禁渔期管理,哈市“严”字当头。

据哈市农业农村局渔业渔政处负责人介绍,为保护渔业资源,防止过度捕捞,哈市按规定对渔业生产者采取渔业捕捞许可管理。目前,全市有捕捞许可证的渔业生产者有2200余户。

今年禁渔期开始以来,哈市各地采取人防技防结合、部门联动、跨区执法、联合执法、网格化管理等措施,持续开展禁渔期执法、打击破坏水生野生动物资源行为、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和“绝户网”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非法捕捞活动,保护渔业资源。其间,哈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协调公安、海事等部门,签订联合执法联席会议协作机制文件,健全行刑衔接等机制,共同开展执法行动。全市渔政部门与公安部门密切配合,出动大量执法车辆、船艇开展巡查,截至目前全市查办涉渔行政违法案件18起、涉渔刑事违法案件33起。

据介绍,禁渔期正值松花江大白鱼等名特鱼种产卵期,禁捕作业有力地保护了松花江名优特鱼种。随着近年哈市深入实施禁渔期制度,哈市松花江大白鱼、鳊花鱼、鳌花鱼和鲫花鱼等名优特鱼数量明显增多。

此外,哈市市民保护松花江渔业资源意识明显提高,禁渔期群众发现私捕乱捞行为及时举报,渔政执法部门接到举报线索立即开展查处,形成即时良性互动,保护松花江水生生物多样性已形成社会共识。今年截至目前,仅松北区渔政部门就接到群众举报线索49件。

供应充足 市民餐桌不受影响

禁渔期执法一头连着松花江,一头连着鱼产品市场。

26日,在哈市道里区一处早市,活鱼摊区生意红火。水箱中,鲫鱼、鲤鱼、草鱼生猛鲜活。鱼贩老杨一边忙活卖鱼,一边对记者说:“这些鱼都是肇东附近鱼塘养殖的,每天凌晨送到哈市,很新鲜。”市民喜爱的鲤鱼、鲫鱼,这里的价格在每斤7~10元之间,与禁渔期前持平。鱼贩介绍,目前鱼塘养殖的鱼正是产鱼旺季,上市量大,市场销售平稳。

在哈市一大型水产品批发市场,临近11时,批发交易高峰已过,一个摊位的水箱中还有大量的鲜活胖头鱼、鲤鱼、鲫鱼等待售。

外埠鱼类产品也来抢滩。在哈市一大型连锁超市水产品专区,热销鸭绿江流域养殖场养殖的鲤鱼、鲫鱼等产品。销售人员介绍,这些鱼养殖周期长,肉质鲜,每天通过冷链运输运到哈市,每天的销量都不错。

记者从哈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年来,哈市鱼类年产量在13.3万吨左右,其中捕捞的自然鱼近0.4万吨。本地水产品供应充足,加之外埠水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禁渔期哈市市民餐桌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