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渝北区生态环境局召开二季度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渝北针对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以真改实改的“速度”提升群众“满意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镜湖2号支流入口已完成整改。

5月27日,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将渝北中央公园镜湖水体污染、新建小区排水管网存在错混接和水质净化站未安装在线监测设备等作为典型案例予以通报。

一个月过去了,现在改得怎么样?发布会现场,渝北区城市排水中心主任王亚就整改的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接到反馈后高度重视,坚决做到立行立改、真改实改、限时整改。”王亚告诉记者,通报中提到的公园大道上府小区雨污管网错接问题,目前已完成整改。针对镜湖水质受生活污水污染问题,通过排查整治周边居民区排水管雨污混流、有效运行镜湖水质净化站定期清淤等方式完成整治。

记者了解到,镜湖水质净化站已于5月18日完成12套水质在线监测设施安装和调试,并实时上传数据,已完成整改;5月15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对镜湖进行水质检测,镜湖入口沉沙池氨氮浓度为3.4mg/L,镜湖西侧出口为0.26mg/L,镜湖入口2号支流一级沉砂池轻度黑臭问题已完成整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渝北睦邻路破损的市政管网已经修复。

为加强城区生活污水控源截污,渝北区早有布局。2021年5月,渝北区启动实施城区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总投资31.3亿元,计划改造全区范围内雨污混流点648处、新建管网76km、修复管网96km,新建初雨调蓄池3万m³/16座。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6.6亿元,改造完成全区雨污混流点位330个、新建管网41.6公里。

“加快推进城区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实施。”王亚说,通过PPP项目的实施,将初步实现渝北区市政排水管网雨污分流的目的。

同时,渝北正逐步推动创建“污水零直排小区”。根据《渝北区高标准治理城市生活污水三年行动方案》和美丽重庆建设的工作安排,渝北区计划今年完成6个“污水零直排”示范小区建设,并以示范引领推动全区小区内部排水管网排查整治,确保在源头做好雨污分流。

接下来,渝北将在全区排水管网重点点位逐步安装在线感知设备,构建全区排水管网“规划一张图、管理一张图、卡点难点一张图”机制,探索开展“城市水体黑臭防治一件事”,用智慧化手段提升市政排水管网治理效能。

“我们将坚持举一反三,加强排水管网日常监督管理。”王亚说,渝北区还会强化排水设施建设全过程监管,全面落实新建排水管网验收内窥检测;加强新建小区雨污分流检查,及时查处装修过程中野蛮施工、破坏管网、错接乱接等行为;严防城市黑臭水体反弹,定期开展水质监测,重点关注临湖、临河排口水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据统计,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期间共交办渝北区群众举报投诉250件、涉及195个问题。截至目前,案件已办结89件,阶段性办结156件,未办结5件,办结率98%。通过投诉案件办理,有效解决了龙溪垃圾中转站、余松路立交噪音扰民、农投食品臭气扰民等群众关注的环境问题。

上游新闻记者 郭发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