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楼市的重磅消息实在太多了,令人目不暇接。

仅购房落户这块,梳理一下,今年短短半年时间,包括杭州、南京、武汉、佛山和苏州等核心二三线城市在内,已经约有20个城市出台购房即可申请落户的政策。

但北京救市大招一出,包括苏州等城市在内的其他城市的救市便显得黯然失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接连发布重要通知,宣布下调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并降低首付比例,其他三个一线城市都相继跟进调整。

上海最先采取了措施,于5月27日发布房产新政:新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0%,首套房5年期以上房贷利率下限为3.5%。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5%,5年期以上房贷利率下限为3.9%。而且,在临港新片区以及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宝山和金山还有更优惠的差异化政策。

广州紧随上海,于5月28日出台楼市新政。相比较,广州的救市政策步子迈得更大,首套房首付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而且都取消了利率下限。另外,广州还放松了对住房套数的认定标准,为拥有多套住房的家庭再次入市开了方便之门。

深圳则自5月29日起,下调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和利率下限。

其中,深圳首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二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30%。房贷利率方面,首套房调整为3.50%,二套则调整为3.90%。

北京动作最慢,在6月26日傍晚,北京多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落实517新政,优化房地产有关政策措施,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调整住房商贷最低首付比例和利率下限,首套房最低首付比例从30%调整至20%,5年期以上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调整为3.5%。

第二,购买位于五环以内的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5%,5年期以上房贷利率下限目前为3.9%;位于五环以外的,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0%,调整后5年期以上房贷利率下限目前为3.7%。

第三,对北京市户籍二孩及以上的多子女家庭,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在个人住房贷款中认定为首套住房。

北京的新政虽然姗姗来迟,但却标志着一线城市全面落地“517”新政,开启了楼市松绑的通道。

不过,环环觉得,北京楼市新政出台后,从长期来看,形势反而更严峻了。

首先,先期为楼市松绑的一线城市,楼市已经出现了一抹亮色。

广州实施新政以来,仅贝壳的二手房成交房源就累计3328套,平摊到每周为832套,成交量较新政前涨了三成。

在上海,机构预估上海6月二手房成交总量有望创下单月交易总量近3年来的新高,新房市场的交易量也在恢复。

根据深圳房地产中介协会最新数据统计,在6月17日到23日这一周,深圳二手房(含自助)录得1362套,环比增长4.0%,这是近三年以来的新高。同时,深圳二手房成交量走势呈现了三连涨。中海深湾玖序的看房验资1000万元的限定又让公众的目光聚焦到了豪宅市场上。

北京楼市新政出台前几天,就有小道消息在风传,北京预计周五出政策。

虽然北京新政比小道消息出台时间早,但却比其他三个一线城市晚了足有一个月,迟到一个月的意义何在?

马光远在跑步的时候,表示对这个问题也无法解答。

这么看来,北京楼市没有趁着5.17的新政一鼓作气,已经错过了一个难得的窗口期。

第二,在北京楼市新政出台的同一天,上海证券报发布了广州国企密集卖房的新闻——5月30日—6月25日,不到一个月时间,国企的二手房(不含车位)挂牌数量达到183套,创今年来的单月新高。

在去年的时候,也有过类似的新闻,比如北京朝阳区住建委出售其持有的154套房源,以及济南城市发展集团旗下公司出售上千套房源。

当然,这些官方似乎都有正当的理由,比如经济不振,企业增长压力很大等等,但这种现象本身却值得警惕。

第三,此前,面对房价涨跌,很多人会用自己是刚需这个概念进行自我催眠,但现在的情况是刚需的心态也发生了改变。

在前一段,在分析老破小为什么能吸引年轻买家的时候,我们说到,老破小凭借其相对低廉的价格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满足了刚需群体的基本居住需求,因此得到了这一届年轻人的青睐。

这是经济下行和消费降级的影响,更是年轻人购房心态的转变,他们的选择更忠于钱包。

所以,当刚需的心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房地产市场将会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可新政的主导思想仍旧是拉满杠杆,这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购房决策?

第四,北京新政的出台,相当于为一线城市后续的政策定了一个基调,基本上不会再出大力度的救市政策了,后续的政策也仅限于缝缝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