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观要闻

经济观察网讯 据国新办网站消息,6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水运智慧化转型升级及今年中国航海日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问:交通运输部去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我国将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请问目前的进展如何?接下来有何安排和举措?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付绪银:加快推进智慧港口建设,是当前水运发展的重点领域,也是我们持续坚持的重点工作。今天我重点介绍一下智慧港口发展的情况。

目前,我们智慧港口正在逐步成为水运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名片,一些领域已经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的重要转变。为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注入了强大的动能。

近年来,我们持续深入推进码头装卸设备、水平运输设备以及堆场装卸设备等自动化,在码头实现全面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创新这些工作在不断推进,我国港口的自动化技术水平和应用规模总体位居国际前列。

目前,我国已建成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有21座,自动化的干散货码头有28座,已建及在建的自动化码头数量位居世界首位。基于5G技术的新一代自动导引车、无人集卡等智能化水平运输设备率先投入使用,有的已经实现集卡自动化长距离运输,比如在小洋山北30多公里的东海大桥上。还有,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我们自动化码头释放的效能。在世界集装箱第一大港上海港(现在集装箱吞吐量世界排名第一),以前配载一艘船需要4个小时,现在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应用,5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一条船的配载工作,大大节约了时间,提升了效率;以前需要人工驾驶运输车辆,现在已经开始规模运用自动驾驶车辆。自动化码头基本上都有这个功能,所以也可以看到,现在港口现场操作的人员会越来越少。

我们形成了成套的技术标准体系。我国制定发布了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设计规范等一系列的行业技术标准,充分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带动和支撑了智慧港口建设发展。同时,我们也在推动相关技术和标准“走出去”,中国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技术方案已走出国门,在部分国家港口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我们的港口服务能力大幅提高。近年来,我们各个港口大力推进码头专业化、智能化改造,进一步提高了港口的作业效率。我国“北煤南运”的重要港口黄骅港,通过自主创新,港口实现了全流程的自动化作业和现场的无人化作业,装船效率显著提升,辅助作业时间也大幅压缩,现在船舶平均在港时间缩短了2天左右。船舶运行周转效率的提高,为航运企业、港口企业的降本增效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完善顶层设计和标准体系,研究建立智慧港口评价体系,大力推进传统码头智能化改造,持续提升港口服务智慧化水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水运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编辑:刘睿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经观要闻】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