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是一个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地区的内陆国,总面积约8.85万平方公里。在行政区划上,塞尔维亚下辖两个自治省,共有30个州,198个区。塞尔维亚的两个自治省分别是科索沃自治省,伏伊伏丁那自治省。

塞尔维亚曾经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现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曾经是整个南斯拉夫的首都。南斯拉夫全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和苏联类似,属于一个联邦制的社会主义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联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南斯拉夫由6个加盟共和国组成,分别是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马其顿。

1991年,南斯拉夫开始解体,四个加盟国分别独立,只剩下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了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看到四个加盟共和国独立,塞尔维亚下辖的科索沃自治省蠢蠢欲动,开始要求脱离塞尔维亚独立。

不过科索沃并不是加盟共和国,只是塞尔维亚下辖的自治省,因此塞尔维亚拒绝了科索沃的独立要求。但到了1999年科索沃战争之后,科索沃由联合国托管,塞尔维亚失去了对科索沃的管辖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也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危险。2003年,南联盟通过《塞尔维亚和黑山宪章》,将国家的名字改成了塞尔维亚和黑山。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松散的国家联合体。

从此之后,塞尔维亚和黑山,只有统一的总统、军队和外交,两个共和国分别拥有各自的法律、海关、货币。到了2006年,松散的国家形式也难以维持,黑山正式宣布独立,塞尔维亚失去了黑山,沦为了内陆国。

面对虚弱的塞尔维亚,到了2008年,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得到了西方很多国家的承认。由此可见,从1991年南斯拉夫解体开始,科索沃就一直闹独立,不过同为塞尔维亚自治省的伏伊伏丁那,却从来不闹。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人口结构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科索沃。科索沃位于塞尔维亚南部,面积约1.0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科索沃属于塞尔维亚的边境省份,分别和黑山、阿尔巴尼亚和北马其顿相连。

科索沃属于山地丘陵区域,全省大部分区域的地形崎岖,属于易守难攻的地区。

塞尔维亚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塞尔维亚族,达到了总人口的83.3%。塞尔维亚族属于南斯拉夫人的一支,早在公元9世纪,塞尔维亚已经建立了独立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世纪时期,科索沃成为塞尔维亚王国的一部分,塞尔维亚人逐渐成为科索沃的主体民族。14世纪奥斯曼帝国崛起后,开始在巴尔干地区扩张。1389年6月15日,塞尔维亚拉查尔亲王的军队和奥斯曼苏丹的军队,在科索沃展开了决战。

奥斯曼帝国取得了科索沃战役的胜利,科索沃地区从此被奥斯曼帝国控制。塞尔维亚人信仰东正教,他们不愿接受土耳其人的统治,因此纷纷逃离科索沃。

随着科索沃人口的减少,大量土地荒芜,这让临近的阿尔巴尼亚人看到了机会,开始大量涌入科索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种情况下,阿尔巴尼亚人成为了科索沃地区的主体民族。1912年,巴尔干国家联盟打败奥斯曼帝国,塞尔维亚收复了科索沃,但科索沃的人口结构已经发生改变。据统计,现在科索沃90%的人口为阿尔巴尼亚族。

第二,伏伊伏丁那。伏伊伏丁那位于塞尔维亚北部,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伏伊伏丁那地形以平原为主,是塞尔维亚的工农业基地。在塞尔维亚内部,伏伊伏丁那的经济位居前列,属于塞尔维亚的富裕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伏伊伏丁那历史上长期受到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历史上主要以匈牙利人为主。1526年,奥斯曼帝国攻打匈牙利,匈牙利人大量逃离,塞尔维亚人开始涌入伏伊伏丁那,成为了主体居民。18世纪时期,奥地利皇帝给予伏伊伏丁那塞尔维亚人选择公爵的权利,伏伊伏丁那成为塞尔维亚的公爵领地。1918年,奥匈帝国战败瓦解,伏伊伏丁那加入了塞尔维亚。现在伏伊伏丁那的塞尔维亚族达到了70%,匈牙利族约占15%。由此可见,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虽然都是自治省,但人口结构存在很大差异,伏伊伏丁那以塞尔维亚族为主体,自然不会闹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