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法官,既解开了我们的‘法结’,又解开了我们父子的‘心结’,这下可以安心搬到新家安享晚年了。”达成调解协议后,71岁的老王嘴里不停地向民二庭法官肖竹青道谢。

2021年因“城中村”改造,老王家的自建房面临拆迁。小王出面替老王夫妇俩与村委会协商,签订了“城中村”改造房屋补偿协议及“城中村”改造合同书,领取了拆迁补偿款及两套还建安置房的钥匙。 原本拆迁换新房的好事、喜事,却因为拆迁款的分配、归属硝烟四起,导致夫妻离心、父子对簿公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房子是我辛辛苦苦建的,土地使用权也登记在我名下,拆迁款和安置房都应该归我管理。”老王嗔目切齿,情绪较为激动。

“我辛辛苦苦跑前跑后,没想过私吞这笔钱。房子不是老王一个人的,母亲也有份,母亲安心养老,也需要一份保障。”小王心中有怨气,也觉得憋气。

案件受理后,肖竹青经认真阅卷,通知老王和小王组织庭前调解,想努力“劝和”父子。但调解室内气氛低沉,老王和小王各坐一头生着闷气,父子间的隔阂一眼就能看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案件看似简单,化解父子间的恩怨却不易。肖竹青敏锐地意识到找准父子间的隔阂所在,化解双方的怨气,才是该案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关键所在。肖竹青认真向老王所在村委会了解情况,“背对背”对老王父子唠嗑聊家常,安抚当事人情绪,了解各自心结所在。

根据走访了解情况,肖竹青耐心向老王和小王父子俩讲解法律法规,帮助二人缕清拆迁款和安置房的法律归属问题,消除当事人对立情绪。接着,肖竹青以父子情为切入点,让双方换位思考,坦诚说出各自诉求所在。

“家和才能万事兴,不能因为一场官司输了亲情。”在肖竹青的努力下,找到了双方都同意的调解方案:小王放弃拆迁款和安置房的应得份额,老王自愿只要求一套安置房,剩下的拆迁款和安置房归小王母亲所有。老王老两口的养老都有了保障,小王心里的疙瘩解开了,横在老王父子间的矛盾得到了圆满解决。

看着老王父子满脸笑容在调解协议上签了字,肖竹青也是笑在脸上,甜在心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分清是非易,化解心结难。矛盾纠纷化解,既要讲法律,讲道理,也要讲人情,努力寻求双赢多赢的局面。”自2023年成为员额法官以来,肖竹青始终以“如我在诉”的工作理念,用心用情理清案件脉络,全心全意调处矛盾纠纷,努力让当事人在共情共鸣中既解“法结”又解“心结”。

来源:仙桃市人民法院

责编:周方婷

编审: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