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上掉皇位的宋徽宗赵佶继位后,除了朝政,啥事儿都干,除了忠臣,啥人都用。不多久,看他都自称道君皇帝,快把人间变成天上了,上天对他的“奖励”也来了。

奖励的是一个人——马植,后来被宋徽宗赐姓赐名——赵良嗣,最后宋徽宗把一切的责任都推给他——砍了。

其实每个历史事件都会有关键人物,比如东汉末,把董卓带到洛阳的是袁绍,那么北宋末,辽、宋、金三家的爱恨情仇的关键人物就是这个马植。

加一句,马植虽关键,却不是关键性的,他只是事件牵线人,却不是决策人。

本来辽国和女真战争属于辽国内部矛盾,马植给北宋写了剧本后,北宋义无反顾进入这场“大戏”。于是,就从辽国女真的“二人转”变成了辽宋金的“三角恋”。

马植本来是幽云豪族,几代人都在辽国做官,可见有思想有地位有能力。

能在历史上留下如此大名气,马植又是佼佼者。他的职位到了负责皇帝饮食的光禄卿,本来可以一生好吃好喝好收礼好黑钱的过一辈子。女真却在此时崛起,打得横行天下辽国铁骑们竖骑着马天下逃命。

当辽国被女真快打灭国时,马植并不是想着献计献策帮助辽国击败女真,而是赶快给北宋献计献策,让北宋联金灭辽,收回幽云十六州。

作为一个思想的汉族辽国官员,这么做是有多种原因。

首先否定一个概念,马植虽为汉人,但他们几代人生活在幽云地区,说是思念故土,想要回归故国才联系北宋的说法符合大民族主义者的情怀,却不符合个人实际情况。

人性的特点是利益第一,情怀靠后,等到春风得意时,再灯下闲读红袖添香,穷得凿壁偷光,哪还有心情顾及墙里秋千佳人笑。

第二马植职位非常特殊,是光禄卿,负责天祚帝的衣食住行,也就是说他非常接近天祚帝。

对昏君,接近的坏处是容易被随便砍脑袋,好处是更容易知道这昏君有多昏。

马植明白辽国快不行是因为他太了解天祚帝,最终被宋徽宗砍脑袋是太不了解宋徽宗。

马植对天祚帝整天喝酒打猎不理朝政的荒淫非常清楚,越了解越看不到未来。当辽军被女真杀得丢盔弃甲时,马植已经认识到,再跟着辽国这棵烂树,完全没好果子吃,必须找到新的靠山。

此时,他只有两个选择:金国和北宋。马植由于没有意识到北宋的烂远超辽国,所以认为自身是汉人,女真又是蛮族,政治上选择北宋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这也是马植不了解北宋做出的最错误判断。

第三来源于一贯的反辽情绪。幽云地区汉人有反辽情绪倒不怪汉人们,而是辽国统治者虽通过科举、提拔汉人官员等手段笼络汉人,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谁都有,辽国对汉人的提防也最严厉。

这让幽云地区的汉人豪族很不爽,所以当辽国接近崩塌时,幽云豪族们都希望回归北宋,毕竟一个民族一家亲,最起码宋廷不会把他们当外人看。

因此马植联络北宋讨伐辽国不纯是个人行为,而是幽云豪族一种集体选择,只是马植作为了代言人。

而当马植选择北宋那一刻,他的人生悲剧也开启了序幕。想不到的事情很多,比如马植完全想不到北宋的腐败远胜辽国,政治上完全没有战略眼光,既没实力又贪得无厌。

当平州老大张觉盘锦投宋时,马植上书不能接受,这样违背盟约,却被宋徽宗降职。而当金兵南下时,宋廷又认为是马植献策灭辽,导致宋辽毁了百年好合,才给了金兵南下的机会,居然把这个投奔北宋一心为北宋利益着想的人给杀了。

虽然马植被《宋史》列为奸臣,说实话,马植挺冤的,辽国快玩儿完时,每个人都会选择更符合利益,马植只是个献策者,决定权在宋徽宗童贯等人手里。

就比如媒人介绍俩人相亲,最后结过婚发现不合适,只能怪谈恋爱时觉悟差,不能怪媒人乱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