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历史,群雄璀璨。英雄们一波接着一波,一代接着一代。

其中,有三位英雄,他们活得久,活过了几代英雄的时间,活成了几乎见证整个三国历史的“活化石”。

司马孚:协助司马家夺权的曹魏忠臣

人们常说:司马懿能够夺权,第一个要素就是他活得足够久!

其实,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比他更能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司马孚,一共活了93岁!

180年,司马孚出生。

当时,黄巾大起义还要再等四年才爆发,汉末三国的序幕都还没有拉开。

272年,司马孚去世。

当时,蜀国已经灭亡了快10年,魏国也灭亡了快8年,而吴国,只剩下8年了···

当然,如果你认为司马孚只是活得久,那就大错特错了!

司马孚,是一个奇人!

司马家有天下,司马孚是有巨大贡献的;而即便司马家夺权让许多朋友不爽,但这个司马孚却又是一个让人恨不起来的人物!

司马孚是司马懿的三弟。早年,兄弟八人被并称为“八达”。

司马孚是被曹植看中,选为文学掾的。当时的司马孚,就屡屡劝告曹植,叫他不要太恃才傲物,收着点。而曹植居然也服司马孚,对司马孚进行道歉!

曹植在世子之争中失败后,司马孚又成了太子中庶子,辅佐曹丕。(可能与哥哥司马懿支持曹丕有关,出身兄弟多的大家族就是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后,司马孚见树颇多,官至度支尚书,掌管国家财政。

司马懿发起夺权的“高平陵之变”时,司马孚与司马师一起,陈兵司马门,是为政变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

不过,司马孚对曹魏仍算是忠臣。

后来,司马孚虽然位子很高,并曾督师对诸葛恪、姜维作战,但他注意不参与司马家对曹魏皇帝的欺凌。

司马师、司马昭,也因为司马孚是长辈,不敢逼迫他。

司马炎称帝后,司马孚握着被废的曹奂的手,泪流满面,不能自制,并表示自己至死是大魏的“纯臣”。

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纯臣也。——《晋书》

后来,司马炎拜其为安平王,食邑四万户,进拜太宰、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

每次元会,司马炎都让司马孚乘车上殿,司马炎降阶相迎;到了就座以后,司马炎都亲自敬酒祝词,以长辈之礼待之。

而司马孚,不以为荣,反而面有忧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72年四月,司马孚去世。

临终前,司马孚的遗命似乎还充满了遗憾。

有魏贞士河内温县司马孚,字叔达,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终始若一,当以素棺单椁,敛以时服。——《晋书》

司马孚,几乎活过了整个汉末三国的乱世。

他亲身参与了曹丕篡汉,又亲眼见证了司马炎代魏,他既参与了司马家夺权的关键行动,又一直以大魏的纯臣自居···

进取与忠诚;权谋与信义,家族利益与个人立场;司马孚的一生,就是一个纠结、挣扎的矛盾体。

其实,这难道不也同样是那个时代所有人的纠结、矛盾所在吗?

廖化

廖化,是最出名的一个的“活化石”。

小说说廖化出身黄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廖化“出道”没有那么早。

261年时,廖化对宗预说:咱们都是年过七十的人啦!

以此推之,廖化大约是181-191年间生人,大约是公元2世纪的“80后”。

所以,黄巾起义时,即便他出生了,也是个幼童,实在不可能参加。

不过,廖化,经历了蜀国的全部历史,以及三国的绝大部分历史。

廖化,出身南阳的名门大族。

早期的廖化,是关羽的主薄。

孙权袭荆州后,廖化先假意入吴。后来,廖化先诈死,然后带着老母亲一路回归,并在秭归见到了刘备,“归队”。

此后,廖化一直替蜀汉征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在诸葛亮时期,廖化似乎没有什么战功。

直到姜维北伐时期,廖化才逐渐出现在大将序列中。

一句“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就高度总结了廖化在蜀军中的地位。

不过,说起这句话,人们更多是感叹蜀中人才的凋零,却没有对廖化这样一位忠诚的老兵给予足够的尊敬。

后来,廖化官至右车骑将军,被授予符节,兼并州刺史,在蜀军中的地位仅次于姜维,与张翼并列。

蜀汉灭亡时,廖化随姜维,一同降了钟会。

再后来,我们知道,姜维试图借钟会与司马家的矛盾复国,被杀。

姜维、张翼皆死于此乱,但廖化似乎没有卷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廖化在前往洛阳的途中,病逝了。

不过,对一位为蜀汉奋斗了一辈子的老将来说,不必再跟着去感受“乐不思蜀”的屈辱,或许,反倒是一件幸事吧!

丁奉

三国的“活化石”,魏有司马孚,蜀有廖化,吴有丁奉。

丁奉,小将出身。早年,他先后跟在甘宁、陆逊、潘璋等人帐下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他,常常斩将夺旗,但因奋勇争先而多次受伤,算是在战场上刀口舔血才渐渐混到了偏将军。

然而,早早就以小将身份刀口舔血的丁奉,却是大器晚成之人!

又过了几十年,甘宁、潘璋故去多年,甚至连孙权都去世了···

252年,魏国攻吴。

丁奉率领先锋军队,冒着鹅毛大雪,脱去铠甲头盔,只携带短兵器,接近魏军,然后立刻猛烈进攻正在嘲笑他们的魏军,并一举大破魏军,取得了东兴之战的辉煌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丁奉“雪中奋短兵”,又是一段军事史上的佳话!

此后,丁奉又屡屡率军取得战功,进至左将军,终于成为重号将军!

258年,丁老将军又诛杀权臣孙綝!

263年,魏灭蜀之战时,丁奉奉命救蜀,只是因为蜀国早早投降,丁奉才未能成行!

次年,孙休去世,丁奉又参与立孙皓为帝。

曾经毫无根基的小将,如今已成为东吴最为显赫,甚至能参与立皇帝的人物!

271年,丁奉去世了。

此时,距离东吴的灭亡,只剩下8年了。

丁奉晚年,有些居功自傲,因此引发了一些人的嫉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因为反对莫名其妙的北伐,丁奉也曾引起孙皓的不满。

所以,他死后,孙皓追究其过去的失误,杀掉了他的儿子丁温,并将其家属迁徙到了临川郡。

为东吴挥洒热血一辈子的丁奉,最后却是得到如此待遇,令人唏嘘!

司马孚、廖化、丁奉,都是三国的“活化石”,见证,并亲身参与了几乎整个汉末三国波澜壮阔的历史。

以个人才能论,他们不及郭嘉、法正、周瑜这样的大神,但是,他们在足够长的时间里沉淀、奋斗,同样实现了个人价值,在这片群雄摧残的星空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