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繁忙的工作结束后

哪里是城市青年重拾兴趣爱好的去处?

夜校

这个颇有年代感的词语

如今重新“翻新”

突然变成了年轻人的“心头好”

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如今,这阵风也吹到了仙居,正在仙居青年中掀起新潮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斯克蛋糕是使用奶油奶酪、玉米淀粉、鸡蛋、细砂糖和淡奶油等混合烘烤而成,做这款蛋糕没有什么复杂工序,大家要做的,就是耐心把所有材料细细搅拌均匀……”6月24日晚,在旗米烘焙教室里,学员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巴斯克蛋糕。

学员王女士笑着说:“我利用晚上空余时间来上烘焙课,不仅学到了新技能,可以做给家里人吃,而且还能认识到更多的朋友,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这个夜校办得太有意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放松,深吸,慢呼,后背自然打开,慢慢展开我们的肩膀……”在悦己瑜伽普拉提的教室里,伴随着舒缓的音乐,学员们在瑜伽老师的指引下,认真地学习着瑜伽的一招一式。

白天上班,晚上上课。和王女士一样,“90后”小李也在忙里偷闲去青年(人才)夜校参加瑜伽课程,“平时下班,空闲时间只能玩手机,现在可以利用晚上下班来练练瑜伽,不仅能培养兴趣爱好,更能缓解工作中的疲惫和压力。”李女士表示上完课后身心十分愉悦,青年(人才)夜校丰富了她的夜生活。

据了解,为大力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搭建优质平台为青年“充电续航”,团县委遵从“把握价值导向、尊重青年主体、坚持开门办校”的原则,前期面向18至40周岁的青年开展问卷调查,围绕课程类型、课程时长以及课程方式等方面进行调研,根据青年课程需求整合社会组织、教育机构等多方资源,选聘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的老师,以“青年点课+团委选课+讲师上课”的形式开设青年(人才)夜校课程。截至目前,仙居“青年(人才)夜校”累计推出了摄影、八段锦、化妆、国画、烘焙、瑜伽等12门课程,共有300多名学员报名参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搭建青年(人才)夜校这样的平台,鼓励更多年轻人学习新知识、习得新技能,丰富大家8小时外的业余生活。同时,青年可以在这里找到志趣相投的‘夜校搭子’,拓宽自己的‘交友圈’。”团县委副书记张昕表示,夜校还主打性价比,让优质、多元的课程变得更加“触手可及”,惠及更多有需要的青年。

下一步,团县委将持续了解青年需求,开办更多对青年有影响力、有吸引力的优质课程,并以青年(人才)夜校为牵引,全面组建青年社团集群,全方位地丰富青年业余生活,成为大家培养兴趣爱好的“充电站”,让青年工作、生活在仙居更有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推动青年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声明:转载稿件,请注明出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仙居年轻人,下班后去哪儿?

仙居县传媒中心

融媒体记者:周伊萍

编辑:徐丽亚

责编:张光剑

审核:周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