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哙汉朝开国的猛将与刘邦的交情深得无人能及!早在刘邦只是乡间游手好闲之辈时樊哙便已与其结为挚友。当刘邦揭竿而起樊哙毫不犹豫追随左右,战场上奋勇当先,助刘邦南征北战屡建奇功威名赫赫。

鸿门宴上项羽图谋刘邦性命,樊哙闻讯,竟手执铁盾闯入军营。守卫欲阻樊哙毅然冲破挺立于帐下,直视项羽,声称连死都不惧,何况一杯酒!随即他毫不留情地反驳项羽展现对刘邦的惊人忠勇这番胆识令人震撼。樊哙真是刘邦麾下的一条硬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樊哙刘邦心中的铁杆忠臣,在英布叛乱的危急时刻汉高祖身患重病躲宫中不见任何人。群臣心急如焚却无人敢越雷池半步唯有樊哙胆识过人,硬是闯进宫内。一瞧见刘邦正与一名宦官同榻樊哙瞬间泪流满面,忆往昔峥嵘岁月。“想当初陛下与我等在丰沛起兵打下这大好河山何等威武!如今江山已定怎能倦怠至此!况且您病势沉重朝中大臣个个惊恐不安,您不召见我们商议国事,难道要只跟宦官作伴吗?难道忘了赵高的教训了吗?”《史记》中的这一幕让人感叹樊哙的赤胆忠心。

樊哙勇猛忠诚,非阿谀奉承之辈,敢于直言不讳,这样的将领确属凤毛麟角。他的家亲之谊深厚妻子乃吕后胞妹故而与刘邦亲上加亲,这层关系也让樊哙在朝中的地位更为特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邦素来不是轻易对友下手之人何况樊哙曾立下赫赫战功。然而面对至高无上的皇权,即使是忠勇如樊哙,他的生死在刘邦眼中也变得微不足道。

刘邦对樊哙动杀机看似突发实则源自一句煽风点火的密语。英布之乱平定刘邦归京,却病势沉重。燕王卢绾见缝插针掀起叛乱!此时的刘邦已无暇亲征便委以樊哙重任,让他领兵镇压。然而樊哙刚刚离去,耳边风就来了有人悄悄告诉刘邦樊哙与吕后暗中勾结,意图在他身后篡位。这一消息让樊哙的军队变得微妙起来,令刘邦不得不防!

樊哙在刘邦心中的分量可谓重如泰山寻常人的闲言碎语,本不至于让刘邦情绪波澜壮阔。然而这一回,听完那几句刘邦顿时焦躁起来,杀机悄然萌动。

樊哙吕后密不可分的妹夫,他们的亲近让刘邦晚年心生疑虑。吕后掌权的强势让天子皱眉。刘邦的不满并非因传言而是早有预谋对樊哙的清算其实早已在他心中酝酿。

刘邦那位曾共患难的君王,对陪他驰骋疆场多年的樊哙竟痛下杀手。他密令陈平这位智囊前来商议对策!陈平接旨暗藏杀机携诏奔赴樊哙的军营而大将周勃则藏于车内静待时机。当樊哙猝不及防地出现诏书如雷霆般宣读樊哙随即陨落周勃顺势接管兵权!刘邦心中犹疑未消特别叮咛陈平带回樊哙的头颅,以证此事确凿。忠诚与背叛在这铁血抉择中,让人不胜唏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平刘邦麾下的智囊,策划了这一招可一出京城,不安就萦绕心头。他历尽沧桑深知刘邦脾性那是个功成便弃的君王。此行虽是奉旨斩樊哙陈平却预感,若真下手,刘邦日后或懊悔,或有人清算,到时他这执行者恐怕难逃问责。

陈平心中一阵寒意樊哙既是吕后亲属,又是刘邦麾下的猛将,岂能轻易动刀?他犹豫再三,将顾虑倾诉给了周勃。周勃听后也是眉头紧锁,进退两难。去吧违抗命令。不去又将树敌,左右都是险境!

陈平心思缜密反复权衡最终选定了一条巧妙的平衡之路!他手持诏书踏入军营从容收编樊哙的部队却不痛下杀手。樊哙仅被押送回长安生死之局悉听刘邦尊便。如此布局既保全了自己,又未彻底激化矛盾。

陈平与周勃心意相通火速奔赴樊哙的营地。陈平独身抵达巧妙地避而不入仅在营门口搭建高台,预备颁布诏令!樊哙闻讯仅料是寻常旨意,遂单骑赴会。不料樊哙一露面,周勃便从隐蔽处骤然出击瞬间将其控制,推上了等候已久的囚车!这一变故让樊哙措手不及也让围观者惊愕不已!

樊哙落网陈平与周勃迅速行动,周勃直奔军营接手兵权而陈平携樊哙启程回京。未料陈平途中突闻惊讯,皇帝驾崩,京城动荡。

陈平心思缜密闻听皇帝病逝,瞬间洞察吕后势力必然掌控朝纲。樊哙吕后的妹夫此时生死攸关绝不容有失。

陈平心中暗自庆幸未对樊哙痛下杀手转而策马飞驰,直奔长安!抵达皇宫他扑通一声跪在刘邦的灵位前悲声痛哭,泪流满面口中诉说着。“陛下曾命我处决樊哙但我顾虑重重不敢擅权,此刻已将樊哙生擒归来。”

刘邦离世陈平的言辞显然不是对亡者,而是吕后耳中的一曲忠诚之歌。他的用心直指吕后的心扉,展示无二的效命之意。毕竟吕后手段狠辣若陈平真动手除掉樊哙,他自己恐也难逃一劫。能在刘邦与吕后两强之间游刃有余陈平的政治智慧无疑是他的生存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