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案例回顾

2020年6月,腾讯公司因与贵州老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老干妈”)签署的广告合同未付款,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冻结老干妈1600万元银行存款或查封、扣押其等值的其他财产。

此案随后引发了广泛关注,因为老干妈坚称从未与腾讯签署任何广告合同,指控系由假冒其名义的第三方所为,并报警等待有关部门调查。

7月1日,贵阳市公安局双龙分局进一步调查发现,此次合同签订系三名犯罪嫌疑人伪造老干妈印章,与腾讯签订虚假广告协议以获取【游戏礼包兑换码】,并非法出售牟利。此后,相关人员被依法逮捕,案件逐渐明朗化。

案件结果

经法院审理查明,确实存在因第三方诈骗导致的合同纠纷,判决书最终认定老干妈并无责任,冻结其财产的申请不予支持。同时,相关犯罪嫌疑人因诈骗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案件并不复杂,就是三名犯罪嫌疑人涉嫌冒用老干妈公司名义与腾讯公司签订合同,骗取腾讯公司财物,构成典型的“合同诈骗罪”。

一、合同诈骗罪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本案中,符合第一种情形:三个嫌疑人主观上系为非法占有“网络游戏礼包码”以获利,客观上亦采取了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手段,伪造了“老干妈公司印章”与腾讯签订合作协议,因此主客观一致,是标准的合同诈骗罪。

二、不正当竞争

本案中,腾讯贸然向法院申请查封老干妈公司1600万财产的行为,在当时引起了网友热议。不少人认为如果把老干妈换成其他小企业,那此番大额冻结将直接使其资金链断裂,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质疑腾讯的行为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诚然,若企业真的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进行不正当竞争(如恶意诉讼、过度维权等),则可能构成违法。可本案中,法院综合审理之后,并未认定腾讯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主要原因在于:

1.腾讯提出冻结资产的申请基于合理的商业判断和法律依据;

2.无证据表明腾讯有故意误导法院或实施恶意诉讼的行为。

因此,腾讯因认为老干妈未履行支付义务,而申请法院冻结对方资产,本质上属于一种自我保护措施,不能因“南山必胜客”的身份而对其抱有偏见。抛开事实不谈就盲目认为腾讯有错,这种先入为主的想法并不可取。

三、表见代理

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虽然没有代理权,但善意第三人有理由相信其具有代理权,而和行为人进行交易,这种情况下法律上视同真实的代理关系。规定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71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 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有效。”

在本案中,如果腾讯作为第三方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其有理由相信代表老干妈签署合同的人具有代理权,那么合同就会被视为有效,这种情况下,哪怕老干妈没错,也应当继续履行合同,履行完毕之后,再自行向三名犯罪嫌疑人追责。

具体来看,表见代理认定,需要考虑两点:

(1)合同签订过程中的合理信赖

腾讯与伪造者签署合同时,伪造者使用了老干妈的公章和其他企业标识,伪装得非常逼真,腾讯是否尽到了合理审慎义务来核查对方身份至关重要。在这种情况下,腾讯需要证明其检查过程符合正常商业惯例,没有任何疏忽。

(2)公司内部管理与防范机制

老干妈方面,则需要说明其管理制度是否存在漏洞,是否因疏忽而让伪造者得以骗取信任。一般来说,如果公司内部管理严格、印章保管有序且使用记录清晰,则更容易证明伪造者的行为属于单纯的欺诈。

就本案来看,“伪造公章”将两个正常情况下没有关联的公司牵扯在一起的行为属实超出了常理的范畴,显然不属于民事领域的“表见代理”。

笔者寄语

总的来说,该案虽然发生的时间比较久了,甚至还是在《民法典》实施以前,但其甚为典型,不仅揭示了数字经济时代商业模式下潜在的法律风险,也为企业提供了一次深刻的法律教育。

作为一家市场占有率极高的企业,腾讯在面对商业纠纷时,应更加谨慎,避免因不当行为引发反垄断法的适用问题、同时,本案也提醒其他企业,应高度重视合同签订过程中的代理问题,尤其是表见代理的风险,只有在健全的法律体系和严谨的商业操作下,企业才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确保自身和合作伙伴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写在后面。北京泽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对不同热点、案件、裁判文书的梳理和研究,旨在为更多读者提供不同的研究角度和观察的视角。但需注意,我国并非判例法国家,且司法实践中不同案例的细节千差万别,切不可盲目参照。

如果您遇到类似纠纷难以解决,也建议您及时咨询北京泽达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律师,以便更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免责声明:
部分资料及图片援引自网络,仅作免费普法使用;
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