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伪装术之奶茶

最近

嗑奶茶上瘾综合症

登上微博热搜话题榜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的言语之中

充满对奶茶的热爱之情

可是 你知道吗

有一种“奶茶”千万不能尝试

因为它会让你成为“瘾君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毒品伪装术之邮票

北京市东城区警方曾破获一起贩毒案,女子小琪出于好奇,以500元人民币向小浩、小杨购买了两张“小纸片”。但是,这两张看似平淡无奇的“小纸片”,竟然是一种极易上瘾的新型毒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被称作“邮票”的纸片,看起来无特别之处,实则被浸染了新型毒品LSD,也就是半人工的致幻剂,是目前发现药效最强的精神药品。

LSD本身无色无味,口服也分辨不出异常。它的原型很小,区区几微克即可使人心跳加速、血压升高,产生强烈的幻觉,甚至出现急性精神分裂,毒性如进一步发作,会让人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甚至引人轻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8年下半年,海南海口、浙江杭州等地陆续破获LSD案件。不法分子将其包装成“花花绿绿的卡片”引起未成年人的注意, 幸亏警方及时出击,快速破获此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案件中缴获的毒品不再是“邮票”形式,而是花花绿绿的卡片、贴纸,甚至是白纸,隐蔽性更强,若非专业检测,极难察觉异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墙上的白色小点就是LSD

注意!如此通过伪装流通的毒品不仅限于合成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质。

毒品伪装术之棒棒糖

陕西省西安市某医院的急诊科送来一名意识不清的中年拾荒男子,病人情况危机,意识丧失,心跳一分钟甚至只有四十几次。造成他差点丧命的源头,居然是一颗包装完好的“泡泡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医生临床诊断,初步确定患者是阿片类物质中毒。 阿片也就是鸦片,俗称大烟,不法分子正是将这种毒品植入了寻常的“泡泡糖”里。

除了“泡泡糖”

还有不少新型毒品伪装成

小树枝、彩虹烟、跳跳糖等零食

通过特定渠道隐蔽流通

伪装毒品大科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巧克力”

毒品“巧克力”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现,大多通过邮政、快递等物流贩运,其中掺杂可卡因、大麻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饮料”

“神仙水”“开心水”等液体毒品,多置于类似口服液的玻璃瓶内,可溶于酒水或饮料中,隐蔽性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跳跳糖”

碎片或颗粒状,包装与跳跳糖类似,遇水即溶,往往混合了多种毒品,与各种饮品混合后口味不发生变化,甚至香味都相似。其后劲很强,吸食一次两天大脑都会处于兴奋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茶叶”

外形极具迷惑性,稍不注意就会以为是茶叶或者青菜,实际上是含有卡西酮的恰特草,极易精神成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摇头丸

有些形似糖片,人吸食后会不停摇头晃脑,透支人体能量,对内脏器官伤害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果冻”

将毒品制作成“果冻”状半透明胶体,主要成分为各种新精神活性物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干花”

通常是大麻类毒品的替代品,将花叶浸泡在合成大麻素稀释品后晒干,毒贩诱人吸食时伪称“这只是一种好闻的花儿”,使人不知不觉上当。

伪装毒品的主要特征

第一特征:饮食品化

此类毒品大多采用饮食方式使用,如棒棒糖、奶茶粉、速溶咖啡、巧克力、酒等等,服食方式非常简易。

第二特征:外观迷惑性强

包装与正常零食非常相似,在灯光昏暗的场所很难辨认真假。

1. 远离不健康的朋友圈

远离不健康的朋友圈,尤其是不要食用来源不明、真假难辨的食物。

2. 仔细辨别外包装

警惕娱乐场所、酒店以及陌生人提供的零食,应仔细观察包装,包括生产厂家、日期、基本成分、食用方法等。

3. 发现毒品立即报警

一旦发现毒品必须立即向警方举报,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尝试,否则遗憾终生!

审 核:雷 洪 郭子华

来 源:湖北禁毒 平安武穴

校 对:罗 莹

编 辑:罗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