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青光眼以其隐匿性、致盲性成为全球首位不可逆的视力杀手,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

多数人只知青光眼,而不知开角型青光眼。尤其近年来,开角型青光眼已成为青光眼的主要类型。而大多数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到晚期视力下降、视野缩小、视物发暗才被发现。有的患者可能直到某次体检才发现已到晚期。

今天,长沙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青光眼白内障专科主任叶长华教授就来和大家谈谈这个隐匿的视力“杀手”——开角型青光眼。

一、什么是开角型青光眼?

开角型青光眼是青光眼的常见类型之一。与闭角型青光眼不同,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房角是开放的。通俗一点讲,人的眼睛里不停分泌“房水”,而“房水”要通过一个叫做“前房角”的结构排出去。

“前房角”就好比眼睛的排水口。闭角型青光眼是由于排水口太窄,急性关闭了;而开角型青光眼则是这个排水口的滤网出了问题,滤过性不好了,房水排不出去,眼球压力增加,引起视神经损伤。

二、症状表现

这类青光眼大部分没有显著的眼红、眼痛、头痛等临床表现,而是发病隐匿,进展相对迟缓,因此不易发觉。但它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损害我们的视神经,随着病情的发展,直到患者发觉时,绝大多数患者已处于青光眼发病中后期,这个时候的患者视神经已经严重受损,视野范围逐渐变小,最终可能会导致失明。

三、发病原因

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一般认为与遗传因素、眼内压升高、眼部血液循环障碍、年龄增长、近视等因素有关。而遗传因素在开角型青光眼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家族中有青光眼患者,那么其他亲属患病的风险会增加。

四、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是常用的方法,通过滴眼药或口服药物来降低眼压;激光治疗则可以改善房水的流出,降低眼压。当药物和激光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进行手术治疗,如小梁切除术等。

因此,通过以上治疗,病情是可控的,但视神经的损伤、视野的缺失是不可逆的,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

五、日常生活中预防开角型青光眼的方法

1、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

(1)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例如每隔 40-50分钟,远眺或闭目养神几分钟。

(2)每次饮水量不要超过 500 毫升,并且尽量采取少量多次的饮水方式。这样有助于维持体内水分平衡,减少眼压波动的风险。

2、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糖尿病、高血压等高危因素的人群以及 40 岁以上的人群,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科检查,包括眼压测量、视野检查和视神经检查等。

3、控制眼压

(1)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2)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如愤怒、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都容易引起眼压升高。

4、注重饮食和睡眠

饮食均衡,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的睡眠,和积极的心态。

5、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对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控制病情,定期监测血糖、血压,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因为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眼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

(2)及时治疗眼部的其他疾病,如眼部炎症等,防止病情发展影响到眼压和视神经。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张楚伊 于毅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