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播音大师陈醇仙逝。闻讯,哀痛之余,他那醇厚动人的嗓音又在耳畔回响,仿佛又重新回到那些难忘情景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从小就在小小的半导体收音机中听陈醇老师,喜欢他的厚实感人的声音,也喜欢他播音中显露出来的亲切坦然的风格。陈醇老师还播讲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我一知悉便立马要收听,而且暗暗地把他作为自己学习楷模。我大学毕业后走上讲坛,就喜欢先把课文朗读一遍,模仿他的读法。像《白杨礼赞》就是听他朗读后仿效的,并感染学生,收到很好效果。他播讲的小说《红岩》《铁道游击队》等,声情并茂,引人入胜。我在学校给学生上团课,就曾朗诵过《红岩》等小说片段,自己感动,台下也有学生听得泪水潸然,被许云峰等革命烈士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动,称赞我的朗读。其实,我心里明白,我只是向陈醇老师学习,像他一样找到了人物最感人的性格特点,用自己声音复述而感人。

陈醇老师还主持过很多电视专题节目,如《上海滩》《谈申说沪》等等,一有机会我就收看,并由此爱上了朗诵艺术。上海电视台首届“我爱祖国语言美”比赛,我和印海蓉等人一起获得一等奖。我想这一切,离不开前辈艺术家启迪。我们应该深深地感谢他们。

终于有机会和大师一起工作并向他当面学习,是改革开放初期。我曾参加拍摄“新时代十年”纪录片,跑过上海一些厂家和公司,所以后来也拍摄些企业形象专题片。当时著名的云南路美食街,那里的大饼油条豆浆粢饭及排骨年糕、三黄鸡等遐迩闻名。饮食公司的老总是老三届,黑龙江农场返沪。我曾在当老师时送过学生赴此农场,我弟弟也多年在那儿,所以也算是“黑兄”,与老总一谈即合。拍摄过程中我就在想,将来能否请来陈醇老师配音?此片参与的名人也不少,例如当时三黄鸡的创始人章师傅健在,他本人操刀,徒弟在旁学习,而杨华生等人品尝。可是陈老师肯来吗?没想到,一去,他竟毫不犹豫。没有一点架子,和蔼可亲,这是我的第一印象。和他谈了我拍摄的想法,他非常认真地看了台词本,思考一会后,指出我所写原文不妥之处,并帮着一起修改。他为人坦率真诚、敦厚质朴,给我印象极其深刻。配音开始,他每段都一气呵成。有时还会停下要求重配,还会笑问:“导演,你看行吗?”我能说啥呢?他是我仰慕的前辈哪!陈醇老师声音浑厚深沉、亲切自然,为影片大为增色。

此情此景,恍如眼前。他戴着眼镜的笑脸一直记于心里。我想,陈醇大师不但以播音传世,人品更是为人师表。以此文,诚祝陈醇老师,走好!(汪正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