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考分数都查到了吧?

在此小编先祝愿大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程似锦

必定高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人生中的重大时刻,不得嗨翻天才怪!

今天就让咱们一起穿越时空,

睁大双眼好好瞧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皇帝是怎样给那些寒窗苦读、终于金榜题名的学子们

举行那种能让地球都颤抖的超级无敌盛大庆祝仪式的!

皇家恩典,古人版“高考狂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的高考在古代类似科举考试,科举考试是我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它始于隋炀帝大业四年(公元607年),一直沿袭到清光绪31年(1905年),历时1300多年。为了笼络天下士人通过科举考试,踏上仕途为统治者效劳,古代科举制度还组织顺利通过科举考试的士子参加由官方、朝廷主办的盛大庆祝宴会,以示恩典,这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科举四宴。由于科举制度自唐代以来,分设文武两科,故四宴中鹿鸣宴、琼林宴为文科宴,鹰扬宴、会武宴为武科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这升学宴到底该怎么办?

鹿鸣宴

是为新科举子而设的宴会,起于唐代,因为宴会上要唱《诗经,小雅》中的“鹿鸣”之诗而起名。从唐至明、清一直相沿。因为宴会上要唱《诗经·小雅》中的“鹿鸣”之诗:“悠悠鹿鸣”……而取名为“鹿鸣宴”有祝贺之意。此宴设于乡试放榜次日,宴有地方官吏主持,宴请之人除新科举子外,还有内外帘官(考场工作人员)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新唐书·选举志》载:“每岁仲冬,州、县、馆、监举其成者送之尚书省……试已,长吏以乡饮酒礼,会属僚,设宾主,陈俎豆,备管弦,牲用少牢,歌《鹿鸣》之诗,因与耆艾叙长少焉。” 韩愈在《送杨少尹序》中也写到“杨君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科举贺宴之所以取名“鹿鸣”,是因为鹿与禄谐音,古人常以鹿来象征“禄”的意思,以为有“禄”就能升官发财,新科中举乃是入“禄”之始。但古人比较含蓄,不愿把升官发财挂在口上,因为这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是有距离的,于是就取了“鹿鸣”这个有些诗意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琼林宴

是为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起于宋代。“琼林”原为宋代名苑,在汴京(今开封)城西,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以前,在琼林苑宴新及第的进士,因此相沿统称“琼林宴”,后一度改为闻喜宴,元、明、清称恩荣宴。宋太祖规定,在殿试后由皇帝宣布登科进士的名次,并赐宴庆贺。赐宴都是在著名的"琼林苑"举行,“琼林苑”是设在宋京汴京(今开封)城西的皇家花园。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以前,在琼林苑宴请新及第的进士,故该宴有“琼林宴”之称。《宋史·乐志四》又载:“政和二年,赐贡士闻喜于辟雍,仍用雅乐,罢琼林苑宴。”所以政和二年以后,又改称“闻喜宴”。元、明、清三代,又称“恩荣宴”。虽名称不同,其仪式内容大致不变,仍可统称“琼林宴”。据载,辽也曾设宴招待新科进士,地点在内果园或礼部,但也沿袭宋人,称之为“琼林宴”。宋朝状元文天祥曾有一首《御赐琼林宴恭和诗》描写琼林宴盛况:“奉诏新弹入仕冠,重来轩陛望天颜。云呈五色符旗盖,露立千官杂佩环。燕席巧临牛女节,鸾章光映壁奎间。献诗陈雅愚臣事,况见赓歌气象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鹰扬宴

是武科乡试放榜后考官及考中武举者共同参加的宴会。所谓鹰扬,是取“武如鹰之飞扬”意思。清制,武乡试放榜后,考官和考中武举者要共同参宴庆贺,其宴就叫“鹰扬宴”。清吴荣光《吾学录·贡举》载:“武乡试揭晓翼日,燕(宴)监射主考执事各官及武举于顺天府,曰鹰扬燕(宴),仪与鹿鸣燕(宴)同。”所谓“鹰扬”,乃是威武如鹰之飞扬之意,取自《诗经》“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大意是颂扬太公望的威德如鹰之飞扬)”之句。鹰扬既是对新科武举人的勉励,又是考官们的自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武宴

“会武宴”是武科考殿试放榜后举行的宴会。古代科举,自隋朝开始,武科殿试放榜后都要在兵部为武科新进士举行宴会,以示庆贺,名曰“会武宴”。这在清吴荣光的《吾学录·贡举》中也有记载:“《通礼》武殿试传胪后,燕(宴)有事各官暨诸进士于兵部,曰会武燕(宴)。”清梁章钜《浪迹丛谈·武生武举》也云:“文称鹿鸣宴,武称鹰扬宴,人皆知之;文进士称恩荣宴,而武进士称会武宴,则罕有知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科殿试不同于武科乡试,故会武宴的规模比鹰扬宴要气派得多,排场浩大,群英聚会,盛况空前。

庆祝宴席不只是在古代,在现代也有,现在最普遍的就是高考结束,大家都会一起出钱,邀请同学以及老师去举行一场庆功宴,这既是对自己多年学习的庆贺也是对老师传道授业的感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宴席,古代朝廷还会举行游街庆祝,朝廷会组织仪仗队,吹锣打鼓,为考生进行庆贺。仪仗队护送着金榜题名的考生,或到达自己以后办差的地点,或衣锦还乡,所到之处,百姓无不奔走相告。这一点类似于现代警察护送高考车队,一切为高考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皇家层面,科举中榜者的庆祝活动通常是由皇帝亲自颁布旨意,赐予各种恩荣和赏赐。这些庆典往往规模宏大,充满了皇家的威严和奢华。琼林宴、鹰扬宴等宴会不仅是对中榜者的奖赏,更是皇恩浩荡的象征。宴会上,金银器皿、珍馐美馔、歌舞升平,尽显皇家气派。而在民间,科举中榜的庆祝则更加淳朴、多样和富有生活气息。

皇家奢华VS民间百态:科举中榜的民间欢庆大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赠送礼物:亲友和乡亲会赠送各种礼物给中榜的士人,如金银首饰、文房四宝、衣物等,这些礼物既是对士人学识的认可,也是对他们未来前程的祝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修建牌坊:对于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士人,其家族或乡亲可能会出资修建牌坊,以彰显家族的荣耀和士人的成就。牌坊上通常会刻有士人的姓名、中榜年份等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艺表演:庆祝科举的活动中,还常常会有文艺表演,如戏剧、舞蹈、曲艺等,这些表演不仅丰富了庆祝活动的形式,也展现了古代文化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赋诗作画:文人墨客们常常为科举中榜的士人赋诗作画,以表达祝贺和赞美之情。这些诗词和画作不仅记录了士人的成就,也丰富了古代文化的宝库。

例如:

《闻张师德状元登第因以寄贺兼呈梁固状元》

宋·魏野

科场消息到柴扉,皇宋风流事要知。

封禅汾阴连岁榜,状元俱是状元儿。

《为三状元咏》

宋·乾道民谣

翀峰龟岭与龙屿,三处山川实壮哉。

相去之间不百里,七年三度状元来。

这两首诗皆是文人墨客为当时的状元所做,在现代这种庆贺方式比较少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祭拜祖先:士人中榜后,通常会回到家乡祭拜祖先,感谢祖先的庇佑和家族的培育。这是一种传统的庆祝方式,体现了古代人对于家族和祖先的敬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的来说,古代人庆祝科举的方式丰富多样,既有官方的庆祝活动,也有民间的庆祝方式,最为宏大的莫过于科举四宴。这些庆祝活动不仅展现了古代文化的魅力,也体现了古代人对于教育和人才选拔的重视。

学生vs家长 现在高中之后都怎么庆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考结束后,学生和家长庆祝孩子考上理想大学的方式有很多

学生方面:

1. 旅行放松:很多同学会选择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去心仪的旅游目的地,比如去海边享受阳光沙滩,去历史名城感受文化底蕴,像青岛、西安等地。通过旅行来开阔视野,放松身心。

2. 聚会狂欢:组织班级聚会或者好友聚会,大家一起唱歌、吃饭、玩游戏,分享高考结束的喜悦,尽情释放压力。

3. 看电影追剧:终于有了充足的时间,可以宅在家里,把之前想看但没时间看的电影和电视剧一口气看完。

4. 发展兴趣爱好:例如学习绘画、摄影、乐器等,参加相关的培训班或者自己钻研。

5. 运动健身:去健身房锻炼,打篮球、踢足球,在运动中挥洒汗水,保持健康的同时也能释放情绪。

6. 阅读充电:走进图书馆或书店,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丰富知识储备。

7. 尝试兼职:体验不同的工作,如家教、服务员等,既能增加社会经验,又能赚取一些零花钱。

8. 参加户外活动:比如骑行、露营,享受自由和大自然的美好。

家长方面:

高考结束的钟声敲响,那紧绷的弦终于得以放松,庆祝的旋律就此奏响。

有的家庭选择在温馨的餐厅里举办一场丰盛的庆功宴,美味佳肴摆满桌,一家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共同为孩子的辛勤付出和优异成绩举杯欢庆。送礼物也是常见的庆祝方式之一。有的家长会精心挑选一款电子产品,让孩子紧跟时代的潮流;也有的会送上一本饱含深意的书籍,或是装满成长瞬间的纪念相册,用这份独特的礼物传递深沉的爱与祝福。不少家庭还会踏上充满期待的旅程,或是领略国内名山大川的雄伟壮丽,或是感受国外异域风情的独特魅力。在旅途中,一家人相互陪伴,共同留下一份珍贵且难得的回忆。

在一些地方,考出优异成绩的家庭会拉起鲜艳的红条幅,挂在热闹的庆功宴场所,宣告这份喜悦。还有那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彻云霄,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孩子考上理想大学的荣耀。

高考结束后的庆祝活动,是对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美好征程的期待与憧憬。

你会用什么方式庆祝你的这一时刻?

你身边的人都是怎么庆祝这一时刻的?

记得在评论区留言!

让小编与你一起

分享这份喜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考成绩今天公布,查分点这里!

中国的夏天有多美?20个夏天的名字告诉你!

30条亦舒笔下的金句,哪一句触动了你的心弦?

监制 | 徐娜 孔康康 主编 | 户明方

编辑丨孙亚飞 张政博(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