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7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聚力攻坚看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十六)——市卫生健康委专场。会上,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张月莲表示,我市正按照“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服务优”的总要求,大力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月莲说,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中,我市聚焦顶层设计、合理布局、资源整合、人才培养等方面,健全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开展“万名医护进乡村”“健康科普专家走基层”等活动,1300余名卫生技术人员积极参与;试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县域改革,实行乡村医生公开考试、分批招录、补助养老、一体管理,首批招录400人;建成7家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5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国家推荐标准;落实“先诊疗后付费”16579人次,家庭医生签约重点帮扶对象75559人,让广大群众享受政策改革福利。

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市计划生育协会常务副会长侯森介绍了《聊城市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有关内容。方案明确了三个层面的主要目标。实现县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大提升。扎实开展国家“千县工程”,2025年底前,县级医院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专科诊疗量占比达到65%以上,6个县(市、区)建成二级甲等及以上妇幼保健机构;2026年底前,6个县级中医医院达到《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实现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大提升。建强一批高水平卫生院,扶持一批薄弱卫生院,实现“百家卫生院大提升”。实现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大提升。全面推进村卫生室“六有四提升”,2024年,重点改造提升按人口规划设置、服务人口相对密集、亟须整改提升的1000个薄弱村卫生室。

方案还明确了5项20条具体措施,包括机构建设提档升级、队伍建设提能扩量、资源下沉提效赋能、重点保障提质扩面、服务管理提标优化等方面

开展“万名医护进乡村”活动,是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加强县、乡、村医疗服务协调联动的有效举措之一。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蒋保印表示,活动按照“统筹布局、分区包片”的原则,依据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等确定的帮扶关系,通过对口帮扶人员下沉,完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间的梯次帮扶机制,打通城市和县级资源下沉两个通道。目前,我市已下沉550名医务人员到受援单位开展帮扶工作,完成下沉人员的78.8%,其余人员将于6月底前全部到岗。

在基层卫生机构,中医为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发挥着重要作用。会上,市计划生育协会专职副会长纪浩晴介绍,我市通过建强中医特色卫生院、开展村卫生室“中医阁”建设、提升基层中医药人员技术水平等举措,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高质量中医药服务。从今年起,我市将利用3年时间,按照省级中医特色卫生院建设标准,建成30家中医特色卫生院,原则上每年建设10家。目前,我市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筛选了条件成熟的村卫生室打造标准化“中医阁”,并统一配备了针灸器具、拔罐、艾灸、刮痧等中医药服务设备,进一步改善了基层中医药服务环境。此外,将进一步组织线上学习和线下集中培训,重点提升乡村医生中医药基础理论和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水平。

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我市开展了“县招乡管村用”试点。冠县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何宁表示,冠县充分利用事业编招考、“智汇冠县”“公费医学生招录”等方式,录用在编医护人员345人。出台《冠县乡村医生“县招乡管村用”改革实施方案》,计划今明两年招录715名乡村医生,今年招用的400名乡村医生拟定7月中旬上岗。

文/记者 林晨 图/马新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