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明末清军入关之初,不但杀戮汉人百姓,致使百姓们流离失所;而且注重佛教抑制道教,损毁了大量的道观,驱赶大量道士还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代郎中

山东青州府的流民中有一位郎中姓陈,名青鸾。他原本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大夫,恰逢战乱,区区人力怎能扭得过国家大势?少不得也要蓬头垢面、流落草莽。

然而,毕竟是有艺在身,青鸾纵然是在流亡中也因为自己的本领不至于饿肚子。这一天,他路遇一位奄奄一息的老道,正形如死尸般蜷缩在乱草丛中。

看那样子,要是没有人搭救,这个老道的性命断然熬不到当晚点灯的时辰。

陈青鸾下意识地伸手摸了一下怀里仅剩的半个窝头,出于医者的慈悲心肠,他还是一咬牙掏出来,掰碎了一点点地送进老道士嘴里。

起初,老道士的嘴唇偶尔蠕动一下,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

后来,可能是粮食的香味唤醒了他残存的生命力——老道士猛地坐起身来,一把抢过窝头,就像是恶狼般三两口就吞了下去!

可能是吃得太猛了,青鸾眼睁睁看着老道士干瘦的脖子伸得老长,双眼一个劲地翻白!终于,“咯”的一声大响之后,老道士这才终于把窝头咽下去。随后,他的身体又瘫软下去……

小小的半个窝头又岂能救得了他的一条性命?

青鸾也知道此人命阳已尽,断气只在须臾之间。但作为医者,他还是在脑海里迅速地回忆着抢救的方子——寻思了好大一会儿,却终究眼含泪花,把老人家搂在臂弯里徒唤奈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贫自守的老道士

可就在老道士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仿佛是回光返照似地突然精神起来。

他使劲挣扎着坐直身体,对着陈青鸾躬身作了一个揖。“贫道感谢施主慈悲,在我最后一刻还让我尝到了人间至味!”

一句话说得陈青鸾眼泪顿时止不住流下来。

接着,老道士用急促的语气告诉青鸾一个秘密:老道士让他在自己死后一定不要忘记前去寻找自己藏下的遗宝!最后,老道士语气焦急地连说“来不及了,还请施主答允!”

看样子,老道士本人也对自己的生命状况了如指掌……

说了半天,老道士究竟讲出了什么秘密呢?他所谓的遗宝又是什么?

想要揭开这个谜团,那可就是3年以后的事情了。

3年以后,等到战乱基本平定下来,陈青鸾再一次回到青州自己的家乡时,偶然路过云门山,这才又想起了当年那个老道士的临终重托。

话说这青州的云门山历代以来就是佛道两家云集的圣地,老道士交代的那座道观却是在后山一处很偏僻的峡谷中。

陈青鸾好不容易寻到那里的时候,入目早已是荒草遍地。要不是一段段的残垣断壁,他根本就分辨不出那里曾经是一座道观。

足足找了大半个时辰,青鸾这才找到老道士所说的“后院那口古井”。

井口早已被土石填满,幸亏周围的那些青石条还在——青鸾赶紧手脚并用,清理掉条石上的浮土、杂草之后,这才看到了那块刻着古拙龙蛇图纹的石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门山

陈青鸾心里一阵打鼓似的“咚咚”乱跳,他可不知道老道士所谓的“遗宝”到底是什么贵重的东西。莫非是金银珠宝?不可能啊,道人们素来清贫,哪里来的钱财?

难道竟是什么秘籍、宝药?亦或是他们道门的珍贵信物?……

忐忑归忐忑,青鸾见四下里无人,还是屏息凝气,小心翼翼地掀起了那块石板!

乖乖,底下果然有东西!略微潮湿的泥土中显露出来一个锈迹斑斑的铜匣,薄薄的,上面还戴着一把精致的白铜小锁。

青鸾仔细端详了好一会,却始终看不出什么门道,上面也不见任何文字。

心急之下,他只好寻了一块石头,开始对着小锁奋力砸去。“啪啪啪”,一连砸了好几下,小锁这才裂成数块,匣盖应手而开。

让陈青鸾略微感到失望的是,里面除了一册薄薄的古籍残本之外,居然什么都没有了!

再看这本残破不全的古籍,仅剩了半页封面,上面古拙的篆字写着《五岳川渎龙经上卷》。这是什么典籍?难道是老道士门派的秘籍?

青鸾略微翻了翻,却见里面记载的几乎全是蛇虫的知识。

原来这所谓的“龙”竟然指的就是蛇虫啊!顿时,一股莫名其妙的失落感油然而生。陈青鸾随手就把这本残卷又塞回匣子里,收起来往山下走去……

约莫半年以后,青州地面上一位驱蛇师陡然崛起——正是当年的一方名医,陈青鸾!

话说青鸾放着好好的郎中不做,为何摇身一变,又成了什么驱蛇师?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当日他从云门山后山峡谷中那座道观废墟里挖出来的那本残破古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残破古书

原来,那本古籍果然不同凡响!

自从得了那本古籍之后,陈青鸾闲来无事就忍不住去翻阅——谁知道,他越看越吃惊,越看越上瘾,后来干脆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残破的古籍上到底记载了什么秘密?能让陈青鸾如此着迷?

这本书的确是非同寻常——它的作者虽然假托是上古的大圣贤神农氏,但青鸾还是能够感觉得到,作者肯定另有其人!不过,这本书的内容却实在是太过于诡异,太过于魔幻了!

那里面一共记载了4大块内容——识蛇术、驱蛇术、招蛇术、运蛇术。只可惜,最后的一些秘术“运蛇术”早已残破不全!

薄薄的一本残卷,在青鸾挑灯夜读之下,渐渐地对他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奇异世界……

古书按照天地间所有的蛇类孕育的方式不同,总共划分为3大类别:卵生、胎生、化生。

卵生的凡品就有几千种不同类型,它们分布在大江南北,各因所处的冷热、燥湿、地势的不同而各有差别。胎生的品类却开始趋于上品——按照蛇类的境界不同,蛇、蟒、蚺、虺、蛟各个阶段,胎生的品类已经排到蚺类以上了!

陈青鸾越看越感觉稀奇,没想到天底下的蛇类还有这样多的分类?更没想到的是,蛇类居然还有胎生的品种!

古籍着重介绍了蚺、虺、蛟等上品灵类的奇异之处——一时间竟看得青鸾心神摇曳,啧啧称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蚺王

凡蛇生100年不受伤、不暴虐才能脱皮长到蟒的巨大体型;再经过百年的静藏,渐渐地有了些灵智,开始晓得一些天地间的造化神奇,这才能蜕皮成为蛇王——蚺!

到了这个地步的蛇,不仅仅身形硕大,世所罕见;而且,灵敏善感,在方圆1里路之内就能够感知到生物的风吹草动——也因此,它们轻易不会被人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