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红酒是我们特别考虑的。”

“我们现在可能也开始要关注和考虑对红酒方面的投入和拓展。”

“今年这些传统卖白酒的经销商,他们的注意力确实又往葡萄酒上去关注了一些。”

“不是白酒商转红,而是红酒商转白后回归。”

似乎,行业正在开启新一轮的“白染红”模式。2002年茅台在河北昌黎建葡萄酒厂,2004年五粮液投资2亿进军葡萄酒产业,其后洋河、泸州老窖、花冠、青稞酒等白酒企业纷纷“染红”;2007年商源集团朱跃明并购新疆吐鲁番楼兰酒业,2009年成立商源国际酒业,与法国、德国、智利大品牌合作专门运作进口葡萄酒,白酒商开始“染红”……

“白染红”现象由来已久,特别是2018年前后,白酒行业进入挤压式增长,白酒商寻求利润,看中了葡萄酒这块蛋糕,那时,葡萄酒市场规模已连续多年正增长。2019年春糖期间,李士祎将之提炼,并认为该现象主要体现为利润染红、厂家染红和酒商染红,同时提出“红金时代”。

5年前,李士祎提出“红金时代”自有他的道理,从厂家到商家,“白染红”要素已经具备且成熟,无奈碰上三年疫情,“红金时代”发育成熟的环境条件一时荡然无存,生长周期被搁置,“白染红”第一波热潮按下“暂停键”。

今天,假使我们说的“白染红”进入第二轮现象成立,那么这一次,将改写什么?或者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选择葡萄酒,是自愿还是退而求其次?

“消费多元化,威士忌、白兰地这些都是我们要考虑做的,尤其红酒是我们特别要考虑的。”当这位只做过白酒生意,且业务做得风生水起的经销商——成都大成银通公司总经理唐松林透露这个信息时,知酒君颇感意外,葡萄酒的风竟然吹到了这里。

“在所有人都在做白酒的情况下”,唐松林认为应另辟蹊径多寻几个‘营生’,将“余力”用到开拓新业务上。对于“待染红”业务,唐松林强调:“但我们只考虑国产葡萄酒。”他对国产葡萄酒的前景非常看好。至于具体规划,本文不便透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唐松林的“自主自愿”不同,福建中润玖通酒业董事长牟磊“染红”显得要“勉强”一点,他将自己归于“不得不转向红酒”这一类群体。

“白酒厂家不作为,基本上大家都是严重倒挂,还要压货。内卷之下,大家不得不转向红酒。”牟磊接着说:“像包括我们(公司),现在可能也开始要关注和考虑对红酒方面的投入和拓展。”

牟磊观察到两种情况:现在很多白酒商因为白酒卖不动,就转过去卖红酒;其中有部分白酒经销商,原来是红酒商,后来转白,“发现现在白酒业不好做了,太卷了。又再继续转回去做红酒。”

中国酒业协会特邀常务理事、香港酒业总商会中国烈酒和葡萄酒委员会主席席康,与牟磊所持观点基本一致,席康表示:“因为白酒、名酒普遍倒挂,这些传统卖白酒的经销商的注意力,确实又往葡萄酒上去关注了一些。”他补充道:“你很难说哪个酒商就一定只卖白酒,或一定只卖葡萄酒。”

席康进一步指出白酒经销商“染红”的必要性,“白酒挣不到钱,甚至赔钱,经销商必须进行葡萄酒布局,提升公司的综合毛利率。”而席康的另一个身份是福建龙基名久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白酒是其公司的重要业务板块,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白染红”个中隐情了。

整体来看,除了极个别是“出于主人翁精神”由积极因素推动,本轮“白染红”大多数是消极、被动的。

盈利的使命,葡萄酒担得起吗?

从大部分酒商和业内人士反馈的情况来看,今年葡萄酒再次成为众多白酒经销商的选择,主要是基于盈利的考量。

“一边是消费降级,一边是白酒严重的内卷,导致(市场)整个是一片萧条,白酒形势严峻,在动销上很差。”“萧条”“严峻”“很差”,牟磊将这些“重”词都用在了他眼中白酒市场当前情况的描述上,生机隐晦。

由于库存高企、价格倒挂、动销不畅、厂家压货、竞争内卷、消费下行种种原因,大部分白酒的盈利与赚钱能力似乎到了“危机边缘”,而商人自古逐利而生,于是,白酒商“临危受命”于葡萄酒,希望红酒能接过,哪怕是暂时接过这“赚钱养家”的担子。

被寄予厚望的葡萄酒,担得起这盈利的使命吗?

鉴于我国葡萄酒市场近年来“跌跌不休”的表现,恐怕没人敢打包票葡萄酒的“探底”测试何时结束?盈利?盈多大的利能兜住白酒的亏损?答案很难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葡萄酒至少是顺价的。”主要代理着两款二线酱酒的经销商甄总(化名),指着他店里今年新陈列上的一货架葡萄酒告诉知酒君。

牟磊在谈及“染红”的动机时,“毕竟红酒有个好处,就是它没有压货,或者说库存压力不严重。”这是他考虑转向红酒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

席康认为葡萄酒现在已经到了跌无可跌的程度,“现在卖出去的这些葡萄酒,大部分是真正喝掉了。”席康坦言他们这些进口商、一级商手上库存是比较大,“但是现在葡萄酒终端的库存真的都不大了。”他认为目前国内葡萄酒市场还没有强品牌属性,价格相对不透明,使经销商有一定的利润发展空间。

“现在大家喝点葡萄酒,那就是真喝葡萄酒的。不存在什么压货,或者说非消费属性。”席康特别指出这一点。

葡萄酒市场的回升潜力能有多大不好说,但从业内反馈来看,与白酒所经历的“亚健康”状态不同,葡萄酒市场呈现出顺价、社会库存低以及盈利的积极特点,整体上是呈“健康”发展态势的。

葡萄酒“搭上”白酒——“白搭”?

对于今年再次出现的“白染红”现象,业内人士并不都是看好,有人认为难以“重温旧梦”。

“可是白酒商再回归葡萄酒,这期间的断档时间太久了,而且这期间也是红酒市场更迭最大的时期,估计很难再重温旧梦了。”有人如此评论,并进一步规劝众人:“消费理念全都变了,劝白酒转红酒的酒商慎重,传统销售模式已成过去式。”

更有业内人士指出,白酒和红酒的打法和玩法截然不同,国内的白酒商把葡萄酒想简单了,“按照我们既往的经验,招聘过来的白酒人员,基本等于零,需要从头培训建立体系。通俗说就是低阶要进军高阶,难度很大!”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葡萄酒搭上白酒渠道可能会水土不服。

在既做着葡萄酒又代理着白酒的席康眼里,红+白是套“组合拳”,用白酒名酒来获客,“靠一些有定价权的产品来盈利”,而他所谓的“定价权产品”显然是价格还不透明的葡萄酒。

“大酒商、包括酒类连锁,基本上都不可能放弃葡萄酒。”席康举出1919、华致酒行、名品世家、京东酒世界的例子,“™葡萄酒的销量可能只占整个连锁渠道的15%,到不了20%,但是利润的贡献率可能达到30%,甚至更高。”从这个层面来说,作为酒类综合销售,不管是终端店、酒商还是连锁店,葡萄酒品类不能放弃也不能缺失。

好在,澳洲酒的回归大大增加了酒商“染红”的信心。5月进口数据显示,澳大利亚跃居第2大葡萄酒进口国,进口量激增120余倍,奔富品牌占得大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像前面说“葡萄酒顺价”的那位甄总,他的货架上摆着两排显眼的奔富ONE(奔富一号)。奔富曾被公认的盈利能力,江湖至今未忘记它的传说。

再往下说,其实这是个喜忧参半的故事。这些酒商想要“染指”的对象,大多数指向的是进口葡萄酒。华南地区的酒商李江(化名)坦言“白酒经销商转向进口葡萄酒更多考虑消费断层,即一高一低的经典打法。”因为这些进口葡萄酒“好处是自动动销,不用考虑品推。”进口大牌葡萄酒的复牌和基础酒,在国内电商平台零售价60-100多元不等,他说“这对国产葡萄酒的打压也是残酷的。”

目前来看,本轮“白染红”的表象主要是酒商染红、利润染红两面,至于酒厂染红并不多见,主要是因为2019年前后该染红的都染红了。另外,白酒厂家“染”威士忌或许可以视为“白染红”的分支或进化形态。

算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白染红”,知酒君不敢妄下论断,但总的来说,有变化的、活跃起来的葡萄酒市场,总归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