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 | 梳子姐

心存良善的人容易共情,总有那么一瞬间,鼻子会突然发酸。

昨天看到一段视频,山东济宁,有个年届六旬的环卫女工躺在地上嗷嗷大哭,旁边的人匆忙安慰也无济于事。

最初原委说是这个环卫工人到树荫下避暑休息,结果遭到领导批评,情绪激动而崩溃。

后来澄清是这位环卫工认为其清扫的路段较脏,对工作安排不认可,与队长争执过程中旧病复发躺倒在地。

无论批评还是争执都不重要了,能够让这位60多岁老妇崩溃的,又岂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刺激所致。

环卫工人群体非常特殊,普遍来看大多年龄大,家庭条件差,不少是低保户或者贫困户,甚至是残疾人,他们常年累月工作,休息时间没法保证,工资待遇更是比较低。

至少从经济条件来看,环卫工人处于社会的底层,这是毋庸置疑的。

正因为如此,加强对环卫工人的保护,维护他们作为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应是社会公共政策的应有之义,然而实际并不理想。

无论大的城市环卫,还是小区物业保洁,企业承包后再通过劳务外包来招人,层层外包意味着层层盘剥,管理成本都是从环卫工身出。

印象中有个小区保洁为了讨工资向物业公司人员下跪,后来才闹明白她跪错了人,出现矛盾应该去找劳务外包公司解决,而不是物业公司。

除了管理成本过高,环卫工人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相对比较差一些,无论春夏秋冬凌晨就要出门,遇到特殊情况还要加大工作强度。

2020年冬天,山东临沂一名69岁环卫工扫雪时突发心脏病死在大街上。

69岁年龄,确实不适合从事这种体力工作,但是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

有位江西的朋友说,街道里管环卫的干部非常吃香,家里从来不缺菜籽油、腊肉、鸡鸭蛋等土特产,这些都是环卫工人从乡下带来的。

尽管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但对这些人来说,有份工作和收入总比在农村啥都不干要强得多,因此大多数人对此还是比较珍惜的。

但是环卫工人的勤劳和良善,有时候并不能得到正向回馈,甚至还会遭受苛刻的挑剔,甚至演变成明目张胆的歧视和欺负。

辽宁锦州,有位女干部布置卫生工作,要求做到每块砖缝中都不能有尘土和沙粒,还亲自示范清扫砖缝的步骤的标准。

不少人感到这么要求过于苛刻,更苛刻的出现在河北石家庄,为推动改善城市环境卫生,他们建立“以克论净”考核标准,要求快车道灰尘每平米不超过5克,并且安排专门测量车随时进行抽查。

于是乎石家庄街头出现这样一幕,环卫工人蹲在路边,用电子秤测量地上灰尘的重量,这哪是在打扫卫生,分别是在欺负人、瞎折腾。

除此之外,有的地方还对环卫工人用上了高科技狠活。

比如,有的地方给环卫工人配发智能手表,除定位功能外,工人只要在原地停留休息20分钟,手表就会自动发出“加油”的报警声。

在环卫调度监控指挥中心,大的电子屏可以精准显示其所有环卫工人所在位置以及每天的工作轨迹。

深圳则为环卫工装了GPS定位器,每天里程不足就被视为出勤不合格。

科技感十足,人性却荡然无存。为什么不能把这些瞎折腾的钱花在环卫工身上呢?

最恶劣的行为出现在河北邯郸,邯郸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原四级调研员、站前市容环卫大队负责人延辉,他从2014年至2022年,通过本人或安排下属借用他人银行卡虚报冒领环卫工人工资556万余元。

人可以坏、可以贪,但总要有点底线吧。连环卫工人的工资都冒领,这还是人吗?

对待底层人的态度,既是一个人的教养,也是一个社会的温度。

环卫工人干着脏活,挣的钱是干净的,他们理应受到尊重,得到充分的劳动保障,而不是像手里的扫帚一样,磨秃榨干后像垃圾般被扔掉。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思考一个问题,当环卫工人任劳任怨把环境卫生打扫干净,那么其他行业或者职业能否尽职尽责把自己分内的事干好,好到一尘不染吗?

从这个角度看,谁都没有资格瞧不起环卫工人,更没有资格欺负他们。

洪晃说过,现在精英阶层很难理解普通人的苦。

环卫工人就是普通人中的普通人,他们所受的苦与累不是逢年过节、三言两语慰问就能消弥掉的。

很多时候,不需要吆喝着遥远而又玄妙空洞的口号,真正从资源配置上对弱势群体好一点,对底层人慈悲点,这是至仁至善的表现。

为底层发声,让苦难被看见,这是始终不渝的坚守。

我是梳子姐,感谢你读到最后。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转发!

- 完-

笔不阿贵,文不奉承

Liurushi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