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春燕聊城报道

“万名医护进乡村”活动是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着眼推进分级诊疗,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加强县、乡、村医疗服务协调联动的有效举措之一,也是聊城市乡村医疗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市‘万名医护进乡村’按照‘统筹布局、分区包片’的原则,依据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等确定的帮扶关系,通过对口帮扶人员下沉,完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间的梯次帮扶机制,打通城市和县级资源下沉两个通道。”6月27日,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聚力攻坚看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专场,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蒋保印介绍了三种帮扶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市三级医院帮扶县级医院。每家三级医院选派帮扶人员数量不低于本院专业技术人员的1.2%,全市每年选派总数不低于170人。由医师、护士和医技科室人员组成不少于6人的帮扶团队,“组团式”在县级医院进行驻点帮扶至少1年。帮扶团队除在县级医院帮扶工作外,还应采取“3331”的工作模式到中心村卫生室设立名医基层工作站。通过专家派驻、专科共建、临床带教、远程协同等方式提升县域服务能力。

市属二级医院和县级医院帮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家城市二级医院和县级医院选派帮扶人员数量不低于本院专业技术人员的1.6%,全市每年选派总数不低于180人。由医师、护士和医技科室人员组成不少于5人的帮扶团队,“组团式”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驻点帮扶至少1年。帮扶团队和本地业务骨干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中心村卫生室设立名医基层工作站,2024年底前,实现乡镇卫生院名医基层工作站全覆盖,通过帮扶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

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帮扶村卫生室。每家乡镇卫生院选派帮扶人员数量不低于本院专业技术人员的6%,全市每年选派人数不低于350人。通过派驻、巡回诊疗、业务技术帮扶三种模式进行帮扶。派驻工作主要面向服务人口800人以上、无村医或一体化村卫生室未覆盖的行政村,派驻人员在同一行政村至少连续服务半年;巡回医疗主要按照家庭医生团队服务片区和村卫生室服务点设置情况开展;业务技术帮扶主要面向无执业(助理)医师的村卫生室;巡回医疗、业务技术帮扶人员每周巡诊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半天。通过帮扶提高乡村卫生室医疗服务能力。

“目前,我市已下沉550名医务人员到受援单位开展帮扶工作,完成下沉人员的78.8%,其余人员将于6月底前全部到岗。”蒋保印表示,下一步将建立长效帮扶工作机制、细化帮扶工作内容、强化帮扶工作考核,真正实现全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技术能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