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主义,到底有多可怕

来自@知乎日报

在浩瀚的哲学思潮中,虚无主义如同一股深邃的暗流,悄然影响着无数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它不仅仅是一种哲学理论,更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深刻质疑和对人生意义的全面否定。

那么,虚无主义到底有多可怕呢?今天,一起看看答主们的回答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答主:何事惊慌

我们都是狗,但你不同,你是一只聪明的狗,聪明到你甚至意识到了自己是一只狗。

这很不容易,大部分狗都意识不到自己是狗,他们以为他们是人。

作为一只聪明狗,你很清楚你生来是狗,将来也是狗,不可能成为人。

而你又那么聪明,懂得、知道那么多,你和一般的狗不一样。

所以到头来,这种聪明,就给你带来了无尽的痛苦,怎么办?改变?作为一只狗,你能改变什么?改变你所处的环境吗?你每天吃狗粮、遛弯,生病了还能去宠物医院,你甚至是这个环境的受益者,你什么都改变不了。

反抗?你反抗谁呢?谁是坏人吗?你的主人对你很好啊,就算反抗你反抗得了吗?

逃离?回到从林中或者成为流浪狗,你都生存不下去。就算逃离,你逃离了现在这个主人,还有别的主人,你看得见的或者看不见的主人,你逃不掉。

改变、反抗、逃离都不行,那你就接受拥抱它咯。不,你也拥抱不了。因为你是一只聪明的狗,你所知道的、了解的一切,是你的价值所在。智商这个东西没有回头路,高起来了就下不去了,你没办法再变回笨狗。你不愿意抛弃你懂得的东西,并且你以此为傲。所以你就非常痛苦,而且这种痛苦只属于你,因为其他的狗没有这种痛苦。

而你又懒得去跟那些笨狗去说,你知道他们不会懂你,跟他们说不明白。他们想着的是什么时候能吃肉啊,什么时候遛弯能再遇见小区里那只心仪的泰迪,或者和那只逗逼的哈士奇一块玩玩。你的精神无法解脱。是狗不痛苦,意识到自己是狗才痛苦。

那不如去找一个精神寄托吧?不不不,你太聪明了,看得太透彻,所以各种宗教、信仰,唬不住你,你不吃这一套。

那么,你剩下唯一能做的只有嘲笑。只有这样你才能获得一些些快乐。你不但嘲笑这个世界和其他的狗,还嘲笑试图改变这个世界的狗们。

「我是狗不可笑,可笑的是你们以为你们是人」或者「你们知道自己是狗,居然还梦想变成人」。

你开始嘲笑,尖酸刻薄地讽刺、嘲笑。从此,散播负能量,熬制毒鸡汤是你的拿手好戏,也是你的快乐源泉。

——来自黄执中

2014国际华语辩论《犬儒主义是不是精神解脱之道》

02.

答主:吃瓜居士

虚无主义非常可怕,它否定了一切,宛如洪水猛兽。虚无主义不可怕,它是人类思想的结晶,将开启新时代。

▎何谓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是怀疑主义的极致形式,它的一大特征就是否认人生还有世界的意义。

虚无主义反科学反真理?

我认为不是。相反,整个虚无主义的论证过程十分严谨,且认同世界本源「可知论」,而国家提醒我们警惕的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确实是违背正统虚无主义的。 因为它们仅仅只是解构而不重构,否定而不肯定,与辩证法背道而驰,正统虚无主义的核心思想正是辩证法。

▎虚无主义的起源?

虚无主义并不是现代才有的产物。其实早在千百年前的赫拉克利特、叔本华、庄子,还有佛教、道教等学派就已经有了朴素的虚无主义思想。

很多学者认为虚无主义的蓬勃发展应该是在一战或二战之后,因为心灵的扭曲更容易促成反叛的思想。自尼采宣称「上帝已死」之后,福柯高扬「人已死」的旗帜。

虚无主义盛行的可能原因?
个人层面:很多人都将虚无主义当作标签贴在自己身上以展现个性独特,亦或当作逃避现世的借口,一种更普遍的心理是将其作为心理安慰或者超脱世外的优越。他们对虚无主义的理解存在偏颇。
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的盛行:资本主义的一大教条就是当情感或道德与资本增长相冲突时,资本主义提倡坚持后者。马克思的预见是对的,资本主义不仅「异化」了人与劳动的关系,更「异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想想看,你知道多少个亲戚或邻居的名字?你对互联网的关注是否比对你自己的关注还要多?(除学生外)你敢停下多长时间不工作不学习?

中年危机和抑郁症的高发能佐证这一点。

人们在追求资本增长的路上疲于奔命,像是没 有感情的社会零件,俗世虚无主义趁机而入。

科学的实验:福柯之后一系列有关人脑及心智的探索开始发展。

著名的李伯特实验(否认了自由意志,但仍有巨大争议)他心问题的讨论(如何确定他人拥有心智)缸中之脑的猜想(例如黑客帝国)。

这在底层逻辑上深刻动摇了人文主义的根基。直接造成了学术界的分裂,从而间接让世界上人们的思想陷入混沌之境。

如果你去问一个人信什么,他可能会回答信钱、信上帝、信共产主义。但更多的人会说信自己。(这就是人文主义)

然而 裂脑人实验(人分不同的自我)峰终定律(大脑的局限)心理防卫机制(人经常欺骗自己) 就足够说明自我的不可靠。 你以为最了解你的人是你父母或者你的爱人或者你自己?

最了解你的人其实是马化腾和马云。(我想表达的是技术对人的反噬)

他们会让你心甘情愿地掏钱买体验、贷花呗、刷视频。

娱乐之后必定是空虚感,清醒过后面对的是无奈的现实,俗世虚无主义就在这时涌上心头,几经强化,便成了消极思想的助力。

堪称是刺穿人文主义的一把利器。

总结

当今思想的形势大致是这样的: 现代几乎一切的道德、法律、政治等社会形式或制度都是依据人文主义的理念建立起来的。 它因为符合生产力的发展及资本主义的需要,统治世界长达五百年,就连强有力的信念集团——宗教,都不得不以人文主义的理念为模板,改变自身解释以迎合人文主义才能重新获取生命力。

然而虚无主义的发展,深刻影响了人文主义的基础,它就像空气,蔓延至世界的每个角落。

有人说它终将终结人文主义,但还是因找不到人文主义的替代品被迫哑声;有人说这只不过是人文主义发展中的阵痛,存在终究是有意义的。

虚无主义的思想确实非常前卫,先不谈论具体内容,至少它所展现出来的理性精神,还有对人类及自我的批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应该值得肯定。

互联网让我们每一个人的联结在物质上更加紧密,在精神上却疏离得十分严重,虚无主义就来填补这份空缺,因此是好是坏众说纷纭,你们站哪边?

对了,如果想对虚无主义再进一步了解,推荐入门级大众读物《人类简史》。

03.

答主:Jocelyn

虚无主义啊, 就是能让一个人感受到快乐的条件,变得越来越高 越来越深,逐渐从物质中脱离出来、一直上升,飞达人生意义的层面。

当它一直一直地发展,一直到人生意义以上 到连你也劝说不了你自己的时候。

这时候你就变成虚无主义。

你就可以抛弃一切,去死了,成为人们眼中的 「抑郁症」。(此为不了解虚无主义的人们对虚无主义的误判,容易将他们误判成抑郁症。)

「反正这个世界也没什么可美好的。那我又为什么要活着呢。」 你把自己的灵魂从这个现实世界中抽离出去,变得丧气,变得抑郁。(或许)你会选择永远地离开,且丝毫不后悔。

不过, 这问题也不是没有解法。

解铃还须系铃人。虚无主义本身就是突破口。万物皆有两面,物极必反。

任何事情都没有意义也意味着任何事情都可以是有意义的。

<spa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图文节选自《瑞克和莫蒂》

所以心中还抱有一丝希望的大家请一定好好生活下去。 发现生命中的美好, 学会享受那些生命中的美好时刻。

本文来自@知乎日报

文章仅用于分享交流不作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听哲学创始人:书杰

书杰,听哲学创始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硕士,制作独家课程《哲学100问》《古典音乐100问》。专业哲学科班毕业,专注于大众化哲学启蒙工作,拥有多年哲学线上教学经验。创办哲学音频课《哲学100问》。 已出版《哲学100问》三季图书——《从古希腊到黑格尔》《人,诗意地栖居》和《后现代的刺》,深受大众欢迎和喜爱。

哲学硕士带你系统入门

0基础哲学课

《哲学100问》

快速梳理2500年西方哲学史丨提升逻辑思维

69位哲学家 + 350期音频课 + 16大篇章 + 250张逻辑图

生命丨欲望丨孤独丨死亡丨灵魂丨幸福丨性爱丨信仰

痛苦丨意志丨自我丨语言丨逻辑丨存在丨荒谬丨救赎

启蒙丨神话丨理性丨工具丨身体丨权力丨科学丨传媒

试听一下↓

古希腊 → 中世纪 → 近代 → 现代 → 后现代

听课入口

扫码收听

扫码订购 - 永久收听(附文稿)

收听方式

① 扫码收听

② 下载“小鹅通”APP(可下载音频)

全网独家 丨针对0基础小白开设 丨脉络清晰

购课赠送:250张逻辑思维导图

已购课程用户可领取

逻辑图领取

下图扫码添加助手微信

很重要

阅读全文订购《哲学100问》(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