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记者 花蕾 通讯员 姜丽萍 张秀斌

吉林省舒兰市地处北纬43度至44度,是世界水稻黄金种植带,松花江从这里穿城而过。舒兰,在满语中是“果实”的意思,2018年,舒兰市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中国生态稻米之乡”美誉。

舒兰市人民法院平安人民法庭便坐落于素有“稻香小镇”之称的平安镇。平安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打造就地立案、就地调解、简易纠纷就地执行的“枫桥式稻香平安法庭”,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5月,吉林省舒兰市人民法院平安人民法庭法官正在调解纠纷 供图 吉林省舒兰市人民法院

坚持党建引领

筑牢为民服务“新阵地”

“矛盾化解了,我们一家人的关系也缓和了。”平安镇村民李某紧紧拉住法官的手,激动地表示谢意。此前,李某因为财产继承,与叔侄、姐妹产生纠纷。平安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接到村委会报送信息后,立即联系平安法庭法官。随后,法官与该村村委会、司法所、派出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联合调解纠纷,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这仅是平安法庭坚持司法为民的一个事例。

舒兰法院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引领示范作用。该院将平安法庭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不断充实人民法庭的要素支撑,将平安法庭定位为“舒兰稻香平安法庭”。同时,本着便民利民惠民原则,该院注重基层法庭“一庭一品”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坚决按照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部署要求,在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和舒兰市委市政府、平安镇党委大力支持下,对平安法庭进行异地改造。如今,平安法庭内设置审判庭、调解室、会议室等多个功能区域,进一步规范了办事程序。

为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平安法庭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提升办案质效。日常办案中,平安法庭工作人员与舒兰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及时通过线上视频方式沟通案件情况。该院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案件分析后,形成问题清单,并报送舒兰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该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依照矛盾类型、责任主体等对纠纷进行归类,并形成责任清单,再分派给相关部门。至此,“受理—研判—分流—调处—督办—反馈”闭环运行工作流程形成了。2024年1—4月,平安法庭共受理案件389件、结案384件,结案率达98.71%。其中,通过司法所、驻庭调解员、诉前调解员在诉前化解案件数为81件,与去年同期相比,立案数量下降7.4%。

把牢源头防控

延伸为民服务“新触角”

“法官您好,水曲柳镇的老马与我们村的老李因水田承包费发生纠纷,村委会工作人员也没调解成功。现在,别人家都插完秧了,老李家的稻苗还在大棚里,请求法官来村里帮我们调解纠纷。”平安镇永丰村村支书刘某对着电话说道,语气尽显焦急。

考虑正值春耕期,法官立即驱车前往30多里外的永丰村。在永丰村“为民解事”工作室里,法官详细了解了事情经过,并找出症结所在。随后,在村干部和调解员的带领下,法官前往老李家。炕头上,法官对症下药,耐心调解,析法说理,老马和老李的心结逐渐打开。在法官的见证下,老李向老马明确了承包费数额,并当场支付给老马。

为方便群众解决纠纷,平安法庭着力打造“家门口法庭+N”工作机制。目前,平安法庭在平安镇华丰村、开原镇龙王村、七里乡杨家村、金马镇金马村设置“家门口法庭”,与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村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等组成矛盾化解中心,形成“一村一法官、一村一辅警、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司法调解员”解纷模式。2023年,一场特大洪灾给平安法庭辖区的百姓带来灾难。为预防灾后矛盾纠纷的发生,平安法庭立即启动“家门口法庭+N”工作机制,派出法官到各乡镇进行排查与走访。这次走访为受灾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4次,为当地政府提供灾后重建意见与建议共5条。

数据显示,2024年1—4月,平安法庭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5场次,指导乡村调解组织调解矛盾纠纷11次。

分类施策

点燃为民服务“新引擎”

“购买农资时,要注意查看产品质量和商家资质,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同时,要保留好相关购物凭证。”今年4月,在舒兰市平安镇中心广场上,一场热闹非凡的秧歌盛宴正在上演。平安法庭干警抓住普法的好契机,来回穿梭在人群中,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为广大农民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

活动中,法庭工作人员与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解答法律问题等方式,向辖区群众普及春耕相关法律知识,包括土地承包、农资购买、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为加深群众对法律法规的理解,法官在宣讲中列举了多个真实案例。

近年来,平安法庭聚焦基层矛盾多发易发、“燃点”低、季节性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服务和普法宣传活动。今年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该法庭围绕校园霸凌事件开展“法官进校园”普法活动。为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该法庭深入走访多家企业,积极为企业答疑解惑。

同时,平安法庭瞄准无讼村(屯)创建目标,打造6个无讼村(屯),在142个村民小组中依托“百姓说事点”设立38个“法官说事服务点”,真正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群众需求在哪里,人民法庭的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平安法庭庭长于忠民表示,下一步,该庭将把“如我在诉”理念贯穿于每一个司法案件中,不断诠释司法的力度和温度,为辖区乡村振兴贡献人民法庭的力量。

本期封面及目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中国审判》杂志2024年第11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345期

编辑/孙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