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流觞,理想竞逐。

传千年经义,燃万古明灯。

这里,是传说中的长郡湘府中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史回顾:风烟俱净天高海阔

站在今天,回望2013年6月30日,不得不承认,这一天对于长郡湘府中学来说,是一历史性的转折点。

与长郡中学合作办学协议的签订,不仅标志着湘府中学正式成为长郡教育集团的核心成员校,更意味着学校将全面对接长郡中学的管理模式和学校文化,实现资源共享,品牌共建。

无疑,这是战略性的选择。历史已然证明选择的正确性。60余载的建校历史,涵养了学校钟灵蕴秀的教育气度;10多年的勠力同心,奠定了学校高歌而行、一路生花的办学底气。

青春与诗歌并行,理想与传奇并发,作为一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和现代教育理念的湖湘名校,长郡湘府中学挟梦想飞奔,致力于当下的经营,也加速向未来奔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这些年,是湘府中学发展最快的时段,也是其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历史时期。合作办学以来,湘府中学与长郡中学在教育教学、师资建设、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度融合。两校共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交流教学经验,分享教学资源,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同时,两校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共同引进和培养优秀教师,为湘府中学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在学生管理方面,两校共同探索德育新模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向社会提供了更加全面、优质的教育服务。

这短短的十一年,长郡湘府中学不仅软件发展配得上飞翔的翅膀,校园环境建设也是稳步推进,获得全社会一致点赞。如2016年,学校被正式授予“国际生态绿旗学校”荣誉,近来又因“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的盛景,勇夺“长沙市最美校园”之美誉,长沙市民普遍认为,长郡湘府对美丽校园做了具象的阐释。

墙里开花,墙外飘香。多年耕耘,长郡湘府以其堪称卓越的教育成果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签约虽久,在时间的长河中或许只是一瞬。不过,对于长郡湘府中学来说,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征程,是一曲教育创新与卓越成就的交响乐;对长沙人而言,是教育新星的升起,是教育新选择新希望的起点。

此时的长郡湘府,伫立湘江一侧,在时光里惊回首,只见云烟殆尽,唯有江风浩荡,大河滔滔。

当下拼搏:扎根传统拥抱创新

于长沙而言,千年文脉,自不可断;潇湘风流,当有维系。

长郡湘府中学的管理团队,深谙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也理解现代教育需要不断开拓的视野,注入新的文明特质。因此,一群长郡湘府人带领着一群青春勃发的学生,既在传统中撷英咀华,也在中西交汇中博采众长。

知其来处,明其去向,是教育里的宏大叙事,也是近乎哲学的论道。这些,关乎学校发展方向,同样呈现在校园文化的塑造当中。

学校党委书记杨万维反复强调:“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凝心聚力的基因。”方向明朗,举措就有针对性,学校为此不遗余力的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打造出独树一帜的校园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倡导的教育理念,治愈了时代的浮华。现代人不乏浮躁、焦虑,在社会中难免迷失迷惘,但这在长郡湘府中是不存在的。学校自2013年起启动德育项目化建设,构建了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为宗旨的生态德育特色项目。通过体育节、艺术节、研学旅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了学生对自我与世界的认知,释放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养成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学校还大力发展足球、啦啦操、武术等特色项目,强化其内驱力,促成其全面发展。

他们营造了校园氛围,集古典之光芒与现代之思辨于一体。校园里,既有述而不作的孔子雕塑,也有笔如投枪、著作等身的鲁迅雕塑;既不乏传统的文化氛围打造,也有《湘府之子,榜样之光》这样流淌着时代气息的优秀校友记录片在传播。正因为传统文化的脉络绵延,现代科学精神的光彩照耀,美化了校园环境,也在无形中培养起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科学精神,真正实现了全校师生凝心聚力共向未来。

卓越追求:中进高出、高进优出

张扬理想的风帆,却不妨碍长郡湘府中学步步踩稳在现实的土壤上。

孟子说,人生有三乐,其中之一就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对长郡湘府中学而言,既以培育英才为乐,也以推行孔子所主张的“有教无类”为职责,更坚信一点,只要匠心雕琢、科学培育,孩子都能找到自身的发光点,照耀脚下的路。

在长郡湘府并不单一的评价体系下,仍激荡着对人的发展最为深刻的思考,也有着对教学质量的另一重体察与把握。通过精细化管理,长郡湘府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教育和关注;尤其是“中进高出、高进优出”的教学追求,更是被其近年来中考、高考屡创佳绩的实效,成就了长沙市民口中的湘府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花开有期,成功有因。

因在哪?由长郡赋能的管理思维为湘府学校向一流学校进军提供了从方向到实操的科学指引,不拘一格的引才体系打造出强大的名师团队,开放的视野成就了校园的广博与包容的文化氛围。诸如此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引擎。

然而,长郡湘府中学的奔跑的步伐远不止于此。与长郡联手,即是与强者同跑,旨在超越自我。

超越自我是体系性的,全方位的。在教育改革的惊雷里,长郡湘府启动了“强基计划”,其目标直指创新,要以新视野看待新未来,以新学科建设培养新希望、建构民族新未来。

基建需要设计,人生亦离不开规划。柳青对此深有感触,在其《创业史》中感叹再三:“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为了助力学生做出正确选择,每一步都踏在发展的鼓点上,学校聘请中国人民大学龙永红教授,杭州学军中学教育集团文渊中学校长、特级教师边红平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刘怀德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罗佳欣老师等人担任长郡湘府中学“强基计划”项目指导老师,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学术指导和生涯规划,帮助他们走好人生的紧要几步。

积极对接“双一流”高校,激发学生“一流”的追求。对接知名高校,与“双一流”协同育人,为学生带来名校视角、引入名校要求,引导学生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每一颗心灵引入人生向上的动力,渲染出一路生花的奋斗激情,也为他们搭建起直通名校的桥梁。

与凤同舞,相偕云汉。

未来相约:直挂云帆济沧海

不懈耕耘,换来了长郡湘府满园春色。

从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到办学品质的全面提升,从师生人数的增长到教育改革的持续创新,长郡湘府中学以稳健而有力的步伐,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学校的中高考成绩稳步提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湘府奇迹”,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一项项荣誉,是长郡湘府中学师生共同努力的见证,更是学校教育品质的最好证明。这些荣誉不仅彰显了学校的教育实力,更激励着每一个湘府人接力前行,不断追求卓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余载风雨兼程,数千个砥砺前行的日夜。长郡湘府中学而今交出的历史答卷,是一份充满激情与汗水的答卷,是一份写满成就与荣誉的答卷。

这些年,长郡湘府中学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山不辞寸土,故能成其大;海不辞细涓,故能成其深远”的深刻内涵。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教育理念、卓越的教学成果、全面的德育实践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长郡湘府中学炼就了湖湘中学教育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展望未来,长郡湘府中学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与长郡中学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学校再攀高峰。从师资队伍建设,到教育教学研究,再至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长郡湘府中学稳步提升学校的影响力,也挑起了为湖湘中学教育寻路改革与创新的重担。

山海不老,奋斗不辍。

让我们共同期待,长郡湘府跋涉的下一个奋斗里程,也共同见证长郡湘府学子凌云之志、济海之心。(图文/马娟 张婉仪 谭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