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可能会发现自家孩子在睡觉时呼吸声音较重,甚至出现打呼噜的情况。有些孩子的嘴唇还会向上翘,这些看似小小的变化,往往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家长们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引起重视,因为孩子极有可能患上了“腺样体肥大”。

什么是腺样体?

腺样体,也称为咽扁桃体,是人体鼻咽顶部的淋巴组织,位于鼻咽顶后壁中线处(鼻腔与口咽之间)。可以说它是位于鼻腔、口腔及咽喉通道的交通枢纽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腺样体的作用

腺样体是咽淋巴内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抵抗进入鼻和咽腔里的细菌,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腺样体在儿童时期尤为重要,因为它在帮助建立免疫系统的同时,还能对抗外来病菌,为身体提供第一道防线。

腺样体肥大的原因

腺样体肥大是由于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肥大,是儿童的一种常见病。小儿身体抵抗力低,受凉感冒会使扁桃体抵抗细菌的能力减弱,导致口腔、咽部、鼻腔及外界的细菌侵入扁桃体发生炎症,最终导致腺样体肥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腺样体肥大的危害

腺样体肥大的直接后果,就是气道明显变狭窄。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可引起耳、鼻、咽、喉等局部症状以及相应的全身症状。

对耳部的影响:咽鼓管咽口受阻,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听力减退和耳鸣。

对鼻部的影响:常并发鼻炎、鼻窦炎,有鼻塞及流鼻涕等症状。说话时带闭塞性鼻音,睡时发出鼾声,严重者出现睡眠呼吸暂停。

对咽、喉和下呼吸道的影响:因分泌物向下流并刺激呼吸道粘膜,常引起夜间阵咳,易并发气管炎。

对容貌的影响:导致“越变越丑”的腺样体面容。

腺样体面容

由于气道变窄,患儿会觉得用鼻子呼吸不畅,便习惯性地张口呼吸。长期张口呼吸,致使口腔鼻腔气压改变,面骨发育发生障碍,下颌后缩,腭骨高拱,牙列不齐,门牙突出,上唇短厚,缺乏表情,出现所谓“腺样体面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何判断是否存在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可以通过查体和病史进行初步判断。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经常出现中耳炎症往往也提示可能患有腺样体肥大。如果症状表明可能存在腺样体肥大,医生还要通过喉镜来观察腺样体,从而明确诊断。

医学诊断和治疗方法

如果怀疑孩子患有腺样体肥大,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到耳鼻喉科进行专业检查。医生通常会进行以下诊断和检查:

病史询问:了解孩子的症状、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
体格检查:通过耳镜、鼻镜等检查工具观察腺样体的大小和位置。
影像学检查:如鼻咽侧位X线片或鼻咽纤维内窥镜检查,明确腺样体肥大的程度。
对于腺样体肥大的治疗,常见的方法包括:
药物治疗:减轻腺样体的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的病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腺样体切除术。手术通常在全麻下进行,安全性较高,术后恢复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长应该注意的事项

观察孩子的睡眠质量:注意孩子是否出现打鼾、呼吸暂停等现象。
关注孩子的日常表现:如张口呼吸、说话带鼻音、反复发生中耳炎等。
及时就医:发现异常症状时,尽早带孩子到专业医疗机构检查。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孩子的免疫力,避免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

预防腺样体肥大

预防腺样体肥大,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保证营养均衡,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滥用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保持鼻腔卫生:定期清洁鼻腔,预防鼻炎、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
腺样体肥大虽然常见,但只要家长及时关注和采取有效措施,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的。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不被腺样体肥大所困扰。

腺样体肥大对于孩子的健康和成长影响重大,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关注孩子的日常表现和睡眠质量。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帮助孩子早日恢复健康,远离疾病困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