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苏频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插秧机正在作业。东台市委宣传部供图

夏至,走进盐城东台市东台镇东风村宇航有机农场,一台插秧机缓缓驶过,铺下黑色薄膜,插下绿色秧苗。这里正在施行的是水秧插秧全生物降解膜替代技术。

“稻麦田杂草危害已成为制约粮食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也是农药减量使用的重点难点。以往,水稻田块除草除杂用药量通常都在总用药量的40%以上。”东台市植保植检站站长仲凤翔介绍,全生物降解膜替代技术是近年新推出的一项绿色防控新技术,可做到全季水稻基本不需要喷施除草剂。从去年起,东台市推进实施稻麦田草害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在全市建设2个省级和7个市县级稻麦田周年杂草综合治理示范区,目前已实现稻麦规模种植镇全覆盖。

“采用全生物降解膜替代技术每亩成本不超过300元,而人工拔草每亩要花1300元左右。”在东台宇航公司循环农业负责人单永胜看来,过去,由于稻田里不喷施化学药剂,长出的杂草只能靠人工拔除,用工大且效果一般。现在采用绿色防控新技术,水稻产量也有了大幅度提升。去年大田有机水稻亩产只有七八百斤,试验田块亩产近千斤。今年技术进一步成熟,产量可以再次获得大幅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用植保机洒下专用药剂。东台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惜禾镇南农场一片待栽秧的水田里,农用植保机正在喷洒药剂。如今,这里近6000亩农田已全面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水稻除草全面由过去的“见草除草”升级为“两封一杀”。

据江苏惜禾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业技术负责人吴继雄介绍,目前进行的是第一“封”,封掉上季作物生长期留下的草种。水稻机插后5-7天,还要进行第二“封”,结合施用返青肥拌合撒施,防除稗草、千金子以及阔叶杂草。一杀,指在水稻生长期根据草相选用适宜药剂挑治残草。通常,把“两封”做到位,“一杀”就不需要了。(董宣 张一峰 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