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百姓,几千年来都是世界上最听话的,有多听话呢?比如南京市鼓楼区法院法官王浩的一句话,就让全国老百姓多年来都奉为圭臬,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扶摔倒的老人了。

我国每年有4000万老人会至少跌倒一次,老年人摔倒的病残及致死率还非常高。作为有着几千年孝道文化的文明古国,却是老人跌倒在闹市都无人敢靠近,更不要说扶起来送医了。

大家为何这样怕?因为王浩法官说:“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

如今17年过去,曾经一语成谶火遍全国的王浩法官,如今怎样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7年前彭宇案

王浩1975年出生于江苏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毕业,之后就成为了南京市鼓楼区法院的一名法官。

说起王浩法官,便不得不提彭宇案。

2006年11月20日9点30左右,天气阴冷,家住南京邓府山村65岁的徐寿兰老太,正拎着一个保温瓶,在人来人往的公交站台边等83路公共汽车。

83路车来了,还一下来了2辆,眼看着人们都就近去挤第一辆车,徐老太便向第二辆人少的车走去,一则离得远担心赶不及,再则也年纪大了跑不过年轻人,徐老太这一着急,在路过第一辆83路车的后门时,竟一下子就跌倒了,脸挨地,摔得很惨。

人老了,难免骨质疏松器官老化,这一摔,徐老太是怎么都起不来了,躺在地上呻吟个不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络配图

当时的具体情况我们是不得而知,总之此时有两个人在案发现场,一个是彭宇,另一个叫陈二春。彭宇是26岁的外地务工大学生,从83路公共汽车上下来的,而陈二春则是一名路人。

眼见徐老太摔倒,彭宇和陈二春就一起将老太太扶起,让她坐在马路边休息。

徐老太休息了一会儿,便让陈二春帮自己打电话,她的儿子潘辉,就在市里的公安局工作

很快,徐老太的儿子就赶来了,在家属赶来以后,陈二春就走了,而因为老太太行动不便,彭宇则热心的和徐老太儿子一起送她去了江苏省中医院,到了医院看潘辉忙不过来,彭宇也跟着跑前跑后,还垫付了200块的医药费。

彭宇做了好事,徐老太一家很感激,事情到这里本来也该结束了,但哪知这竟是麻烦的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医生的一番检查,发现徐老太的伤情十分严重,不但身体多处骨折,达到了八级伤残,而且左骨股骨颈伤损严重,需要进行人造胫骨置换手术。不但手术费用高昂,就是手术以后,所谓“伤筋动骨一百天”,徐老太的康复也需要不少的费用和时间。

这下徐老太不愿意了,她认为就是彭宇给她撞了。

“我有没有看清楚?不是他撞的他能那么好心,不但扶我起来送了医院,明明我儿子就在医院,他却垫付了200块钱,而且他还是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生,他没撞人他能那么好心?”

徐老太一番哭诉,她的儿子潘辉和其他亲属全都深信不疑,一家人决定要让彭宇负责到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寿兰

第二天,潘辉就联系上了彭宇,要与他讨论关于徐老太受伤的赔偿事宜。

彭宇听了大呼冤枉,他说:“我就是看她一个老太太摔倒了可怜,我助人为乐咋你们还冤枉我?我当时为啥垫付200块钱?不是因为你扶着老太太不方便缴费吗?我从车上下来时她就已经摔倒了,不是我撞的,这钱我不赔!”

两人僵持不下,先是闹上了派出所,还请来了当时的另一个目击证人陈二春。

陈二春说:“到底老太太是怎样跌倒的我不清楚,但我看到时,老太太就已经摔倒在地上了,并且彭宇与老太太摔倒的地方也有一定距离。”

陈二春的话虽然模棱两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地是,就是不能肯定彭宇撞了人,既然没有确凿证据,赔偿是不是也无从谈起?

徐老太的家人不服这个说法,他们甚至认为陈二春与彭宇已经算有了私交,所以陈二春即便看到了什么也不好意思说,因此他们更要追究到底。

2007年1月4日,徐老太一家将彭宇告上了法庭,要求索赔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等各项损失,共计13.6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扑朔迷离罗生门

这个案子,就归王浩所在的南京市鼓楼区法院受理,王浩是本案的主审法官。这本来是一个还算简单的民事诉讼,但不知为何却一波三折问题重重,直到多年以后都还是一桩不明真相的糊涂官司。

2007年4月26日,本案第一次开庭,刚开庭便发生了诡异的事。

这起民事纠纷最初发生时,彭宇、陈二春以及徐老太、潘辉,他们是闹到了派出所的,在派出所留有笔录。然而开庭时王浩到城中派出所去调取笔录时,却被告知丢失了。为什么丢失了?因为装修房子,所以很多笔录都丢了。

这不禁让人怀疑,这派出所是干啥吃的?装修房子竟然不提前把重要的档案都收起来吗?

笔录丢失了,法院就让当时接待他们的派出所民警,依据回忆再做一份笔录出来。这里又有一个问题,这民警每天处理各种纠纷,这几个月前的一份笔录内容他能记得清吗?本来就是随机事件,这位民警应该也不会特别去记这件事,若印象不深刻记忆有差错,他的回忆能当作证据提交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出了这样的差错,所以第一次开庭不了了之,6月13日又第二次开庭,也是因此没有闹出结果。

然后诡异的事情又来了,7月6日第三次开庭,本来被派出所弄丢的笔录,竟然有了一张照片,是徐老太一方提供的。

这张照片上的笔录内容显示,在当时派出所询问时,彭宇就承认了自己撞的人。

面对这一份证据,彭宇大呼冤枉,并指出来这张照片又不是笔录原件,没有原件作对比怎么考证它的真实性?如果是篡改的呢?

别的咱先不说,为何有一张笔录照片,第二次开庭时徐老太一方却没有拿出来呢?从第一次开庭到第二次开庭中间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该找的证据肯定要找齐全了,怎么第二次开庭时没有呢?

关于照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派出所里的个人供述变成笔录以后,就属于案件卷宗的一部分了,它是不允许拍照的,那徐老太一方的照片从哪里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中派出所的所长卢昌斌说是自己以前拍的,但偏偏彭宇是个搞通讯的,他说以卢昌斌的手机摄像头拍不出来那样的照片。卢昌斌没办法,最后承认是潘辉拍的。

潘辉可不是普通人,他是南京市公安局第八处的警察,科级,当然,卢昌斌与他不是一个局的,潘辉应该也无权指使他。但问题出在,一是他俩居然有私交二是明明案发的水西门公交站归当时的白下区派出所管,他们为什么会舍近就远到城中派出所去调解呢

咱也不能妄说他们就合谋了怎么地,但前有笔录失踪,后有照片出来,这样的巧合也不得不惹人怀疑。即便是瓜田李下,没有确凿的证据都是捕风捉影。

民众靠捕风捉影猜测,没想到法院也靠捕风捉影断案,因为实在是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评判是非,2007年9月4日,南京市鼓楼区法院还是强制判了这个案。既然没有证据,那就各打50大板,让彭宇承担40%的责任,赔偿受害人徐寿兰人民币45876.6元。

法官认为这样很公平,彭宇却不服判决,于是王浩法官说出了一句经典名言:“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去扶?”

我们都知道,证据是案件的审理依据,但我们看看王浩法官这审理依据是什么?看来看去,基本都是自以为是的推测,因为公共场所人多,所以撞人者就逃不掉,因为你去扶人却没有先去追肇事者,所以你就是肇事者;因为你第一个下车,所以最有可能撞人的就是你;你做好人好事,交给家属就行了,还去医院还交钱你就是心里有鬼就怪你,凡是好人做到底的,都是肇事者。

此案判下来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而彭宇也因为感觉委屈,也找了很多媒体博主反映此事,一时间此事迅速发酵,成为当年的最热点事件。

最主要的是,这个案子使得人人自危,“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数亿国人因此幡然醒悟,原来,扶了跌倒老人,就能成为撞倒老人的证据!

一边是哗然的舆论,一边是不服的原告被告,最终,上级法院为了降低社会关注度,特意为他们进行了调解,这一次,让彭宇赔了1万了事,双方达成和解并双双撤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事人现状

双方达成了和解也撤诉了,这个案子的影响力却丝毫没有下降,并且还出现了两个几乎全民化的极端现象。

有人说,彭宇案让国人的道德水平后退了50年,也有人说,彭宇案改变了2.6亿老年人的命运,有没有夸张,我们看看近些年出现的相关案例就知道了。

2011年9月,武汉一88岁老人在回家途中摔倒,离家仅仅百米,他却躺地上无人扶也没有人报警寻找家人,倒地一小时后,竟因为流鼻血太多阻塞呼吸道窒息死了。

2011年,广东佛山的小悦悦,在路上被两车碾压,18个路人走过都无人施以援手,多看一眼,人们都怕担上责任。

2021年,四川攀枝花一名老人街上下楼梯,头朝下摔在了台阶上,看着这么危险可怜,但是人来人往的大街上,也是硬生生无人敢管。

这样的例子,真是举不胜数,老百姓都知晓了王法官的那句话,但凡有人想去帮个忙,旁边也会有人提醒他:“你去扶就是你撞的!”

比起冷漠无人敢扶的可怜老人,讹诈的案子也越来越多,比如两个小学生扶起老人被讹5000块,南京一个女大学生因为老人摔倒打了个120,就被讹了5000块。等等等等,此类事件也不胜枚举。

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想办好事的人越来越少了,想讹人的越来越多了,反正讹人成功了能得一笔钱,讹人失败了也没有大的损失。

随着彭宇案的影响扩大,案件的相关人员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比如主角徐寿兰老太,自此案件曝光以后,她就被大家说是碰瓷的坏人,走到哪都被人指指点点,甚至有人给她扔鸡蛋,以至于她抑郁不敢出门,2010年时便病逝了,才67岁

徐寿兰的警察儿子潘辉,后来也被发了红头文件,违规渎职被开除,铁饭碗也砸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的王浩法官呢?他本来在鼓楼区法院做法官,此案出来以后影响太大,他因此被降职调到了离法院10公里之遥的鼓楼区挹江门街道办,到了街道办也不受欢迎,又被安排到了挹江门司法所,这个司法所距离街道办还有3公里,在一个破旧居民区的弄堂里,偶尔能处理点邻里间鸡毛蒜皮的纠纷,大部分时候是无所事事,抠着手机望着天熬退休。偶尔,也会被人指指点点,讲一下他当年的成名事迹。

彭宇呢?这个案子结束以后,彭宇就辞职离开了南京。据说因为这个案子影响太大,彭宇头上戴着好坏两层帽子,以至于他因此失业了好长时间。在彭宇案10年之后,因为此案的影响太过恶劣与深刻,又传出最高法重审此案,拿到了足够的证据,说原判决并无不妥,彭宇就是撞了老太太,还有说彭宇出来认错的。

这个重审,也让人疑心重重,案发10年,当年都找不到监控与证人,10年后还会有监控记录存在吗?10年前大街上发生的事儿,证人还能记得准吗?10年前彭宇一直坚称没有撞人,10年后又为何突然承认,承认以后将遭万民唾弃,他又不是不知道,怎么可能真心去干这个事儿?

彭宇案注定是个罗生门,其实真相也已经不重要了,彭宇撞没撞人是个疑案,但王法官说“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去扶”却是真切存在的,司法人员对于本案的态度,才是此案走向的关键。

人心仅一寸,日夜风波起,不是人心冷漠,而是人心难测。有人认为,王浩法官打开了道德滑坡的黑暗闸门,其实也没错,如今我们去彭宇案的帖子下看看,竟然能看到大家排队感谢王法官,王法官用他的渎职与外行,教会了大家少管闲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要让社会温暖起来,关键在于让做好事儿的人不会有麻烦,而不是证明“没有冤枉过雷锋”,大家说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