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文清蔓

6月26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山东济宁一环卫工因在树荫下避暑,疑被领导批评后躺地哭泣。该视频一度登上热搜。

同日下午,记者从济宁市城管局获悉,网传信息不属实,实为当事环卫工认为其清扫路段较脏,不认可工作安排,在与队长争执过程中情绪激动,旧病复发躺倒在地,送医检查无碍后已回家。(据6月27日大风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关视频截图

从现场的视频片段来看,一名身穿环卫工衣服的女子正躺倒在地,旁边有三四个人安抚,还引来几个路人观看。根据城管局相关工作人员披露的消息,环卫工的家属称她激动后躺倒属于“老毛病”。

26日上午发生的事情,当天下午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得到了及时回复,有助于阻止网络谣言进一步蔓延。在尚未全面了解信息前,碎片化的现场视频,确实容易引发人们的猜测和联想。视频里环卫工大哭和躺倒,再加上自媒体的配文“因坐下休息被领导骂?”短短几秒,让视频里爆发的情绪迅速在网络得到共情,导致很多网友站在环卫工这边,一方面哀叹工作的不易,一方面为冷漠的管理气愤。

当事实拼图被补齐后,“看热闹”的人群也会慢慢散去,但留下了思考:应如何善待和关怀辛劳的环卫工群体。

营造更加整洁、宜居的城市环境,事关城市的形象气质,事关生活在其中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作为城市的美容师,环卫工群体功不可没。尤其是在酷热难耐的盛夏,“城市美容师”冒酷暑、战高温,辛苦程度不言而喻。

回到这起纠纷的核心,一边是清理工地多的路段任务确实重,一边是环卫工群体确实人手不足,不少还是高龄人群。两难的境遇考验着管理的智慧,需要说的是,管理可以是硬的,但不代表是冷的。“硬”,是以目标为导向的强硬态度,是需要绝对服从,但让“硬”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不一定非得是冷的,不一定是让人难以接受的。对相关管理者来说,保证街面整洁,督促环卫工更努力干活,不应该是非此即彼的,如何兼顾才是问题的关键。有的时候不能太过于理想主义,照应到环卫工群体的合理诉求,适当尊重环卫工的话语权,双方有商有量,尽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解。

这不是环卫工第一次登上热搜。此前有报道称,某地规定,街头一平方米内,如果灰尘超过5克环卫工就有可能被罚款。此外,如果街上有烟头,环卫工也会被罚款。种种新闻,网友普遍认为过于苛刻,挑战着管理的底线。环卫工做着最辛苦的工作,不少并非“编制内”人员,有的是出自农村的务工人员,在单位里更显被边缘化。提高环卫工的待遇与社会地位,保障环卫工正常权益,保障环卫职工队伍稳定,就要多一点将心比心,多一点换位思考,让每一滴汗水都被看见,让每一个普通劳动者都被尊重。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