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找小凯,大事找老明!”

这是近期流传在我市紫陵镇赵寨村里的一句话。意思是村民有什么问题、矛盾,只要找到村里的“小凯”和“老明”就能解决。

“小凯”“老明”何许人也?“小凯”——张凯,紫陵镇赵寨村村委委员、综治主任。“老明”——张明,紫陵镇赵寨村党委书记、村主任。就是这一老一少的组合,让赵寨村的村级矛盾纠纷化解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年初,赵寨村通过排查矛盾纠纷发现该村两名村民发生民间借贷纠纷,案值约20万元,经法院判决后在2023年11月准备强制执行。老明和小凯在了解到具体情况后,及时掌握矛盾纠纷的整体情况,广泛运用“三联说事”(联心、联议、联利)分析苗头倾向,提出对策建议。经过半年多的时间,结合沁阳市人民法院,组织双方调解近20次,最终达成协议,避免了强制执行。这种做法既缓和了双方的关系,也促进了村里的和谐稳定。

烈日下、寒风中、迎晨曦、披星月,走村入户、化解矛盾,是这“一老一少”的工作日常。在他们看来,邻里口角、家庭矛盾、劳动纠纷这类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问题虽小,但若不能及时化解将造成矛盾纠纷激化。要想解决好群众关切的问题,最好是与群众在“桌上议事”,将服务群众的距离拉近。

小凯和老明不仅有着身为村干部的坚毅与果敢,还有着“群众知心人”的柔情与耐心。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上,这“一老一少”的组合不仅获得老百姓的认可,同样深得同事们的尊敬与敬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赵寨村坚持“村民说事”的协商机制,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抓手,以解决问题为突破口,将“三联说事”“一约五会”贯穿到整体工作中,充分利用老干部、老党员、青年志愿者等走访入户,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高质量推进矛调中心建设。

紫陵镇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各村调解委员会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组建“八大员”重点关注婚姻家庭、邻里之间的隐性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力求用最小成本和代价解决问题,确保村级矛盾纠纷化解率不低于90%,有效维护了辖区的安全稳定。

如今,各乡镇都在积极培育基层化解力量,开展调解业务培训,培育基层调解能人。目前,紫陵镇紫陵村和西万镇邘邰村分别成立“晓晓工作室”和“麦青调解室”,化解成效初现。他们正用一言一行,不断加快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速度,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人民调解服务。用自己的“行动”,为村民的美好生活提速。

自2024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开展以来,沁阳市委政法委高度重视、多措并举,常态化推进矛盾纠纷“六防六促”专项行动,紧盯家庭纠纷、情感纠纷、邻里纠纷、债务纠纷、物业纠纷等突出矛盾纠纷,滚动排查化解,有效预防“民转刑”案件。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发动村组干部、网格员、矛调员开展入户走访,不断延伸排查触角,多渠道倾听群众诉求,构筑市、乡、村、组(网格)四级排查化解网络,层层压实责任。截至5月底,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03起,化解300起,化解率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