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场上,硝烟弥漫。在白雪皑皑的长津湖畔,一场惨烈的会战正在上演。志愿军九兵团奋勇杀敌,终于全歼了闻名遐迩的美军"北极熊团"。然而,这场胜利是付出沉重代价换来的。九兵团27军两个主力师在战斗中几乎被打残,伤亡高达上万人。当年那些亲历者对此战役记忆犹新,但具体是怎样一次惨烈殊死搏斗?双方的战况又是如何演变?让我们一探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入朝之初,志愿军九兵团准备充足吗?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接到出兵朝鲜的命令。作为攻台主力的九兵团原本正在山东整训,准备打渡台湾海峡。然而形势骤变,部队不得不遵令改变战略方针,放弃台海作战计划,急忙赶赴朝鲜战场。

时值深秋,山东已微有霜凋之意。官兵们纷纷脱下夏季战备,换上一身单薄棉衣。九兵团由20军、26军、27军三个主力军团组成,总兵力达15万人。这支雄师虽然初露锋芒,却已是四四制编制,每个连四个排,每个排四十多人,确保了人浪攻势的优势。

不过,由于疏于准备,部队装备明显不足。除少量棉大衣、被褥外,官兵们身上的冬装几乎一无所有。九兵团副司令员陶勇不无忧虑地说:"这些南方战士,习惯了温暖湿润的气候,一旦进入寒冷的朝鲜,定然会捉襟见肘。"

果不其然,当部队辗转抵达东北时,严寒已袭人衣领。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贺晋年见状,当即下令将所有库存大衣棉衣发放下去。可是,即便如此,每个班战士仍只分到几床破旧的蓝色军毡和一双绷脚棉鞋。

英勇杀敌,全歼北极熊团的惨烈一役

1950年11月25日,朝鲜长津湖一带的战火渐渐升腾。志愿军九兵团奉命消灭美军陆战第一师,遂集中兵力对其发起猛攻。

当时,美军陆战一师虽然只有两个团的兵力,却火力凶猛。该师所属的北极熊团更是美军精锐,团旗上绣有雄狮图案,代表着其战无不胜的气概。而志愿军九兵团虽然人数占优,却严重缺乏火力配备,每个军的火力还没有美军一个团强大。

11月27日拂晓,九兵团发起总攻。27军80师和81师两个师五个团,由27军副军长詹大南统一指挥,配合全军炮兵火力,开始对阵地重重的北极熊团狂轰滥炸。

美军自知兵力孱弱,遂调集飞机和坦克增援。一时间,朝天的高射炮火在雪原上穿梭,地面上坦克的炮火也在横扫。九兵团官兵不得已只能端起刺刀和手榴弾,冒着枪林弹雨步步进攻。

渐渐地,弹药射尽,双方陷入了惨烈的肉搏战。志愿军官兵奋勇杀敌,屡冲屡退,就地与敌死拚。一批批年轻战士英勇献身,一个个班排就此陷入绝境......

直到11月30日,经过几天的连绵厮杀,九兵团终于完全围困了北极熊团。见大势已去,美军31团长麦克劳恩上校决定放弃阵地,率领残部向南突围。

九兵团副司令陶勇亲自前往指挥,令所有火力狂轰乱炸北极熊团的突围通道。在密集的炮火包围网中,敌31团不得不停步,唯有麦克劳恩率领少部分人员乘坦克开路,带头突出重围。

就在此时,志愿军官兵蜂拥而上,近身肉搏。双方打成一团,枪炮震天,硝烟蔽日,鲜血夺目。一场旷世会战,就此在长津湖打响!

志愿军战士的高尚品德

长津湖之战,志愿军虽然最终取得胜利,却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据不完全统计,仅27军80师和81师两个师就有将近1.2万人伤亡,全军冻伤比例更是高达22%。

在这次战役中,志愿军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不朽的英雄气概,展现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视死如归的顽强作风。

战火硝烟中,到处可见志愿军官兵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的英勇身影。他们不畏惨烈杀伤,视死如归、誓死不渝。即使负伤或四肢残缺,他们也咬紧牙关,死拽着敌人拼杀到底。

有一个排的28名战士在激战中全部牺牲,当打光最后一颗子弹时,他们挺身而起,高举手中的钢枪,奋不顾身地扑向敌人,用肉体堵住敌人的火力,为部队赢得了前进的机会。

另有一个连的110名官兵,在遭到美军猛烈炮火袭击后,只剩下13人幸存。这13人不顾重伤,拼尽最后一口气,用手榴弹炸毁敌人3辆坦克,为部队冲锋陷阵扫除了障碍。

更有一支临时组建的"冰雪突击连",在冰天雪地中突击万余米,历时42小时终于突破重围,为大部队腾出了生机。

面对如此惨烈的战况,志愿军将士们从未退缩。他们用英勇的战斗精神、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毅力,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战地佳话,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血性与气节。

艰难征程,告慰阵亡将士

长津湖战役过后,九兵团的伤亡惨重,整体战斗力大幅削弱。为保存实力,上级命令该军团暂时退至朝鲜二道白河一带休整。

1951年1月中旬,九兵团开始了长途跋涉。这一路残阳如血,危机四伏。

当时正值隆冬时节,朝鲜这片土地终年酷寒,路况更是崎岖难行。为避敌人空中盯梢,部队只能选择夜间赶路,白天藏匿林中。途中还遭遇过大风雪袭击,大家不得不席地而睡,就这样连续奋战数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重重考验,九兵团官兵丝毫没有气馁。他们满怀对阵亡战友的哀思,在凛冽的寒风中咬紧牙关,挺着残破的身躯艰难前行。

一路上,不时有伤病战士倒在路旁,他们身上缠满已污渍斑斑的纱布,脸色惨白,口中还不断呼叫着同袍名字。部队只能把他们抬上架空担架,随队转移。

有一次,一辆运输车突遭遇空中炸弹袭击。车上装载的是大量伤员。炸弹落下时,一名伤员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其他同袍。在空袭结束后,他的身躯早已支离破碎。

临行前,整个部队列队默哀,向阵亡英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陶勇司令在阵亡将士的遗物前战袍涕泗,他呼吁全军"以热血浸灌这片土地,永世不能忘记先烈们的牺牲"。

九兵团就这样,靠着顽强不屈的战斗意志,终于在冰天雪地中抵达了目的地。当地民众了解到他们的遭遇后,纷纷为部队送去温暖的衣物,互相分享着那点微薄的物资。

就在这里,九兵团开始了新的休整,等待着接下来的战斗号令。

后继战役,志愿军屡建奇功

长津湖战役过后,九兵团在二道白河一带进行了短暂休整,很快即投入了新的战斗。

1951年4月22日,朝方发起春季进攻战役,志愿军分兵向汉城和元山方向发起进攻。九兵团27军奉命沿着汉城方向出击。

当时,国军和美军已集结重兵,视汉城为命脉要地。双方在臭陀里、大阜陵、浦项一带展开了猛烈拼杀。

4月23日,27军在陶勇、詹大南的率领下,笼罩着敌人的钢铁防线。美军第24师团阵地重重,火力猛烈,27军进攻受阻。

为突破僵局,27军集中全师重炮,对阵地进行狂轰滥击。就在这时,一支由80师精锐组成的临时"冲锋连"冒着炮火猛攻,终于攻占敌人前沿阵地。

尔后,27军迅速扩大战果,一举切断美军第24师团与后方的联系。美军官兵节节败退,27军紧追不舍,使第24师团陷入重围。

5月16日,27军终于彻底包围了敌军据点臭陀里。由于火力严重不足,广大官兵只能运用"流水攻势"战术,接连数次浴血奋战,终于全歼了守敌。

血战中,27军有数千官兵阵亡,但也给予敌人沉重打击。一支美军团及其预备队被全歼,另有6个营被灭,大量武器装备被缴获。

时任第九兵团二营长的余崇生,就是在这次战役中英勇杀敌,夺取了立功殊勋。当时,敌人一营阻击战士已被切断退路,余营长奋不顾身,带领官兵浴血突击,生擒敌营长并全歼了整个营。

结尾

浦项会战后,九兵团丝毫不得喘息。上级命令立即调其转战铁原,夺取美军咽喉要地淳昌里。在此,九兵团再接再厉,击溃了敌军固若金汤的防御,终于攻克了淳昌里。

功勋卓著的九兵团,就这样一路杀出重围,在朝鲜战场上屡建奇勋,为最终捍卫祖国版图,赢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