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持续下行,购房需求透支殆尽,该买房的早就买了,能买的也都买了,很多城市家庭还不止一套房子,再加上房价下跌,没有投资价值,总不能把房子卖给有钱人吧。

所以要想办法鼓励买房,既然城市行不通,那就转移到城市,一些专家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鼓励农民进城买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江苏、湖北、安徽等地相继出台政策,鼓励农民放弃宅基地进城买房,自愿放子宅基地的,给予一次性5万元补贴。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不是房子下乡,而是让农民进城买房呢?这就要说房子的金融属性了,一旦房子下乡那就不值钱了。

我们经常能看到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买车买家电是正向的事情,起码能提高生活质量,出门能开车,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但房子不一样,它太特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电、汽车也属于消费品,但不会透支所有积蓄,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但房子不同,在城里卖几百万,到了农村总不能卖几十万吧,而且迎接你的不只是房子,还有30年的贷款。

对农民来说,房子更不是刚需,因为自家有宅基地房,根本不需要买房,你要创造需求,就得鼓励农民放弃宅基地,这样才有需求买房。

房子可不是汽车家电,买房意味着负债,意味着月供,没有退路,你要想办法还贷款,原来你不挣钱,在农村都能生活,你可以自己种菜种地,自给自足。

到了城市就不行了,必须要工作,否则就还不了贷款,月供的压力远远超过农民的收入水平,去库存的重任怎么承担得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农民和宅基地、耕地早就紧紧捆绑在了一起,这是他们的依靠,没有了土地,没有了宅基地,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养活自己。

我们都说城镇化率,目前是65%左右,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这话不假,但是我们的城镇化要达到80%,关键不是在于农民进城,而是人口下降。

当年龄大的农民逐渐老了之后,城镇化率也就上来了,未来农村的宅基地会越来越珍贵,放弃还是坚守,我觉得答案已经很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