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确保一江碧水向东流,对长江流域生态安全、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2024年5月,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重庆市发现,市内一些地方生活污水管网排查整治进展缓慢,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生活污水溢流问题突出。

一个月过去了,所涉及的有关部门拿出了哪些整改办法“管”住污水、确保水质达标?对此,记者探访渝北、南岸的大型社区、污水处理厂。

渝北:

11个雨污混流接驳点已整改

督察发现,渝北区公园大道上府、中交中央公园臻颂等多个新建小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管理不到位,存在错接渗漏等问题,部分生活污水通过沟渠和箱涵直排镜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镜湖2号支流入口整改前 渝北区住房城乡建委供图

镜湖入口处,已形成约100米污染带,监测显示,氨氮浓度最高达10.5毫克/升,超地表水Ⅲ类标准9.5倍,属轻度黑臭。镜湖西侧出口,水体异味明显,水面漂浮大量泡沫。氨氮和总磷浓度分别为4毫克/升和0.47毫克/升,分别超地表水Ⅲ类标准3倍和1.4倍。

“为全面摸清管网问题,我们对空港新城片区小区内部排水管网排查,共排查发现11个接驳点存在雨污混流情况,已全部完成整改。” 渝北区住房城乡建委党委委员,区重点建设和管线中心主任王磊介绍。

同时,渝北区立即安装在线监测设备,目前已完成12套水质监测设备安装和调试,并实时上传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镜湖2号支流入口整改后 上游新闻记者 郭欣欣 摄

围绕镜湖2号支流入口一级沉砂池水体轻度黑臭问题,增设泵站加大处理量,保持一体化处理设施和水质净化站24小时全功率运行并清淤,并加快推进PPP项目镜湖及上游片区雨污管网改造。

针对该片区新老小区众多特点,分级分类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如,对新建小区加强排水管网管理,迅速查处装修过程中野蛮施工、破坏管网、错接乱接等行为;加快老旧片区雨污分流治理,确保2025年5月前,全面完成镜湖周边及上游市政管网雨污分流改造。

接下来,还将在重点点位,逐步安装在线感知设备,构建排水管网“规划一张图、管理一张图”机制,探索开展“城市水体黑臭防治一件事”,用智慧化手段提升市政管网治理效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镜湖支流穿过中央公园河道 上游新闻记者 郭欣欣 摄

南岸:

推进市内规模最大的污水处理厂投用

督察发现,2023年,重庆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平均运行负荷为102%,其中8家长期超负荷运行。其中,鸡冠石污水处理厂负荷率高达152%,造成该厂服务范围内雨季生活污水溢流问题长期难以根本解决。

“针对披露的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及溢流问题,集团立行立改。”重庆水务环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何明说,目前,正在建设的鸡冠石污水处理厂四期项目,已完成40%工程量,预计2025年建成,将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每天40万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在建设的鸡冠石污水处理厂四期项目 上游新闻记者 郭欣欣 摄

6月20日,记者在南岸区鸡冠石镇看到,工程车来回穿梭,挖掘机挥舞双臂,一派繁忙有序的景象。随着鸡冠石污水处理厂四期项目投建,这里成为西部规模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将服务中心城区数百万人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鸡冠石污水处理厂四期建成效果图 重庆水务环境控股集团供图

“投入运行后,我们将强化污水处理厂生产运行调控,加强进水水质检测,实现水处理过程更加科学高效,确保出水持续稳定达标排放,提升污水处理能力。”

何明介绍,接下来,还将建设悦来、果园等近30座污水处理厂新扩建工程,到2026年,城市污水总处理能力达到每天650万吨。

上游新闻记者 郭欣欣 实习生 唐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